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份来自郧西革命老区的报告(修改稿)
作者: 周会中
第一篇章 信仰从哪里来
这是七月,这是一群拓荒者展翅怒飞云天的七月
这是七月,这是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鸣笛起航
唤醒苍穹的七月
这是七月,这是一腔马列主义血液输进中国工人胸腔
挥舞镰刀铁锤锻造信仰的七月
信仰从哪里来?
从彭湃、方志敏、夏明翰威武不屈的脊梁
从“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的辉煌传奇
从邓稼先“两弹一星”声振寰宇的呼啸声
从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孔繁森的民族情结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纯洁心灵
一路铿锵走来!
第二篇章 重走长征路,路向何方?
长征是什么?
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是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
红二十五军的旗帜,在崇山峻岭高高飘扬
司令部的煤油灯,穿透黑暗的心脏,让天空一天比一天明亮
红军渡①的浪花,翻涌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万水千山只等闲”啊!隆隆炮声至今仍在耳畔回响
红军塞②的城垛啊,永远铭刻着
“革命理想高于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
湖北口③村民用生命保存“什么是红军”的传单
香口④老百姓88年守护红军墓的执念
长征精神熠熠生辉的光芒啊
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甩开膀子阔步向前!
重走长征路,路向何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方向!
第三篇章 解放号角,从这里吹响
一九四七年,郧西驱走阴霾,迎来曙光
小河村会议⑤,伟人吟鞭南指,鄂西北霹雳晴天
四纵十二旅攻克上关城⑥,郧西的咽喉从此不再喑哑
土门⑦鄂陕日报社的油墨,散发出小延安的真理之光
五顶坪⑧兵工厂,铁锤铮铮响,锤炼出铁的意志刚的坚强!
十一月十六日,冲锋号从这里吹响
郧西成为湖北解放第一县,载入史册的荣光
砍裂的大刀,一句句诉说着战场的英勇与悲壮
纪念碑高耸入云,高举着人民信仰的精神灯盏
泛黄的草纸,淡淡的墨香,把血染的土地一页页擦亮!
为什么我眼里噙满泪水?
因为我对郧西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第四篇章 薪火相传,永远跟党走
这是七月,这是红色的七月,薪火相传的七月
这是沃土,这是郧西的沃土,培育时代新人茁壮成长的沃土
“一核一廊两片区六组团”⑨长征文化公园的构想
正在实施
秦岭深山“红军村”⑩的年轻人
正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章
红军小学⑪孩子们眼眸里闪烁着敬仰之光
宣讲台上“战斗英雄”姚天成浑身弹痕
那是“人民功臣”的勋章
胡安梅、魏登殿、翁新强三位党代表二十年接力奔跑在
乡村振兴的路上
这就是薪火相传,这就是永远跟党走坚定的信仰!
【注释】①即大坝河与金钱河交汇处渡口,因纪念红七十四师一部在此处强渡金钱河而命名。②红二十五军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分别在关防一天门、二天门,湖北口三天门构筑的三道关隘,故称“红军塞”。③④⑦⑧均为郧西县乡(镇)名。⑤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前委在陕西省靖边县小河村举行扩大会议,史称“小河村会议”。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总队司令员陈赓,指示陈率部南下,开辟鄂豫陕边解放区,牵制敌军,配合刘邓大军和陈粟兵团作战。⑥今郧西县上津镇。1947年11月12日,陈赓四纵十二旅34团一举攻克鄂陕交界之咽喉漫川关和上津古城;13日在上津古城成立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⑨一核一廊两片区六组团:“一核”,中共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一廊”,红色文化旅游复合走廊;“两片区”,红军长征文化片区,郧西解放革命文化拓展片区;“六组团”,湖北口长征体验团、关防红军研学团、店子红色文化旅游组团、上津军事体验组团、香口国防教育组团、土门革命传统传承组团。⑩即今丁家坪村,该村有70多人参加红军。故名“红军村”。⑪即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位于郧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旁。
作者: 周会中
第一篇章 信仰从哪里来
这是七月,这是一群拓荒者展翅怒飞云天的七月
这是七月,这是一艘红船从嘉兴南湖鸣笛起航
唤醒苍穹的七月
这是七月,这是一腔马列主义血液输进中国工人胸腔
挥舞镰刀铁锤锻造信仰的七月
信仰从哪里来?
从彭湃、方志敏、夏明翰威武不屈的脊梁
从“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的辉煌传奇
从邓稼先“两弹一星”声振寰宇的呼啸声
从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孔繁森的民族情结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纯洁心灵
一路铿锵走来!
第二篇章 重走长征路,路向何方?
长征是什么?
长征是宣言书,是播种机,是宣传队
是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前进的方向!
红二十五军的旗帜,在崇山峻岭高高飘扬
司令部的煤油灯,穿透黑暗的心脏,让天空一天比一天明亮
红军渡①的浪花,翻涌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万水千山只等闲”啊!隆隆炮声至今仍在耳畔回响
红军塞②的城垛啊,永远铭刻着
“革命理想高于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力量!
湖北口③村民用生命保存“什么是红军”的传单
香口④老百姓88年守护红军墓的执念
长征精神熠熠生辉的光芒啊
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甩开膀子阔步向前!
重走长征路,路向何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明了方向!
第三篇章 解放号角,从这里吹响
一九四七年,郧西驱走阴霾,迎来曙光
小河村会议⑤,伟人吟鞭南指,鄂西北霹雳晴天
四纵十二旅攻克上关城⑥,郧西的咽喉从此不再喑哑
土门⑦鄂陕日报社的油墨,散发出小延安的真理之光
五顶坪⑧兵工厂,铁锤铮铮响,锤炼出铁的意志刚的坚强!
十一月十六日,冲锋号从这里吹响
郧西成为湖北解放第一县,载入史册的荣光
砍裂的大刀,一句句诉说着战场的英勇与悲壮
纪念碑高耸入云,高举着人民信仰的精神灯盏
泛黄的草纸,淡淡的墨香,把血染的土地一页页擦亮!
为什么我眼里噙满泪水?
因为我对郧西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第四篇章 薪火相传,永远跟党走
这是七月,这是红色的七月,薪火相传的七月
这是沃土,这是郧西的沃土,培育时代新人茁壮成长的沃土
“一核一廊两片区六组团”⑨长征文化公园的构想
正在实施
秦岭深山“红军村”⑩的年轻人
正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章
红军小学⑪孩子们眼眸里闪烁着敬仰之光
宣讲台上“战斗英雄”姚天成浑身弹痕
那是“人民功臣”的勋章
胡安梅、魏登殿、翁新强三位党代表二十年接力奔跑在
乡村振兴的路上
这就是薪火相传,这就是永远跟党走坚定的信仰!
【注释】①即大坝河与金钱河交汇处渡口,因纪念红七十四师一部在此处强渡金钱河而命名。②红二十五军为粉碎国民党的围剿,分别在关防一天门、二天门,湖北口三天门构筑的三道关隘,故称“红军塞”。③④⑦⑧均为郧西县乡(镇)名。⑤1947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前委在陕西省靖边县小河村举行扩大会议,史称“小河村会议”。毛主席、周总理接见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总队司令员陈赓,指示陈率部南下,开辟鄂豫陕边解放区,牵制敌军,配合刘邓大军和陈粟兵团作战。⑥今郧西县上津镇。1947年11月12日,陈赓四纵十二旅34团一举攻克鄂陕交界之咽喉漫川关和上津古城;13日在上津古城成立上关县人民民主政府。⑨一核一廊两片区六组团:“一核”,中共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一廊”,红色文化旅游复合走廊;“两片区”,红军长征文化片区,郧西解放革命文化拓展片区;“六组团”,湖北口长征体验团、关防红军研学团、店子红色文化旅游组团、上津军事体验组团、香口国防教育组团、土门革命传统传承组团。⑩即今丁家坪村,该村有70多人参加红军。故名“红军村”。⑪即郧西县王家坪红军小学,位于郧西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