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根据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抗日英烈,钟崇鑫与遗孀张淑英的凄美爱情故事而作。
朝天门寒碧的江水
再寒冽澈骨 也不能凝固
石阶上 身形佝偻
拄杖而立的老妇
向远方久久凝望的心
那拍岸的浪花
卷起的是一声声悲鸣
是福州女孩深埋
心底的呜咽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
用一只模糊的眼睛
在忠烈祠里
一眨不眨的紧紧盯着牌位上
你那冰冷的
已经失去了七十七年的名字
仿佛看见你 英武的脸上
满是血污 在硝烟里
炮火中冲锋的声影
刻骨铭心的思念
终于再见的难以相依
任那昏黄的泪珠
一颗颗在脸上往下滴
自常熟车站分别后
你就去了她仅知道的上海 南京
十六岁的阿妹 听了你的话
辗转武汉 重庆 去了你的故乡
在朝天门码头 看着滔滔江水
望着长长雁阵
落寞黄昏
一身素衣
在风中 在雨中
伫盼等待
终于有一天
在重庆街头 碰见了
你的战友
说你已经阵亡了 那一刻
天塌了似的怆绝哭声
犹如坠入无尽的深渊
孤苦无依的弱女子
只能在四九年
一万个不愿意的
绝望中 嫁了人
在离别后的心中
每天等你
在每夜的梦中盼你
在半夜的泪水中想你
可有谁知道 你的名字
却在千里之外的牌位上
孤寂的站立 枯瘦的手
颤抖着 一遍遍抚摸
在心底深藏的名字
久久不愿放下
轻轻诉说
一声声凄苦的细语
丁丑年 七夕分别时的一声:
“阿妹,等我”
在阿妹身后 轻轻一拥
转身匆匆离去
就是半个多世纪的
渺无音讯 你可知道
你的阿妹 年复一年的期盼
十六岁到九十三岁的伤心
在等待你 寻找你的
无助中
哭瞎了眼睛
老夫人也曾劝你
离开打仗就要死人的军营
回到家里有田有地的四川
“既也投笔从戎 ,国破家亡之时,
岂可当逃兵?”
民族危亡的时刻
你兑现了响亮的誓言
在雨花台 你洒出了满腔热血
献出了 三十二岁意气风发的青春
却负了阿妹 十六岁少女的纯真
七十七年不变的深情
台北 圆山 也许
思念了你一生的
你的阿妹
再也不能来看你
虽然在冲天的炮火中
早也尸骨无存
但在你 遥远的故乡
在漫漫的悠长岁月里
有一颗心
一直在
悄悄等你
注:阿妹,在福州的方言中,是对妻子的称呼。
注释:
钟崇鑫,国军87师259旅中校参谋主任。37年12月11日,在雨花台阵亡。张淑英35年与钟崇鑫结婚。两年后,钟崇鑫为国捐躯.1949年再婚。2014年11月23日77年后在台北忠烈祠找到钟崇鑫牌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