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故乡热土情/文
莺啼序·滕王阁长歌
层楼接云际阔,瞰章江秋涨。画栋外、雁字横空,落霞初吻波荡。正渔唱、孤鹜掠水,苍烟漫锁西山障。念当年、帝子规基,栋宇辉壮。
胜饯难逢,俊采毕至,记兰亭气象。笔阵里、王勃挥毫,落霞孤鹜神漾。看如今、雕甍叠翠,绮窗映、碧霄清朗。想登临、骚客题诗,墨痕犹烫。
兴衰几度,劫火频经,剩残碑藓长。幸此日、重葺朱檐,画栏犹倚新样。听风铃、摇碎残照,引客醉、金樽酬唱。对晴川、沙鸟沉浮,暮帆来往。
凭高极目,赣水悠悠,送千帆逐浪。算只有、江山不老,风月长赊,眼底沧桑,笔端万象。忆昔高会,兰亭已矣,滕王阁畔诗魂守,对残阳、犹带宫商韵。檐角铁马叮咚,似追前朝,雅乐清亮。
沙鸥数点消隐,暮霭初收,满襟秋意。想彼时,梁月皎皎,砚池潋滟,笔花灼灼,雅集星灿。登楼漫赋,临流长啸,千秋文藻随波远,问谁人、能续兰亭咏。且邀西山片云,醉倚斜阳,共聆秋韵。
注释:
1. 甍:读音为méng,指屋脊,“雕甍叠翠”形容雕花的屋脊层层叠叠,一片翠绿。
2.葺:读音为qì,意为修理(建筑物),“重葺朱檐”即重新修缮红色的屋檐。
3. 潋滟:读音为li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砚池潋滟”描绘出砚池中水波闪动的画面。
4.帝子:指滕王李元婴,他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帝子规基”指滕王规划了滕王阁的基址。
5.胜饯:盛大的宴会,源自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此处“胜饯难逢,俊采毕至”化用该句,形容滕王阁宴会的盛大和人才汇聚。
6.兰亭气象:典出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集会,他们在兰亭宴饮赋诗,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这里借指滕王阁宴会有类似兰亭集会的风雅气象。
7.落霞孤鹜: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词中“落霞孤鹜神漾”描绘出与王勃文中相似的美妙画面。
8.宫商韵:宫商是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代指音乐韵律,“犹带宫商韵”形容滕王阁在夕阳下仿佛仍回荡着美妙的韵律。
9.铁马:指屋檐下悬挂的风铃,风吹时发出叮咚声,“檐角铁马叮咚”增添了词中的古朴意境。
10. 兰亭咏:即兰亭集会时众人的赋诗吟唱,“问谁人、能续兰亭咏”表达了对后世能否再有如此风雅集会赋诗的疑问与期待。
层楼接云际阔,瞰章江秋涨。画栋外、雁字横空,落霞初吻波荡。正渔唱、孤鹜掠水,苍烟漫锁西山障。念当年、帝子规基,栋宇辉壮。
胜饯难逢,俊采毕至,记兰亭气象。笔阵里、王勃挥毫,落霞孤鹜神漾。看如今、雕甍叠翠,绮窗映、碧霄清朗。想登临、骚客题诗,墨痕犹烫。
兴衰几度,劫火频经,剩残碑藓长。幸此日、重葺朱檐,画栏犹倚新样。听风铃、摇碎残照,引客醉、金樽酬唱。对晴川、沙鸟沉浮,暮帆来往。
凭高极目,赣水悠悠,送千帆逐浪。算只有、江山不老,风月长赊,眼底沧桑,笔端万象。忆昔高会,兰亭已矣,滕王阁畔诗魂守,对残阳、犹带宫商韵。檐角铁马叮咚,似追前朝,雅乐清亮。
沙鸥数点消隐,暮霭初收,满襟秋意。想彼时,梁月皎皎,砚池潋滟,笔花灼灼,雅集星灿。登楼漫赋,临流长啸,千秋文藻随波远,问谁人、能续兰亭咏。且邀西山片云,醉倚斜阳,共聆秋韵。
注释:
1. 甍:读音为méng,指屋脊,“雕甍叠翠”形容雕花的屋脊层层叠叠,一片翠绿。
2.葺:读音为qì,意为修理(建筑物),“重葺朱檐”即重新修缮红色的屋檐。
3. 潋滟:读音为liàn yàn,形容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砚池潋滟”描绘出砚池中水波闪动的画面。
4.帝子:指滕王李元婴,他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帝子规基”指滕王规划了滕王阁的基址。
5.胜饯:盛大的宴会,源自王勃《滕王阁序》“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此处“胜饯难逢,俊采毕至”化用该句,形容滕王阁宴会的盛大和人才汇聚。
6.兰亭气象:典出王羲之等人的兰亭集会,他们在兰亭宴饮赋诗,留下了千古名篇《兰亭集序》,这里借指滕王阁宴会有类似兰亭集会的风雅气象。
7.落霞孤鹜: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词中“落霞孤鹜神漾”描绘出与王勃文中相似的美妙画面。
8.宫商韵:宫商是古代五音中的两个音,代指音乐韵律,“犹带宫商韵”形容滕王阁在夕阳下仿佛仍回荡着美妙的韵律。
9.铁马:指屋檐下悬挂的风铃,风吹时发出叮咚声,“檐角铁马叮咚”增添了词中的古朴意境。
10. 兰亭咏:即兰亭集会时众人的赋诗吟唱,“问谁人、能续兰亭咏”表达了对后世能否再有如此风雅集会赋诗的疑问与期待。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