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这儿歌,是八十年前娘教我的
那时,农村晚上没有电灯,只有家里如豆大的油灯
铁灯是本村铁匠打的,模样如现在的高脚杯
油是自家炸的棉花籽油,很香,会诱惑老鼠
晚上,娘和姐在灯下做针线活
村里春节唱戏,晚场戏台上挂一个汽灯,很新奇
村里放电影,是放映员自带发电机,电不稳定
我上学后,老师不留作业,晚上不复习,不熬灯油
偶尔月光照院子时,我借光看小人书
初中毕业前半年,在教室加夜班,没电灯
每个学生用空罐头瓶装煤油,自制小灯照明
考上县办高中,总算是见到电灯了
晚上,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读书写作业了
后来进城上大学和参加工作,与电灯更亲密了
可是,我还是挂念着家乡何时能有电灯
这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
农村公办学校和供销社有电灯了
但农户因交不起电线安装费,仍然没有电灯
而且,农村的电费要比城市电费贵很多
这一拖又拖了十多年,后来
农民富了,肯交高价电费了,才有了电灯
那是最低等的灯泡式电灯
而城市的电灯,早已更换了好几代
种类有孤光灯、白炽灯、荧光灯、智能灯
形状有直管灯、圆管灯、霓虹灯
吊灯、壁灯、顶灯、转灯、台灯等
城市先行,乡村后跟,这是常事。但愿
城乡之间距离不要太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