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立秋赋
序属闰余之月,时维双六之辰。岁序乖其常候,阴阳紊其旧伦。余观夫斗柄尚南,而凉风已至;伏暑未央,而秋信先闻。乃知天运无常,物候有异,遂作斯赋。
溯其历法之源,盖因朔策难齐。三年一闰,五岁再闰,所以调四时之气,正寒暑之序也。今岁孟秋早至,而闰月犹存,此乃日月运行之妙,非人力所能推移。
观其物候之变,尤觉新奇:虽值闰夏,已见秋痕。井梧未凋,先零一叶;寒蝉尚噪,已带商音。北牖风来,暗送新凉之气;南檐日永,犹存残暑之威。此乃闰月立秋之奇观,非常岁所能见也。
至若风俗之异,更添趣味:江南晒秋,早备仓箱之实;蓟北咬秋,先尝瓜果之甘。村妪犹缝夏葛,田父已话秋收。楸叶簪头,应节物之早变;称人验重,较夏日之肥瘦。盖因闰月立秋,农事倍忙,故民俗亦多匆忙。
细思其理,意味深长:夫闰以正时,秋以肃物。今岁秋来早,而夏闰长,此阴阳相济之道也。暑气虽在,而秋意已萌;收获未至,而仓廪先营。智者观之,可以知天道之无常;农者察之,可以明人事之当勤。
赞曰:闰余成岁,律吕调和。秋先夏闰,时序殊科。愿岁其稔,风雨应候;冀民同乐,四海讴歌。天行有常,不差累黍;人道勤勉,自获多多。
棣棠•蠧书客 喻红海
2025乙巳岁闰六月十四日
序属闰余之月,时维双六之辰。岁序乖其常候,阴阳紊其旧伦。余观夫斗柄尚南,而凉风已至;伏暑未央,而秋信先闻。乃知天运无常,物候有异,遂作斯赋。
溯其历法之源,盖因朔策难齐。三年一闰,五岁再闰,所以调四时之气,正寒暑之序也。今岁孟秋早至,而闰月犹存,此乃日月运行之妙,非人力所能推移。
观其物候之变,尤觉新奇:虽值闰夏,已见秋痕。井梧未凋,先零一叶;寒蝉尚噪,已带商音。北牖风来,暗送新凉之气;南檐日永,犹存残暑之威。此乃闰月立秋之奇观,非常岁所能见也。
至若风俗之异,更添趣味:江南晒秋,早备仓箱之实;蓟北咬秋,先尝瓜果之甘。村妪犹缝夏葛,田父已话秋收。楸叶簪头,应节物之早变;称人验重,较夏日之肥瘦。盖因闰月立秋,农事倍忙,故民俗亦多匆忙。
细思其理,意味深长:夫闰以正时,秋以肃物。今岁秋来早,而夏闰长,此阴阳相济之道也。暑气虽在,而秋意已萌;收获未至,而仓廪先营。智者观之,可以知天道之无常;农者察之,可以明人事之当勤。
赞曰:闰余成岁,律吕调和。秋先夏闰,时序殊科。愿岁其稔,风雨应候;冀民同乐,四海讴歌。天行有常,不差累黍;人道勤勉,自获多多。
棣棠•蠧书客 喻红海
2025乙巳岁闰六月十四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