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诗歌
诗讯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栏目
搜索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访谈
诗词之星
专栏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目录
批评家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每日好诗
旧体诗
电子诗集
诗歌周刊
名家新作
编辑推荐
每日精选
诗讯
名家
诗星
驻站
脸谱
专栏
访谈
头条诗人
诗词之星
汉诗英译
诗学
图片
视频
活动
出版
专题
征文
目录
书画
排行
登录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专栏
诗词之星
访谈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批评家
目录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首页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罗振亚: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
罗振亚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二:意象派诗人庞德曾说,与其写万卷书,不如一生只写一个意象。这种主张虽然不无夸张之嫌,但却道出了一个实情,那就是作为人类情志的建筑物,诗歌是要凭借意象说话的。事实上,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派、诗人也的确...
[
2019-01-09 17:21:37
]
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
罗振亚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一:“小诗”虽然在1917年沈尹默的《月夜》发表时即告诞生,但作为一种特指概念出现还是20年代之后的事情。1921年至1924年间,用一到数行的文字即兴地表现一点一滴的感悟、一时一地的景色,成为诗坛一种十分走俏...
[
2019-01-09 16:29:43
]
唐晓渡:五四新诗的现代性问题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三:表面看来,新诗的“现代性”直到八十年代才成为一个被明确意识到的问题【1】,但其渊源却必须追溯到它的起点。这里首先涉及到新诗的合法性依据。一般认为新诗的产生缘起于旧体诗与现实关系的不适;这种观点...
[
2019-01-07 11:55:04
]
唐晓渡:时间神话的终结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二:对“文学发展趋势”之类的话题。我历来发怵。因为这话题太大。还有某种抵押自已的判断力的味道。正如我由衷佩服有人敢于预测例如2027年的文学将如何如何一样,我也担心别人背后骂我“蠢货”。就我有限的经验...
[
2019-01-07 11:20:11
]
唐晓渡:九十年代先锋诗的若干问题
唐晓渡先生自选诗学文章之一:在“九十年代文学 潮流精览丛书”的名下编选这样一卷诗或许隐含着一个小小的悖谬,因为90年代诗歌有别于80年代的特征之一就是看不出有什么清晰可辨的“潮流”。把考察范围进一步限制在似乎负有“领导新潮流...
[
2019-01-07 11:22:07
]
张连义:日常生存·历史意识·细节呈现——赵思运诗歌关键词
无论就诗歌的内容写作方式还是身份定位,赵思运都是当下诗坛一个独特的存在,其诗歌的独特正如其身份的独特,使我们习惯了对某些现象进行分类的习惯性思维蓦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其实,面对纷繁芜杂的诗歌创作群体以及诗歌表现形式,我...
[
2019-01-03 10:15:35
]
姜耕玉:当代诗的语言美学问题
内容提要: 本文尝试对百年来新诗尚未解决的语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诗要回到语言本体的论点。诗的语言魅力,首先表现在诗人对汉语的精到把握与独特创造,而一切内心意识、先知先觉及其意义发现,只有包蕴于语言创造之中才具有诗学价值。...
[
2018-12-24 15:41:37
]
王可田:敲开石头捉拿火星的人——胡弦近作阅读随笔
有意义的阅读,是心魂的相遇,是短暂抑或持久的观察、打量、辨识、认同,最终达成赞赏和钦敬的过程。当然,其中还会伴随迟疑、不解甚至冲突。就像诗人面对自己所欲呈示的事物,寻找词与物的结合之时所费的周折。依稀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
[
2018-12-12 18:21:48
]
张桃洲:今天怎样研究穆旦
一 1980年代以降,经由《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引起的反响的推动,随着《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的出版以及“穆旦学术讨论会”(1988年...
[
2018-12-12 18:20:02
]
姜涛:“是你们教了我鲁迅的杂文”——由穆旦说到袁水拍
一 穆旦写于1940年11月的《五月》,在两种风格、诗体之间形成猝然对照,一直为后人称道,被看作是现代主义蒙太奇美学的一次完美实施,同时似乎也为传统与现代的辨证结合提供了一种特别的方法。诗中还有一句格外醒目,初读时,颇能使...
[
2018-12-12 18:18:51
]
兰德·贾雷尔:奥登态度和修辞的改变
我们从未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 在这篇文章第一部分,我想分析奥登在他早期诗中为自己所设定的总体位置,并呈现他后来的诗迥然不同的态度如何从其发展而来;在第二部分,我将描述早期诗的语言和近期诗的修辞,并试图...
[
2018-12-12 18:17:20
]
李建周:穆旦诗歌中的词与物
由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现实危机重重,新诗的合法性焦虑无法在诗歌史内部有效解决。这在穆旦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今天后设的认知框架内,考察过去年代诗歌的想象力与历史诉求之间的巨大落差,会让人生出许多困惑和疑虑,因为诗歌形式的完...
[
2018-12-12 18:14:56
]
西渡:博大生命——骆一禾与1980年代诗歌
西渡很高兴有机会来和大家谈谈骆一禾和1980年代的诗歌。1980年代是一个文学的时代,一个诗的时代。如果现在要选一个人物作为1980年代的代表,我愿意推骆一禾。我觉得骆一禾最能代表1980年代达到的人性高度。骆一禾是杰出的诗人,也是具有...
[
2018-12-12 18:04:48
]
王家新:“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重读诗人穆旦
无论怎么看,“现代性”都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和诗歌的最主要命题(当然,它同时也是一个艰难的命题),而这也正是诗人穆旦被“重新发现”以来被看重并被人们不断谈论和争论的一个原因。 这是一种不断受挫、遭受到多种误读和审视...
[
2018-12-12 15:26:59
]
胡少卿:评价昌耀诗歌的三个误区
内容提要:昌耀早期诗歌存在深度改写、重写的现象,不能通过他在诗末标注的写作日期得出“他超出时代”的结论,他真正的特出之处是可以不断自我更新;昌耀诗歌的黄金时代开始于1980年代中后期,写于1980年代早期的《慈航》不宜作为昌耀的...
[
2018-12-12 11:53:17
]
胡少卿:“层累式”北京的文学重建:顾城组诗《城》《鬼进城》索解
内容提要:组诗《城》、《鬼进城》是顾城晚期最重要的两部作品,同时又极度晦涩。本文从“北京”的角度对顾城进行考察,同时试图在历史框架中对这两组诗加以剖析。论文追溯了顾城的心理结构与北京城的同构关系,肯定了“幽灵”的角色设置...
[
2018-12-12 11:31:23
]
胡桑:穆旦的汉语及其历史意识
通过方法论的颠倒,形而上世界逐步被祛魅,现代文学发现了“风景”和“内面”,从而完成了对“人”和文学的改造。换言之,现代文学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重新发现甚至发明,进一步“占有”了现代世界。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现代文学...
[
2018-12-12 11:17:32
]
蓝江:作为封印的词语——阿甘本与诗的终结
倘若我呼唤,究竟有谁在天使队伍中倾听?——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哀歌一一、 颂歌与哀歌:从里尔克到荷尔德林一个公认的事实是,里克尔的《杜伊诺哀歌》晦涩难读。但是,阅读里克尔的诗歌的读者会立即感受到的另一个经验是,这些词句带...
[
2018-11-22 16:37:54
]
李琬:王天武,在诗中来去的呼吸
一 不知是否因为我和我的诗友们多少囿于固定的圈子和趣味,当我们第一次读到王天武的诗,都感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喜。它们有呼吸一般的气息和重量,声音平和低缓,如轻声交谈,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节奏基本相同。它们不在内容和意义的层...
[
2018-11-21 17:15:11
]
张洁宇:早期中国新诗的本土化探索及其启示
从胡适、闻一多,到废名、梁宗岱,这一粗略线索代表了早期新诗在借鉴外国诗学和艺术本土化方面的部分思考与探索:无论是立足语言、探索格律,还是重释旧诗、关注文化,又或者是更加强调现实历史的关注与介入等等,这些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各...
[
2018-11-13 16:25:16
]
共 560 条记录,每页20条
第一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最末页
第
页
诗人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溪浣雪  250
毅往情深  100
向阿牛  50
四笔成文  50
江苏程风  20
崔大凡  10
旷且  10
完整榜单>>
溪浣雪  600
泓柯  300
刘岚观  250
周士强  200
岱下一嵎  200
钟也  150
向阿牛  120
李革新  110
秋枫林  100
酒海  100
完整榜单>>
毛岸雄季斌  6710
溪浣雪  1980
苍翠江南  1210
云谷溪流  800
晨笔  800
王凝  720
风泉清听  510
康翰  500
远方平儿  500
田如冰  460
完整榜单>>
信奉  144550
代雨东  81730
咏怀  70590
苍翠江南  66500
野花自野  56310
二月风雪  51430
董凤云  47120
毛岸雄季斌  38720
周士强  33020
晨笔  32530
完整榜单>>
诗歌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咏留侯  300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150
贺新郎|双柬藏云岫  100
月玉盏  100
时孤  100
中国凉都六盘水  100
致远方  50
祖孙颁奖赋  50
邂逅华坪女高  50
《走在星海大道上》  20
完整榜单>>
卑微的野草  1400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1390
七律·九寨沟   980
七律·四姑娘山吟   970
七绝·望若尔盖黄河   910
金钟罩  750
那年,午后的河滩  700
雅江特电  670
止境  600
番茄与鸡蛋的争吵  510
完整榜单>>
日红冉  51550
弈境  3390
在黎明的渡口等你  2000
白云观  1600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1400
岁月凿齿  1380
绵竹逢佘二  1350
七言律诗.蜀道翠云廊  1320
我是鱼儿慢慢游  1160
母校,蕴含的寓意  1120
完整榜单>>
日红冉  51550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42240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10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0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0
芳华  24160
九张机  23240
游武功山  22810
人  22700
活着  18330
完整榜单>>
诗讯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乌兰察布青年诗人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乌兰察布青年诗人展 | 臧金芳:母亲的大红柜
第七届“诗探索·中国诗歌发现奖”揭晓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完整榜单>>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新大众文艺时代的中国新诗教育——诗教老师九人谈
“大山里的小诗人”诗歌征集计划第二季在京发布
完整榜单>>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完整榜单>>
《诗刊》征集广告词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完整榜单>>
诗人活跃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陆邦平
童歌
雷翔
洞庭平哥
南华博文
诗人李琪
平安是福z
季日平
一玊
无尘山东
完整榜单>>
小羊羔
霍效忠
宝瓶净水
天盛
梏翎
舍予光翟
靖程
海南森森
薛学军
韦国臻
完整榜单>>
木棉歌若
辛向阳光
金先学
老管
金锟
大漠流星
月朗星稀客
吴丽跃
笔名西石
喜墨
完整榜单>>
龙山文士
黄仲阳
柳絮飘飘
东篱园主
阿Qiu
沉吟至今
武立之
言诗凡
王泽民
赜迩
完整榜单>>
<
首页
/
诗学
/
诗理论
罗振亚: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
诗理论
0
0
罗振亚:日本俳句与中国“小诗”的生成
诗理论
0
0
唐晓渡:五四新诗的现代性问题
诗理论
0
0
唐晓渡:时间神话的终结
诗理论
0
0
唐晓渡:九十年代先锋诗的若干问题
诗理论
0
0
张连义:日常生存·历史意识·细节呈现——赵思运诗歌关键词
诗理论
0
0
姜耕玉:当代诗的语言美学问题
诗理论
0
0
王可田:敲开石头捉拿火星的人——胡弦近作阅读随笔
诗理论
0
0
张桃洲:今天怎样研究穆旦
诗理论
0
0
姜涛:“是你们教了我鲁迅的杂文”——由穆旦说到袁水拍
诗理论
0
0
兰德·贾雷尔:奥登态度和修辞的改变
诗理论
0
0
李建周:穆旦诗歌中的词与物
诗理论
0
0
西渡:博大生命——骆一禾与1980年代诗歌
诗理论
0
0
王家新:“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重读诗人穆旦
诗理论
0
0
胡少卿:评价昌耀诗歌的三个误区
诗理论
0
0
胡少卿:“层累式”北京的文学重建:顾城组诗《城》《鬼进城》索解
诗理论
0
0
胡桑:穆旦的汉语及其历史意识
诗理论
0
0
蓝江:作为封印的词语——阿甘本与诗的终结
诗理论
0
0
李琬:王天武,在诗中来去的呼吸
诗理论
0
0
张洁宇:早期中国新诗的本土化探索及其启示
诗理论
0
0
正在加载...
我要投稿
每日好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