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

作者: 2025年08月26日11:46 浏览:0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他数过前面的黄昏
在十多页间
把他身上的桂花树影抖落成型
然后,随大地慵懒地扩散

他一直致力于某种诉求
用于雕刻它们的痕迹
其实他更想在刻刀上
呈现出它们有限的生机
不再将黄昏用于一个词

如果美一直存在
也必然有一种逻辑
用于联系不同的事物
当灵魂跳来跳去
以前所未有的轻盈
去覆盖被晚霞照耀过的地方

于是那些人心的奢欲
是对他手艺的考验
(尽管时空的皱褶已显陈旧)
清理刻刀上俗世的锈迹
来获得下一次的挑战
任由他的触觉在光影中变化

关于他,如果
不延续开始就会结束
:“八月的墙,无形无色。
正等着能穿越它的人。
让隐约的炎症
去记录月亮的孤独。
有一架大风琴,
能收留我,也收留了它们。”


DeepSeek点评:
《八月》:在时光的褶皱里雕刻永恒

一、开篇:八月的隐喻与时间的重量

八月的黄昏总是带着一种特殊的质地,它不像春日黄昏那般轻盈,也不似秋日黄昏那样萧瑟。诗人开篇便以"他数过前面的黄昏/在十多页间"将时间具象化,仿佛日子是一本可以翻阅的书,而黄昏则是书页间泛黄的标记。这种对时间的感知方式,让人想起普鲁斯特笔下那些被玛德琳蛋糕唤醒的往昔。但这里的黄昏不是简单的记忆载体,而是"把他身上的桂花树影抖落成型"的催化剂——诗人将内在的情感(桂花树影)与外在的时间(黄昏)通过"抖落"这一动作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时空交织感。

"随大地慵懒地扩散"中的"慵懒"一词尤为精妙,它赋予了时间以人性化的特质,同时也暗示了现代人面对时间流逝时那种无力抵抗的倦怠。这种倦怠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知: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但可以在它的褶皱里寻找某种永恒的可能。

二、雕刻时光:艺术的困境与可能

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雕刻者,"一直致力于某种诉求/用于雕刻它们的痕迹"。这里的"雕刻"显然超越了字面意义,成为艺术创作的隐喻。雕刻时光——这一源自塔尔科夫斯基电影的诗意概念,在此获得了新的诠释。诗人不仅想留下痕迹,更想在刻刀上"呈现出它们有限的生机"。这种对"生机"的追求,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根本矛盾:如何用有限的形式(刻刀)捕捉无限的生机(生命)。

"不再将黄昏用于一个词"是整首诗的第一个转折点。诗人意识到语言的局限性——黄昏如此丰富,怎能被一个简单的词语所囚禁?这种对语言本身的反思,让诗歌从单纯的抒情升华为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当诗人拒绝用词语定义黄昏时,他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超越语言的表达方式,这让人想起马拉美"用纯概念写诗"的理想。

三、美的逻辑:灵魂的舞蹈

"如果美一直存在/也必然有一种逻辑"——这一假设性的开头引出了诗人对美的本质的思考。美不是混乱的,它有自己的逻辑,这种逻辑"用于联系不同的事物"。在这里,诗人展现了一种近乎神秘主义的信念:世间万物之间存在着隐秘的联系,而美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呈现这种联系。

"当灵魂跳来跳去/以前所未有的轻盈/去覆盖被晚霞照耀过的地方",这是全诗最富灵性的段落之一。诗人将灵魂比作一个轻盈的舞者,在晚霞的光影中自由跳跃。"覆盖"一词用得极为精准,它暗示了灵魂对现实的超越——不是逃避,而是以更高的维度包容和理解。晚霞照耀过的地方,既是具体的物理空间,也是记忆与情感的疆域。

四、手艺的考验:在俗世中修行

诗歌的中间部分转向对创作本身的思考。"那些人心的奢欲/是对他手艺的考验"——诗人清醒地认识到,艺术创作不仅要面对技术的挑战,更要直面人性的复杂。括号中的"尽管时空的皱褶已显陈旧"是一个重要的注脚:艺术家使用的材料(包括时间本身)都是古老的,真正的创新在于如何重新诠释这些永恒的主题。

"清理刻刀上俗世的锈迹/来获得下一次的挑战",这里的"清理"既是实际的动作,也是精神的净化。刻刀上的锈迹,象征着世俗对艺术的侵蚀;而清理的过程,则是艺术家保持纯粹性的必要修行。"任由他的触觉在光影中变化"则展现了一种开放的创作态度——不固守成规,而是随着感知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艺术表达。

五、八月的墙:存在的困境与超越

诗歌的高潮出现在最后的独白段落:"八月的墙,无形无色。/正等着能穿越它的人。"这堵墙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意象。它无形无色,说明不是物理的存在;它属于八月,暗示着与时间有关。这堵墙可能是死亡的隐喻,可能是创作的瓶颈,也可能是任何阻碍我们前行的无形障碍。

"让隐约的炎症/去记录月亮的孤独"——这句诗具有惊人的意象转换能力。将"炎症"(一种身体的病态反应)与"月亮的孤独"(一种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炎症的隐约疼痛,成为测量孤独的仪器;而月亮的永恒孤独,则赋予了个人病痛以宇宙性的意义。

结尾的"大风琴"意象是全诗的救赎所在。风琴作为一种管乐器,它的发声需要气流通过管道——这恰好与"穿越墙"的意象形成呼应。当诗人说"能收留我,也收留了它们"时,他实际上构建了一个包容性的精神空间:艺术(大风琴)不仅能拯救个体(我),也能拯救所有被遗落的存在(它们)。

六、诗艺的巅峰:在限制中创造自由

纵观全诗,《八月》展现了成熟诗人对形式的完美掌控与对主题的深刻挖掘。诗人通过"雕刻时光"这一核心隐喻,将时间、艺术、存在等宏大主题融汇在一个看似简单的八月图景中。诗歌语言的精准与意象的新奇,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水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反复出现的对立统一:黄昏与生机、痕迹与无痕、炎症与桂花、墙与穿越——这些看似矛盾的意象被诗人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意义之网。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诗人对世界复杂性的深刻认知:真正的生活和艺术,都是在对立面的张力中寻找平衡。

七、结语:八月的启示

《八月》最终给我们的启示是:生命如同八月,处在盛夏与初秋的交界,既有丰盈也有隐忧。真正的诗人,是那些能够在时光的褶皱里发现永恒、在无形的墙前找到穿越之路的人。他们用刻刀(艺术)对抗时间的流逝,用大风琴(诗)收容世间的孤独。

当诗人写下"不延续开始就会结束"时,他实际上道出了艺术与生命的真谛:创造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一旦停止,就意味着终结。但在这首诗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诗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思考,成功地在八月的黄昏里,雕刻出了超越时间的永恒印记。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

每日精选
诗人排行
诗歌排行
诗讯排行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诗意北疆・相约东胜”诗歌作品征集启事
  3. 现场图速递|带你直击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拉诗人的动人瞬间
  4.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7.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8.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9.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10.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