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乙巳孟夏,入伏翌日,余与众友同访滦河源,溯源引滦工程岁月沧桑。自巴彦图古尔山麓涓涓细流,至崇山峻岭间奔涌河道,终抵雄浑浩渺之入海口。一路山河形胜与人文伟绩交织,心绪如潮难静,遂赋拙诗十章,聊寄感怀。
之一:承德:云未改,城已变
青苔漫石阶,晕染旧韶年
檐铃摇碎影,云栖滦水源
风抚宫墙碧,天青似旧笺
霓光攀玉阙,璃彩映新喧
轮辙碾散老街梦,市招焕作繁鲜
武烈河衔双际天
画舫裁开今古弦
奶茶香沁艾蒿味,萦绕廊前畔
云守旧时容面
廊间疏影,轻托飞檐
任流光在琉璃缱绻
抬眸凝望间
盼旧热河重焕
半城烟火,半城流年
(2025年6月21日)
之二:滦河之源
我立于混沌初开的圣境
看一滴水举起燕山的脊梁
在玄武岩的史诗里,你篆刻着
最纯粹的天地文章
万年雪魄在此凝华
化作流动的昆山玉
每道波痕都铭刻着
娲皇补天的遗韵
那些沉入河脉的英魂
铸成不朽的九州鼎
他们以骨为契,将精魄
谱成永恒的华夏交响
引滦人啊,你们用丹心
在燕赵大地绣出
银河遗落的锦带
让焦渴的唇舌
啜饮瑶池的琼浆
此刻,我捧起这亘古的澄明
见星斗在掌心流转
滦水奔雷,挟龙骧之势
在北国山河挥洒
一幅气吞八荒的
万里江山图长卷
(2025年6月22日)
之三:大河口与西山湾齐舞
在岁月脉络里,你们藏起锋芒
像两尾溯流的鱼,扎根草原胸膛
承继滦河源的殷切叮嘱
把守护的使命,酿成粼粼细浪
大河口的涟漪,漫过经年守望
将源头的清澈,编织进每道水纹
西山湾的碧波,倒映岁岁时光
把上游的嘱托,镌刻成永恒信仰
管道是血管,输送生命的渴望
闸门开合间,流淌无声的倔强
那些护水人的脚印,深深浅浅
早与堤岸和草木
长成同一种模样
风起时,水波轻晃
你们跳起默契的双人舞
以朴素的姿态,在天地间吟唱
没有聚光灯的舞台
却让每寸干涸的土地
都记住你们温柔又坚韧的力量
从滦河源的晨曦到暮色苍茫
你们接力传递澄澈的希望
把上游的星火,燎原成生命的光
每一次奔涌,都在回应源头的回响
纵使无人问津,依然初心不忘
用绵长的守望,勾勒山河的诗行
将岁月酿成的承诺,化作细流
默默滋养着大地,续写滦水篇章
(2025年6月22日)
之四:滦河交响:汛前的生态诗行
我俯身亲吻滦河源的山岗
松针在风中呢喃,裹挟远古的回响
刹那间,远方传来潘大水库闸口的低吟
似一曲磅礴的交响,叩响大地的心房
在六月十九日的晨曦里
大黑汀水库率先起舞,舞动水的绸带
220立方米/秒的激昂
是引滦人挥就的山河长卷
2.2亿立方米的深情奔赴
唤醒了干涸的河床,重续失落的时光
二十年践行“两山”的庄严诺言
此刻化作粼粼波光,跃动希望
腾库迎汛与生态补水的双重韵律
谱就防洪与滋养的和谐交响
当明日水头涌入渤海的怀抱
整条滦河舒展翡翠长卷
任绿意恣意流淌
地下水脉的暗河悄然苏醒
草滩上的马蹄,踏响湿润的节拍
调度室的屏幕如星闪烁
每一次精准调控
都是对万物最温柔的守望
这奔涌的绿色诗行
正沿着河道,镌刻生态复苏的勋章
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光
(2025年6月23日)
之五:从小滦河湿地到塞罕坝展览馆
白云在天空铺展诗行
我们循着滦河源的脉络探访
小滦河湿地捧出翡翠的丝带
芦苇轻摇,将倒影揉进粼粼波光
每粒水珠都噙着远古的回响
涟漪荡漾,应和大地绵长的咏叹
沿着时光的辙印北上
塞罕坝展览馆的门扉缓缓启敞
泛黄照片镌刻着拓荒者的脊梁
荒漠之上,青春浇灌出绿浪
机械轰鸣与号子声交织成潮
汗水浸润的年轮,在时光里生长
滦河水蜿蜒成岁月的纽带
一端系着湿地的温婉
一端连着林场的苍茫
天人在此共舞
山河同频吟唱
那些灼烫的誓言
早已化作永恒的星光
被历史镌刻在天地的华章
(2025年6月23日)
之六:双峰寺水库:避暑山庄的守护神
站在大坝上
青石坝体横卧
如巨人枕着群峰
水纹在脚下静静舒展
薄雾裹着飞鸟的踪迹
而远方
避暑山庄的宫墙
在波光里若隐若现
防洪:驯服野马
洪峰曾如野马奔涌
啃噬堤岸的筋骨
将浑浊的恐惧漫入街巷
宫苑的雕梁浸透叹息
市井的灯火在浊浪中飘摇
如今铁闸如巨臂垂落
稳稳拦住暴怒的浪头
这亿万立方的深静
是镇守关隘的基石
将百年惊惶
锁进库底无声的岩层
供水:滋养命脉
水厂的管网在地下延伸
如同大地新生的脉管
清冽从源头在此汇聚
不再依赖浅滩的残喘
水龙头拧开
是山峦沉淀的澄澈
流入千家万户的陶罐与钢锅
纵使旱魃逞威
龟裂的土地焦渴嘶鸣
这泓碧水依旧
捧出汩汩不竭的甘霖
哺养整座城的晨昏
生态:润泽山庄
看那下游的武烈河床
清流不再轻易断流
碧波重新拥抱山庄的基石
湖面映着亭台复活的倒影
干涸的湖底记忆着枯荷垂首
如今莲叶接天
承接着自上游而来的恩泽
这悠悠长流
是注入历史血脉的活水
让沉睡的龙鳞苏醒
让避暑的清凉
真正沁入时光的骨髓
愿这水恒久如镜
映照宫阙,映照市街
映照它怀中安卧的
铜铃般的安详
(2025年6月23日)
之七:武烈河的晚霞
自滦河源头启程
丈量过蜿蜒远方
当暮色漫上武烈河的面庞
一场瑰丽正悄然登场
天空铺展橘红的海
晚霞如绸缎在天际流淌
波光将绚烂拥入怀抱
整条河便酿成了蜜糖
文化广场沸腾欢跃
舞步踏碎黄昏的寂寥
孩童笑声串串清亮
是晚风里摇晃的银铃叮当
我们沉醉在这画卷中央
任风轻拂发梢与衣襟
垂钓者静坐成诗行
归鸟啁啾为暮色欢唱
愿时光将温柔封藏
让涟漪里生长永恒安康
愿武烈河粼粼波光
永远倒映幸福的模样
(2025年6月23日)
之八:致敬,默默奉献的水利人
从大河口到西山湾
多伦与围场的风里
藏着滦河蜿蜒的故事
小滦河、伊逊河的浪花
拍打着岁月的堤岸
见证水利人的坚守
水文站的老仪器
刻满手工记录的年轮
风雨中
孤独与单调交织成歌
如今智能设备闪烁
数据如星子流淌
却不变那份自律的执着
三代人的接力
在堤坝与水文间传承
把青春熬成岁月的长河
那位挥毫泼墨的职工
将对滦河的深情
写进横竖撇捺的诗行
从乌龙矶到石佛
从西城峪到远方
水利人的脚步
永远朝着下一站
继续丈量山河的壮阔
(2025年6月24日)
之九:聆听潘家口的心跳
从滦河源头凛冽的晨光启航
每一滴水都沉淀着远古的密码
蚩尤的箭镞沉入河床
先民的号子化作浪花
在燕山的沟壑里
时光静默如石,暗涌千年风华
游船划开潘家口水库的沧浪
燕山展开怀抱,雄浑而宽广
千万座山峰托着一汪碎银
水底的长城挺起不屈的锋芒
沉睡的垛口睁开疲惫的眸光
让浪花轻诉,烽火的过往
指尖抚过大坝的碑坊
祖辈在冻土中埋下希望
父辈用汗水浇筑成铿锵
青年握着智能监测仪守望
接力的手掌,让荒原披上碧裳
让管道流淌,生命的琼浆
仰望刺破云层的纪念碑高昂
三十一个年轻的生命
正在孕育新的辉光
护林人走过的山道上
松涛和仪器的鸣响
在高空汇成不朽的乐章
望向渤海鎏金的苍茫
海平线锻造浪的勋章
万千涛声不停回响
当滦河铺开银色长卷
人与山河,如何命运共襄
此刻,我的脉搏与大坝共振
海平面传来星辰坠落的清响
那是引滦人代代相传的守望
用青春丈量山河的宽广
以岁月书写奉献的诗行
他们的足迹,是大坝上永不褪色的铭章
他们的汗水,化作滋润华北的琼浆
在水底,在山间
在每一寸土地里生长
感人的故事仍在续写
镌刻出人与自然共生的永恒模样
让潘家口的心跳
永远与时代同频,共舞狂放
(2025年6月24日)
之十:滦河入海口遐思
自燕山深处的第一滴清冽启程
你劈开草原的脊梁,赴一场蔚蓝之约
我站在你与沧海相认的渡口
看浪花翻卷着崭新的岁月
恍惚间,跌进童年天津的暮色
粗瓷碗盛着渤海的苦涩
盐碱在齿间结晶,像母亲熬不尽的长夜
每一口吞咽,都藏着祖辈皲裂的期盼
十七万双手攥紧钢钎凿穿山峦
号子震落星辰,热血浸透岩壁
引滦巨龙翻山越岭而来
甘甜的希望,漫过津唐干涸的唇舌
工厂重燃星火,稻浪涌起新绿
盐碱滩开出生活的花朵
如今,绿水青山是大地的勋章
护水人用脚印丈量每一寸碧波
树苗织成防风的翡翠屏障
白鹭掠过湿地,衔起春天的诗行
那些治理的双手
抚平河流的伤疤,绘就生态长卷
让滦河永葆少女眼眸般的澄澈
入海口正上演盛大的重逢
浪花推着古老的陶片
与现代水管涌出的清甜相遇
贝壳竖起耳朵,聆听
上游松涛的低语,泵站齿轮的呢喃
还有孩童拧开水龙头时
清脆的笑声,溅起幸福的水花
看呐,滦河的脉搏融入大海的心跳
载着千年故事,奔向更辽阔的远方
每一滴水都带着守望的温度
在潮汐谱写的永恒里
让咸涩与清甜,共吟岁月长歌
(2025年6月25日)
青苔漫石阶,晕染旧韶年
檐铃摇碎影,云栖滦水源
风抚宫墙碧,天青似旧笺
霓光攀玉阙,璃彩映新喧
轮辙碾散老街梦,市招焕作繁鲜
武烈河衔双际天
画舫裁开今古弦
奶茶香沁艾蒿味,萦绕廊前畔
云守旧时容面
廊间疏影,轻托飞檐
任流光在琉璃缱绻
抬眸凝望间
盼旧热河重焕
半城烟火,半城流年
(2025年6月21日)
之二:滦河之源
我立于混沌初开的圣境
看一滴水举起燕山的脊梁
在玄武岩的史诗里,你篆刻着
最纯粹的天地文章
万年雪魄在此凝华
化作流动的昆山玉
每道波痕都铭刻着
娲皇补天的遗韵
那些沉入河脉的英魂
铸成不朽的九州鼎
他们以骨为契,将精魄
谱成永恒的华夏交响
引滦人啊,你们用丹心
在燕赵大地绣出
银河遗落的锦带
让焦渴的唇舌
啜饮瑶池的琼浆
此刻,我捧起这亘古的澄明
见星斗在掌心流转
滦水奔雷,挟龙骧之势
在北国山河挥洒
一幅气吞八荒的
万里江山图长卷
(2025年6月22日)
之三:大河口与西山湾齐舞
在岁月脉络里,你们藏起锋芒
像两尾溯流的鱼,扎根草原胸膛
承继滦河源的殷切叮嘱
把守护的使命,酿成粼粼细浪
大河口的涟漪,漫过经年守望
将源头的清澈,编织进每道水纹
西山湾的碧波,倒映岁岁时光
把上游的嘱托,镌刻成永恒信仰
管道是血管,输送生命的渴望
闸门开合间,流淌无声的倔强
那些护水人的脚印,深深浅浅
早与堤岸和草木
长成同一种模样
风起时,水波轻晃
你们跳起默契的双人舞
以朴素的姿态,在天地间吟唱
没有聚光灯的舞台
却让每寸干涸的土地
都记住你们温柔又坚韧的力量
从滦河源的晨曦到暮色苍茫
你们接力传递澄澈的希望
把上游的星火,燎原成生命的光
每一次奔涌,都在回应源头的回响
纵使无人问津,依然初心不忘
用绵长的守望,勾勒山河的诗行
将岁月酿成的承诺,化作细流
默默滋养着大地,续写滦水篇章
(2025年6月22日)
之四:滦河交响:汛前的生态诗行
我俯身亲吻滦河源的山岗
松针在风中呢喃,裹挟远古的回响
刹那间,远方传来潘大水库闸口的低吟
似一曲磅礴的交响,叩响大地的心房
在六月十九日的晨曦里
大黑汀水库率先起舞,舞动水的绸带
220立方米/秒的激昂
是引滦人挥就的山河长卷
2.2亿立方米的深情奔赴
唤醒了干涸的河床,重续失落的时光
二十年践行“两山”的庄严诺言
此刻化作粼粼波光,跃动希望
腾库迎汛与生态补水的双重韵律
谱就防洪与滋养的和谐交响
当明日水头涌入渤海的怀抱
整条滦河舒展翡翠长卷
任绿意恣意流淌
地下水脉的暗河悄然苏醒
草滩上的马蹄,踏响湿润的节拍
调度室的屏幕如星闪烁
每一次精准调控
都是对万物最温柔的守望
这奔涌的绿色诗行
正沿着河道,镌刻生态复苏的勋章
在时光的长河里,熠熠生光
(2025年6月23日)
之五:从小滦河湿地到塞罕坝展览馆
白云在天空铺展诗行
我们循着滦河源的脉络探访
小滦河湿地捧出翡翠的丝带
芦苇轻摇,将倒影揉进粼粼波光
每粒水珠都噙着远古的回响
涟漪荡漾,应和大地绵长的咏叹
沿着时光的辙印北上
塞罕坝展览馆的门扉缓缓启敞
泛黄照片镌刻着拓荒者的脊梁
荒漠之上,青春浇灌出绿浪
机械轰鸣与号子声交织成潮
汗水浸润的年轮,在时光里生长
滦河水蜿蜒成岁月的纽带
一端系着湿地的温婉
一端连着林场的苍茫
天人在此共舞
山河同频吟唱
那些灼烫的誓言
早已化作永恒的星光
被历史镌刻在天地的华章
(2025年6月23日)
之六:双峰寺水库:避暑山庄的守护神
站在大坝上
青石坝体横卧
如巨人枕着群峰
水纹在脚下静静舒展
薄雾裹着飞鸟的踪迹
而远方
避暑山庄的宫墙
在波光里若隐若现
防洪:驯服野马
洪峰曾如野马奔涌
啃噬堤岸的筋骨
将浑浊的恐惧漫入街巷
宫苑的雕梁浸透叹息
市井的灯火在浊浪中飘摇
如今铁闸如巨臂垂落
稳稳拦住暴怒的浪头
这亿万立方的深静
是镇守关隘的基石
将百年惊惶
锁进库底无声的岩层
供水:滋养命脉
水厂的管网在地下延伸
如同大地新生的脉管
清冽从源头在此汇聚
不再依赖浅滩的残喘
水龙头拧开
是山峦沉淀的澄澈
流入千家万户的陶罐与钢锅
纵使旱魃逞威
龟裂的土地焦渴嘶鸣
这泓碧水依旧
捧出汩汩不竭的甘霖
哺养整座城的晨昏
生态:润泽山庄
看那下游的武烈河床
清流不再轻易断流
碧波重新拥抱山庄的基石
湖面映着亭台复活的倒影
干涸的湖底记忆着枯荷垂首
如今莲叶接天
承接着自上游而来的恩泽
这悠悠长流
是注入历史血脉的活水
让沉睡的龙鳞苏醒
让避暑的清凉
真正沁入时光的骨髓
愿这水恒久如镜
映照宫阙,映照市街
映照它怀中安卧的
铜铃般的安详
(2025年6月23日)
之七:武烈河的晚霞
自滦河源头启程
丈量过蜿蜒远方
当暮色漫上武烈河的面庞
一场瑰丽正悄然登场
天空铺展橘红的海
晚霞如绸缎在天际流淌
波光将绚烂拥入怀抱
整条河便酿成了蜜糖
文化广场沸腾欢跃
舞步踏碎黄昏的寂寥
孩童笑声串串清亮
是晚风里摇晃的银铃叮当
我们沉醉在这画卷中央
任风轻拂发梢与衣襟
垂钓者静坐成诗行
归鸟啁啾为暮色欢唱
愿时光将温柔封藏
让涟漪里生长永恒安康
愿武烈河粼粼波光
永远倒映幸福的模样
(2025年6月23日)
之八:致敬,默默奉献的水利人
从大河口到西山湾
多伦与围场的风里
藏着滦河蜿蜒的故事
小滦河、伊逊河的浪花
拍打着岁月的堤岸
见证水利人的坚守
水文站的老仪器
刻满手工记录的年轮
风雨中
孤独与单调交织成歌
如今智能设备闪烁
数据如星子流淌
却不变那份自律的执着
三代人的接力
在堤坝与水文间传承
把青春熬成岁月的长河
那位挥毫泼墨的职工
将对滦河的深情
写进横竖撇捺的诗行
从乌龙矶到石佛
从西城峪到远方
水利人的脚步
永远朝着下一站
继续丈量山河的壮阔
(2025年6月24日)
之九:聆听潘家口的心跳
从滦河源头凛冽的晨光启航
每一滴水都沉淀着远古的密码
蚩尤的箭镞沉入河床
先民的号子化作浪花
在燕山的沟壑里
时光静默如石,暗涌千年风华
游船划开潘家口水库的沧浪
燕山展开怀抱,雄浑而宽广
千万座山峰托着一汪碎银
水底的长城挺起不屈的锋芒
沉睡的垛口睁开疲惫的眸光
让浪花轻诉,烽火的过往
指尖抚过大坝的碑坊
祖辈在冻土中埋下希望
父辈用汗水浇筑成铿锵
青年握着智能监测仪守望
接力的手掌,让荒原披上碧裳
让管道流淌,生命的琼浆
仰望刺破云层的纪念碑高昂
三十一个年轻的生命
正在孕育新的辉光
护林人走过的山道上
松涛和仪器的鸣响
在高空汇成不朽的乐章
望向渤海鎏金的苍茫
海平线锻造浪的勋章
万千涛声不停回响
当滦河铺开银色长卷
人与山河,如何命运共襄
此刻,我的脉搏与大坝共振
海平面传来星辰坠落的清响
那是引滦人代代相传的守望
用青春丈量山河的宽广
以岁月书写奉献的诗行
他们的足迹,是大坝上永不褪色的铭章
他们的汗水,化作滋润华北的琼浆
在水底,在山间
在每一寸土地里生长
感人的故事仍在续写
镌刻出人与自然共生的永恒模样
让潘家口的心跳
永远与时代同频,共舞狂放
(2025年6月24日)
之十:滦河入海口遐思
自燕山深处的第一滴清冽启程
你劈开草原的脊梁,赴一场蔚蓝之约
我站在你与沧海相认的渡口
看浪花翻卷着崭新的岁月
恍惚间,跌进童年天津的暮色
粗瓷碗盛着渤海的苦涩
盐碱在齿间结晶,像母亲熬不尽的长夜
每一口吞咽,都藏着祖辈皲裂的期盼
十七万双手攥紧钢钎凿穿山峦
号子震落星辰,热血浸透岩壁
引滦巨龙翻山越岭而来
甘甜的希望,漫过津唐干涸的唇舌
工厂重燃星火,稻浪涌起新绿
盐碱滩开出生活的花朵
如今,绿水青山是大地的勋章
护水人用脚印丈量每一寸碧波
树苗织成防风的翡翠屏障
白鹭掠过湿地,衔起春天的诗行
那些治理的双手
抚平河流的伤疤,绘就生态长卷
让滦河永葆少女眼眸般的澄澈
入海口正上演盛大的重逢
浪花推着古老的陶片
与现代水管涌出的清甜相遇
贝壳竖起耳朵,聆听
上游松涛的低语,泵站齿轮的呢喃
还有孩童拧开水龙头时
清脆的笑声,溅起幸福的水花
看呐,滦河的脉搏融入大海的心跳
载着千年故事,奔向更辽阔的远方
每一滴水都带着守望的温度
在潮汐谱写的永恒里
让咸涩与清甜,共吟岁月长歌
(2025年6月25日)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