《诗选刊》头条诗人 | 王单单:花鹿坪手记

2020年7月第13期

作者:王单单   2020年07月29日 10:08  中国诗歌网    3627    收藏

868e9d9b5684e3038d817a8d17f5d27

王单单,生于1982年,云南镇雄人。参加《诗刊》社第28届青春诗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6—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出版诗集《山冈诗稿》《春山空》等。曾获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2014《诗刊》年度青年诗人奖、2015华文青年诗人奖、首届桃花潭国际诗歌艺术节•中国新锐诗人奖、首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奖”新锐奖、2016•扬子江青年诗人奖、第五届《芳草》汉语诗歌双年十佳、《百家》文学奖、《边疆文学》新锐奖、《广西文学》优秀作品奖等。


花鹿坪扶贫记

王单单


花鹿坪扶贫记


1

又去村子里转了一圈

史周才搬了新家

陶马绍的地皮刚刚硬化

徐声艳的女儿辍学数月

多次劝返,终于登上回程的火车

无数次告诉过徐家三,我姓王

他无数次追问我,你是谁

转到一块荒地里,有间房子

常年空着,可能要挨近年关

吕道荣才会回来

转到冯先海家,给我道歉了

昨天村民开会,他因病缺席

—— 转。一直转,像陀螺 

转到暮色四合,月出高山

噫,你抬头看看

月亮是不是天上的贫困户

需要我们用尽离别与孤独

一次又一次地帮扶


2

临时救助五百元,用于补齐短板

缺少厨具,就买厨具

缺少衣柜,就买衣柜

缺少沙发,就买沙发

窗子坏了就换

门坏了就重新安

可陈石分最想要的不是这些

她丈夫走得早

女儿出嫁,儿子在外务工

她的短板是爱,是孤独

是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家中

无法抵御的严寒

—— 她需要的,我也没有

她想买一张能插电取暖的桌子

但这超出了救助金的使用范围

“小王,五百块钱的慈悲

能否换得一个暖冬的慰藉”

我在她混浊的目光里

读到了这一句,便在心里默许她

“买吧,大不了我赔”


3

听到我的声音在屋后响起

李家英赶忙打扫家里的卫生

她六十二岁了,反应竟然那么灵敏

我进屋时,她刚扫完屋子

假装在整理床铺,灰尘尚在飞舞

我已上门督促过很多次了

她也想表现得好一些

可她才从苹果园打零工回来

在那里除草,六十元一天

加上养老金,加上地租,加上赡养费

她可以活得很好。但她暂时

把赡养费这一笔刨掉了

她说还动得起,还过得去

其实她是想给儿子减轻点负担

她是一个母亲,和我的母亲一样

矮小,瘦弱,带着一股韧劲


4

我不走,我哪儿也不去

房子垮了,死在里面

也不要你们负责——

七十八岁的张家会住在危房里

说什么也不搬离。但危房不住人

住人不危房。我的工作是

确保每一个老人都能住进安全的房子里

一次又一次,我叩响周史玉

—— 张家会长子家大门。一次又一次

他都似乎很为难,欲言又止

开始我好言相劝,后来我歇斯底里:

第一,赡养老人是你的义务

第二,你曾住在她的身体里

那里安全、温暖,你在那儿

长出手,长出脚,长出了爬向人间的勇气

她曾给了你一个王宫,你却

舍不得给她一间房子


后来周史玉接走了他衰老的母亲

像一根顶梁柱,撑着

这间随时都有可能坍塌的房子


5

初见郑兴富,他喝醉了

大闹村委会,见着谁都要比划两下

平时战天斗地的村干部们,不约而同地

对他一忍再忍。几天后

我去郑兴富家走访,他见着我

竟然瑟瑟发抖,从那个不可一世的酒徒

骤然做回了本分的农民。他住在

修缮加固的房子里,凌乱的物什

散落一地。他驼背的妻子陆应窈

就住在正对面,房屋条件好

室内相对规整。两人都一口咬定

他们早已离婚。最近我又去走访

斜阳晚照,他俩坐在菜地里

看起来像一对恩爱的夫妻

面对我再三追问,二人终于承认

以前真的离了,可自从

唯一的孩子死后,他们

又在一起了


6

如果空气需要付钱,阳光不再免费

你早已成为饿殍,横陈于乱草

你正值壮年,当是男人扛鼎之日

有双手,为何揣进裤兜

有双脚,偏要自绝于道路

你看看,这些墙根下的蚂蚁

它们都懂得搬运米粒、虫子

如果你继续懒下去,总有一天

它们将会把你也搬走,连肉带骨……


—— 我如此训斥陆应章。他开始

沉默,后来脸红,再后来恼羞成怒

“沟死沟埋,路死插牌。我的命

捏在我手里,你不要来干涉”


几天后,我路过卯家冲

寒风中有人在搬砖,走过去一看

陆应章站在那里,手上全是泥

看见我后,他脸上堆满笑容

那笑容里,有着深深的歉意


7

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在炉火上

煮鸡蛋。沸腾的清水中

还有两枚光绪时期的银圆

她说这样煮,能治病

我让她去正规医院治疗

交了医疗保险费,可以报销

她翻出几枚银戒指,把最旧的

递到我眼前,脸露出了少女的羞涩

我知道,这是她结婚时用的

她做了许多布鞋,却不卖

她一双双拿着给我介绍:

这是给爹做的

这是给他(丈夫)做的

这是给女婿做的

这是给儿子做的

如果你喜欢,这双就送你——

也不向你索要低保


8

周国驰终于还是在砌牛圈了

他还将敞坝填平,从中修了一条路

与众人的路,相互接通


周国驰家没有牛圈

他从四个方向安装了摄像头

监控下,十多头牛养在露天坝子里

时间久了,经常有人反映

牛粪影响了周围住户和村容

我们驻村队轮番找他理论

终无果。人们私下议论

这个人的心,比石头还要硬


有人讲起另一件事情:

几年前,村里人打电话给周国驰

告知他儿子死了。他不慌不忙

在山上将牛喂饱。回来后

自己刨个坑,把孩子埋了


9

雷庆松的儿子有心脏病

我们给他解决了低保

雷庆松要修建房屋

我们给了他建房补贴

雷庆松的家里简陋

我们给他买了沙发

雷庆松的贫困程度较深

生活压力大,我们给他妻子

安排了公益性岗位

最近,雷庆松又让我帮他

申请水泥和砂石,我虽答应了

但不一定能成。阳光不能

只照耀一人,雷庆松

我只是一块石头,无法给你

铺出整条道路。你踩踩我吧

或许仅能给你垫出一点高度

微不足道啊!


10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除了驻村扶贫队员,我还担任

花鹿坪十三社第一村民小组组长

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当领导

有点心慌。这个社有一百四十一户四百一十人

社员有金忠云、李仕省

陈永华、史昌斌等等

就像秋天之后,田野里这些

仍然顽强生长的植物:

银叶桉、鬼针草、荻草、蔓黄……

或许,他们卑微、困厄甚至有些潦草

但凡事凡物,皆有自己的神圣——

你问问,那些目不识丁的父亲

如何给自己的儿子取名


11

花鹿坪位于昭通城南郊

离城十三公里。回、汉

两种民族相安而居

也是几年后,昭通市

花鹿坪机场所在地


花鹿坪盛产苹果

数万亩苹果基地已然连片成形

接天的树苗长在山冈上

或许,用不了太多时日

你会惊觉:一夜春风起,万树苹果花


开花成海,结果为洋

那时候,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

或为观花,或为摘果

那时候,人们将会重新定义

花鹿坪这个地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个现代的农村,将为《诗经》

找到佐证。



扶贫记


这是我在昭通城南郊

一个名叫花鹿坪的村子里

扶贫的第四百九十八天

因此我想起了一些穷人

在他的时代

翻开时间的黄土

肉身如纸片,折叠在

历史打卷的那一页

比如,“饥来驱我去”的陶渊明

比如,“秋至老更贫”的孟郊

比如,“野蔬充膳甘长藿”的元稹

比如,“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

比如,“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曹雪芹……

假若把这些人,统统放到当下

放到花鹿坪,或者

祖国的任何一个贫困村

那么他们将会拥有另外的名字

就像我的挂包对象:

金忠平、冯兴松、马二才、史周天等等

这样的话,他们都会获得帮扶

都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这样的话,“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贫困户杜甫当年的梦想

将不再是梦想



硕果


李彩霞家院子里有三棵核桃树

挂果后,树干无法承受

其重量,一天天垂向地面

李彩霞担心树干会被压断

便用木桩给每棵核桃树都做了支撑


李彩霞的丈夫十年前死于车祸

她独自拉扯着四个孩子

大儿子是全校优等生,却在

初中毕业后选择回家务农

和母亲共同挑起生活的重担——

将其他三个弟妹送进大学


李彩霞说:赶上好时代了

在我家最艰难的时候

得到各种扶贫政策的支持

才能度过一个个难关

李彩霞的大女儿去年毕业了

成为一名教师,整个家庭的压力

也逐渐得到了缓解


人逢喜事精神爽,与前两年相比

刘彩霞似乎变得更年轻了,就像

院子里那几棵核桃树

随着果子收成之后

树干也一天比一天

挺—— 得—— 更—— 直


2020年4月1日 



感恩


花鹿坪村委会,光滑的

水泥外墙上,正中间

有个鸡蛋大小的孔

几棵草从里面长出来

(哪怕有一丁点的机会

生命的力量便会见缝插针)


当我正惊叹于眼前这幕时

却听到孔里传来

雏鸟叽叽叽的叫声

恍然大悟——

那是鸟衔进去造窝的草


几个月后,那窝鸟儿

飞走了,带着枯草给予的温度

翌年春天,那些枯草

复活了,青葱的一撮

从孔里蹿出来

由于窝里鸟粪的滋养

竟然比周围的草,长得

还要葱绿,肥美


2020年4月2日


(“头条诗人”总第341期,内容选自《诗选刊》2020年第7期)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在陕西西安启幕
  3. 四海共鸣 诗耀星河——记“文明的回响: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开幕式
  4. 吴思敬|《百年新诗学案》总序
  5. 2025年德令哈市第七届海子诗歌季在杭州隆重启幕
  6. 安琪:“海事,不再是一个假设”——读张于荣海洋题材长诗集《与一条船谈论大海》
  7. 徐贞敏|为了所有先我们而来的诗人:《爱丽尔集》译后记
  8. 诗歌“不轻易赞美这世界”,赞美爱、悲悯、勇气与正义
  9. “诗歌点亮白塔”主题诗歌征文活动评选结果公示
  10.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