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注:“众体”既呼应前文涵盖的诗经、楚辞、乐府、诗词、现代诗等多元文体,又暗指抗洪中“众人同心、众志成城”的群像;“记”则统摄所有文本对事件的记录与歌颂,既显文体之丰,亦彰精神之聚。
一、诗经版·榕江抗洪歌
其一 雨骤
黔之东南,榕水汤汤。
季夏乙巳,雨注如浆。
都柳翻波,啮岸毁墙。
绿茵沦沼,浊浪茫茫。
其二 民奋
榕江之子,不畏水殃。
昔逐绿茵,今抗洪梁。
衣蓑涉浪,卅六时长。
家室虽毁,先援邻乡。
护板犹带,赴险如翔。
其三 众志
长堤之上,老党员行。
鬓发如雪,守夜不宁。
青年负囊,步履锵锵。
妇女炊爨,热饭盈筐。
童稚携物,小手劲强。
其四 外援
合约食堂,炊烟高扬。
忠祥振臂,众妇奔忙。
利艳辍粉,黄丹舍商。
玉碧忘家,釜沸汤汤。
武警星驰,消防破浪。
滇苏载物,千里相将。
其五 复安
洪退淤积,锹锸齐扬。
车改装斗,板作推床。
官民共力,夜未央央。
包子尚温,路障移光。
待绿茵复,欢呼再张。
二、楚辞版·哀榕江并颂其民
云霏霏兮雨不止,都柳怒兮拍长堤。
岁乙巳兮季夏杪,黔之陬兮水噬泥。
绿茵没兮浊浪驰,街巷汩兮蛟龙嬉。
嗟榕民兮骨如石,“村超”魂兮不可移。
昔驰场兮足生风,今披蓑兮涉洪澌。
卅六时兮目不瞑,救溺死兮恐迟迟。
家既毁兮弗顾返,先邻里兮脱汤池。
护腿板兮犹着胫,赴洪流兮似骋蹄。
望长堤兮人如织,老党员兮首阳姿。
鬓垂霜兮声不歇,率其众兮守崄巇。
归青年兮荷沙袋,肩相摩兮步如飞。
妇女群兮炊爨急,甑中烟兮接云霓。
童孙小兮携筐至,力虽微兮志不亏。
忠诚村兮合约厨,忠祥呼兮众影趋。
利艳罢兮卷粉案,黄丹停兮百货庐。
玉碧泣兮视其店,犹操匕兮供甘腴。
臂欲僵兮不肯止,恐前方兮腹空虚。
武警来兮千骑疾,消防驶兮舟如凫。
滇车辚兮载粑粑,苏马嘶兮驮布襦。
“云贵亲”兮横幅展,四海资兮若川输。
洪既退兮淤满途,锹与枪兮共击除。
三轮车兮改垃圾,胶合板兮作推锄。
官布令兮通衢路,民设站兮供浆壶。
包子热兮献壮士,车轮移兮让生途。
待明日兮绿茵复,“村超”呼兮震四隅。
榕之民兮永不屈,继其志兮向康衢。
三、离骚版·观榕江抗洪赋
余既临榕江之墟兮,值洪涛之骤至。
云黯黯而垂泪兮,雨淫淫而不止。
都柳涌而滔天兮,啮城郭如碎纸。
绿茵没而泥涂兮,昔日欢声变哀此。
然黔民之骨鲠兮,历万难而不靡。
忆“村超”之驰骋兮,今化抗洪之锐气。
球员解袜而披蓑兮,涉洪流如平地。
经三六时而不寐兮,惟生灵之是庇。
家虽毁而不顾兮,先援邻于溺死。
护腿板之犹带兮,示其勇之未替。
观长堤之守者兮,老党员为首率。
鬓星星而声烈兮,誓与堤而俱在。
归青年之负囊兮,汗涔涔而步快。
妇女操爨于后兮,备热食以给馈。
童稚携物以助兮,虽弱小而志大。
忠诚村之食堂兮,忽变作三军庖。
陈忠祥之振臂兮,众响应如赴召。
周利艳辍其粉兮,黄丹舍其杂货。
杨玉碧忘其店兮,虽颓圮而心乐。
厨人轮炒不息兮,臂欲僵而手不弱。
外援自四方来兮,车辚辚而马萧萧。
武警携械星驰兮,消防驾舟浪摇。
江苏载饼千里兮,云南携粑路遥。
“山川同脉”之旗兮,昭其情之不凋。
洪既退而淤积兮,官民共力以除。
锹与枪之并舞兮,夜漫漫而不苏。
三轮车之改装兮,胶合板之代锄。
包子铺之献馔兮,车主移轮以途舒。
叹斯民之坚韧兮,如松柏之在途。
“村超”之火不灭兮,待春归而更殊。
歌其事以记之兮,庶后人之可模。
四、乐府版·榕江抗洪行
黔东雨,三日夜,都柳江水高于堞。
浪打城,街成河,昔日球场鱼鳖跃。
榕江男儿骨如铁,“村超”场上勇未歇。
脱了球衣换蓑衣,洪水里头脚不跌。
三十六个时辰立,眼熬红,声嘶哑,只为邻家老幼别水劫。
自家屋漏不曾顾,护腿板儿腰上别,说与洪水:“俺们不输这回合!”
老党员,鬓如雪,堤上挥臂呼声烈:“沙袋堆得比浪高,看你猖狂到几夜!”
青年队,跑得快,肩扛沙袋如走马,泥浆溅满身,笑说“这才叫痛快”。
婆娘们,不简单,合约食堂开了战:
周利艳,卷粉摊儿关了门,菜刀切得菜儿烂;
黄丹妹子小卖部,油盐酱醋搬得欢;
杨玉碧,自家店淹水漫漫,还把锅铲抡得转——
“前线爷们饿着肚,咱这后勤不能慢!”
警笛鸣,援兵到,千军万马如风暴。
武警扛着冲锋舟,消防泵车呜呜叫。
云南车,挂红幅:“云贵一家亲,这点灾算啥数!”
江苏司机探出头:“听说‘村超’踢得酷,抗洪肯定不含糊!”
水退了,泥满街,清淤队伍像过节。
铁锹舞,水枪喷,三轮车改垃圾车。
小学生,挎着篮,扫帚递到大人前:“俺也能帮一点点!”
包子铺,热气冒,老板喊:“趁热吃,管饱!”
待到明年春草绿,球场再把哨子吹。
榕江人,骨头硬,啥坎儿过不去?——
你看那,夕阳下,孩子们正画足球,画在堤边石头上,金光闪闪照洪水退!
五、元曲版·【双调·折桂令】榕江抗洪
正黔东雨骤风狂,都柳翻涛,卷了平冈。
昔日球场,今朝泽国,浊浪茫茫。
却见那“村超”儿郎,脱征袍换了蓑裳。
三十时忙,不顾家亡,先救邻娘,护板犹藏。
老党员堤上昂昂,鬓染霜,声透雨墙:“沙袋堆成铁壁,叫洪水认了输场!”
合约食堂,烟火飞扬。利艳停粉,黄丹舍商,玉碧操瓢,臂累何妨?
警旗摇千里奔忙,武警扛舟,消防泵响。
滇苏车来,粑粑热,饼干香,横幅高扬“一家乡”。
水退时淤满街堂,锹与枪,夜战无妨。
改装车推,胶板当铲,包子温肠。
待绿茵重见阳光,再听那呐喊如江。
这精神,比浪强,比雨刚,写进榕江万古章。
六、九歌版·榕江抗洪九歌
其一 江伯
江伯怒兮鼓洪涛,拍长堤兮啮城壕。
雨冥冥兮天欲坠,街成川兮屋半漂。
榕之民兮不我惧,操其械兮与我鏖。
其二 健儿
健儿奋兮披蓑衣,涉洪流兮步如飞。
昔逐球兮绿茵上,今护民兮浊浪湄。
家虽毁兮心不悲,救邻里兮忘其私。
护腿板兮犹着体,示我勇兮不可摧。
其三 众援
众援来兮自四方,车辚辚兮马腾骧。
武警至兮携巨械,消防驰兮驾舟航。
滇之粑兮苏之饼,暖我腹兮壮我肠。
“一家亲”兮横幅举,情之深兮比水长。
其四 老臣
老臣出兮鬓如霜,提长缨兮守堤旁。
呼子弟兮叠沙袋,声裂帛兮透雨墙。
夜不寐兮巡险处,指洪波兮骂其狂:
“吾土吾民吾所护,尔敢越雷池半步?”
其五 妇姑
妇姑集兮合约厨,燃薪火兮沸釜觚。
利艳斫兮菜成糜,黄丹簸兮面如酥。
玉碧哭兮顾其店,拭泪仍将汤勺驱:
“前方壮士饥欲倒,吾侪岂敢惜筋躯?”
其六 童稚
童稚趋兮携竹筐,蹑浅泥兮递帚芒。
问其累兮摇首笑:“我亦榕江一寸肠。
水退当兮归球场,再把足球踢过墙!”
其七 清淤
洪既退兮淤满途,锹锸举兮与水逐。
车改装兮载秽去,板为推兮铲泥沃。
官与民兮共星月,汗浃背兮不言苦:
“早日清街复旧里,好迎春风拂新绿。”
其八 夜守
夜沉沉兮雨未收,堤上灯兮如星稠。
守者僵兮倚沙袋,半块馍兮暖咽喉。
忽闻浪退低声语:“明朝定见日出头。”
其九 复场
春欲归兮水渐平,绿茵苏兮草芽生。
旧球衣兮晒晴日,哨子鸣兮又一声。
“村超”旗兮重高举,欢笑声兮彻山城:
灾痕洗兮精神在,榕江儿女愈峥嵘!
九章蝉联,从洪涛骤起至灾退复场,以“兮”承楚韵,以事显民心,既循《九歌》祭神咏事之体,亦传榕江抗洪之魂——江伯虽怒,不敌众志成城;灾祸虽烈,难压生生之气。
七、七律·榕江抗洪记事
骤雨连宵涨都柳,黔东千里化沧溟。
球场昔日腾欢浪,街巷今朝走浊萍。
“村超”健儿披蓑战,古稀党员荷锸行。
食堂烟火连营垒,妇孺筐篮递甲兵。
滇苏远馈车声急,武警先登舟楫轻。
淤退犹看挥锸夜,饼香还暖守堤情。
待教春到绿茵复,再听人声沸旧城。
八、五律·赞榕江抗灾
雨虐都柳沸,城沉浊浪间。
健儿辞绿茵,老叟守雄关。
炊爨连宵火,驰援隔岁山。
淤清天渐晓,春到再开颜。
九、七绝四首(分咏)
1. 球员抗灾
护板犹随战水滨,卅时未歇救乡邻。
绿茵勇魄今何在?都化洪涛逆浪人。
2. 合约食堂
卷粉停摊灶火忙,热汤一碗暖戎装。
啦啦队长声犹亮:“前线爷们莫饿肠!”
3. 外援千里
云南粑粑江苏饼,横幅高扬“一家亲”。
车过千山泥未洗,先将暖意递灾民。
4. 灾后清淤
水枪破晓洗街尘,改装三轮车作军。
最是动人童稚影,手携扫帚递来人。
十、五绝四首(拾趣)
1. 守堤
老叟挥旗喊,沙袋叠如墙。
浪高犹笑说:“咱比‘村超’强!”
2. 炊妇
锅铲叮当响,蒸馍裹被温。
问她何如此?“爷们在守门。”
3. 童援
小手提篮小,轻将扫帚分。
“我也能帮点,别叫水欺人!”
4. 复场
水退泥初净,孩童画足球。
明朝哨声起,还似旧时稠。
十一、七排·榕江抗洪全纪
季夏黔东雨似麻,都柳狂涛卷白沙。
城郭瞬间成泽国,绿茵顷刻没泥洼。
忽闻街巷呼声响,“村超”男儿披雨裟。
护板犹悬旧战迹,纵身先入浊浪斜。
卅六时辰身不歇,救完西巷救东家。
老党员来堤上立,苍髯怒指向洪涯:
“前岁修堤固如铁,岂容尔辈破吾家!”
青年接踵扛沙袋,肩磨血泡不哼呀。
合约食堂烟乍起,陈娘振臂唤群娃:
“利艳停摊黄丹辍,玉碧忘家莫管它!”
灶前谁把锅铲舞?臂软犹将烈火加。
忽有车声穿雨幕,千军万马自天涯。
武警舟楫劈波至,消防泵管接云斜。
云南车载新蒸粑,江苏船运救生裟。
横幅“山川同脉”字,情浓更胜雨丝斜。
洪退街前淤没膝,官民齐把锹锸拿。
三轮车改垃圾斗,胶合板充推土机。
夜半月高犹未歇,包子铺里热香赊。
小儿挎篮递工具,车主移轮让路奢。
待到晴光开雾霭,绿茵重见草芽嘉。
“村超”声起惊四野,犹是当年那股邪(xié,猛劲)!
十二、五排·榕江抗洪简咏
雨落连三昼,都柳涨狂澜。
城沉浊浪里,街作水云湍。
“村超”英风在,披蓑赴险滩。
老臣堤上立,壮岁背沙袋。
妇孺供炊爨,童稚助输殚。
外援千里至,滇饼与苏餐。
淤退同清涤,宵深未敢安。
待看春草绿,球场再鸣銮。
十三、现代诗·榕江的球与浪
护腿板还沾着草屑
昨夜的铲球动作还在肌肉里发烫
今早的雨就砸穿了云层
都柳江把浪举过屋顶时
他们正把球衣塞进塑料袋
——像塞住一个未喊完的进球欢呼
有人数过,从球场到堤坝
需要跨过十七个积水的巷口
三十六个小时里
他们的脚印在洪水里泡得发白
像未干的战术图纸
自家的卷粉摊漂在街心时
周利艳正把第三百个馒头
裹进印着“加油”的棉被
她切菜的手还留着揉面的茧
和为进球拍红的疼
老党员的喇叭灌了水
喊出的号子带着湿意
却比浪头更硬:“上次守住的
这次还要让它认怂!”
青年突击队的沙袋
在堤上码出弧线
像“村超”最漂亮的一次防守反击
云南的粑粑还冒着热气
江苏的救生衣叠得整齐
司机摇下车窗时
正撞见一个孩子
在安置点的帐篷上画足球
颜料被雨水晕开
像一片正在生长的绿茵
当第二次洪峰擦着堤岸退去
有人发现安全帽上
多了个歪歪扭扭的足球
那道被彩笔涂出的轨迹
正沿着晨光
滚向晒在电线杆上的球衣
滚向清淤后露出的
第一片带着泥香的草
其一 雨骤
黔之东南,榕水汤汤。
季夏乙巳,雨注如浆。
都柳翻波,啮岸毁墙。
绿茵沦沼,浊浪茫茫。
其二 民奋
榕江之子,不畏水殃。
昔逐绿茵,今抗洪梁。
衣蓑涉浪,卅六时长。
家室虽毁,先援邻乡。
护板犹带,赴险如翔。
其三 众志
长堤之上,老党员行。
鬓发如雪,守夜不宁。
青年负囊,步履锵锵。
妇女炊爨,热饭盈筐。
童稚携物,小手劲强。
其四 外援
合约食堂,炊烟高扬。
忠祥振臂,众妇奔忙。
利艳辍粉,黄丹舍商。
玉碧忘家,釜沸汤汤。
武警星驰,消防破浪。
滇苏载物,千里相将。
其五 复安
洪退淤积,锹锸齐扬。
车改装斗,板作推床。
官民共力,夜未央央。
包子尚温,路障移光。
待绿茵复,欢呼再张。
二、楚辞版·哀榕江并颂其民
云霏霏兮雨不止,都柳怒兮拍长堤。
岁乙巳兮季夏杪,黔之陬兮水噬泥。
绿茵没兮浊浪驰,街巷汩兮蛟龙嬉。
嗟榕民兮骨如石,“村超”魂兮不可移。
昔驰场兮足生风,今披蓑兮涉洪澌。
卅六时兮目不瞑,救溺死兮恐迟迟。
家既毁兮弗顾返,先邻里兮脱汤池。
护腿板兮犹着胫,赴洪流兮似骋蹄。
望长堤兮人如织,老党员兮首阳姿。
鬓垂霜兮声不歇,率其众兮守崄巇。
归青年兮荷沙袋,肩相摩兮步如飞。
妇女群兮炊爨急,甑中烟兮接云霓。
童孙小兮携筐至,力虽微兮志不亏。
忠诚村兮合约厨,忠祥呼兮众影趋。
利艳罢兮卷粉案,黄丹停兮百货庐。
玉碧泣兮视其店,犹操匕兮供甘腴。
臂欲僵兮不肯止,恐前方兮腹空虚。
武警来兮千骑疾,消防驶兮舟如凫。
滇车辚兮载粑粑,苏马嘶兮驮布襦。
“云贵亲”兮横幅展,四海资兮若川输。
洪既退兮淤满途,锹与枪兮共击除。
三轮车兮改垃圾,胶合板兮作推锄。
官布令兮通衢路,民设站兮供浆壶。
包子热兮献壮士,车轮移兮让生途。
待明日兮绿茵复,“村超”呼兮震四隅。
榕之民兮永不屈,继其志兮向康衢。
三、离骚版·观榕江抗洪赋
余既临榕江之墟兮,值洪涛之骤至。
云黯黯而垂泪兮,雨淫淫而不止。
都柳涌而滔天兮,啮城郭如碎纸。
绿茵没而泥涂兮,昔日欢声变哀此。
然黔民之骨鲠兮,历万难而不靡。
忆“村超”之驰骋兮,今化抗洪之锐气。
球员解袜而披蓑兮,涉洪流如平地。
经三六时而不寐兮,惟生灵之是庇。
家虽毁而不顾兮,先援邻于溺死。
护腿板之犹带兮,示其勇之未替。
观长堤之守者兮,老党员为首率。
鬓星星而声烈兮,誓与堤而俱在。
归青年之负囊兮,汗涔涔而步快。
妇女操爨于后兮,备热食以给馈。
童稚携物以助兮,虽弱小而志大。
忠诚村之食堂兮,忽变作三军庖。
陈忠祥之振臂兮,众响应如赴召。
周利艳辍其粉兮,黄丹舍其杂货。
杨玉碧忘其店兮,虽颓圮而心乐。
厨人轮炒不息兮,臂欲僵而手不弱。
外援自四方来兮,车辚辚而马萧萧。
武警携械星驰兮,消防驾舟浪摇。
江苏载饼千里兮,云南携粑路遥。
“山川同脉”之旗兮,昭其情之不凋。
洪既退而淤积兮,官民共力以除。
锹与枪之并舞兮,夜漫漫而不苏。
三轮车之改装兮,胶合板之代锄。
包子铺之献馔兮,车主移轮以途舒。
叹斯民之坚韧兮,如松柏之在途。
“村超”之火不灭兮,待春归而更殊。
歌其事以记之兮,庶后人之可模。
四、乐府版·榕江抗洪行
黔东雨,三日夜,都柳江水高于堞。
浪打城,街成河,昔日球场鱼鳖跃。
榕江男儿骨如铁,“村超”场上勇未歇。
脱了球衣换蓑衣,洪水里头脚不跌。
三十六个时辰立,眼熬红,声嘶哑,只为邻家老幼别水劫。
自家屋漏不曾顾,护腿板儿腰上别,说与洪水:“俺们不输这回合!”
老党员,鬓如雪,堤上挥臂呼声烈:“沙袋堆得比浪高,看你猖狂到几夜!”
青年队,跑得快,肩扛沙袋如走马,泥浆溅满身,笑说“这才叫痛快”。
婆娘们,不简单,合约食堂开了战:
周利艳,卷粉摊儿关了门,菜刀切得菜儿烂;
黄丹妹子小卖部,油盐酱醋搬得欢;
杨玉碧,自家店淹水漫漫,还把锅铲抡得转——
“前线爷们饿着肚,咱这后勤不能慢!”
警笛鸣,援兵到,千军万马如风暴。
武警扛着冲锋舟,消防泵车呜呜叫。
云南车,挂红幅:“云贵一家亲,这点灾算啥数!”
江苏司机探出头:“听说‘村超’踢得酷,抗洪肯定不含糊!”
水退了,泥满街,清淤队伍像过节。
铁锹舞,水枪喷,三轮车改垃圾车。
小学生,挎着篮,扫帚递到大人前:“俺也能帮一点点!”
包子铺,热气冒,老板喊:“趁热吃,管饱!”
待到明年春草绿,球场再把哨子吹。
榕江人,骨头硬,啥坎儿过不去?——
你看那,夕阳下,孩子们正画足球,画在堤边石头上,金光闪闪照洪水退!
五、元曲版·【双调·折桂令】榕江抗洪
正黔东雨骤风狂,都柳翻涛,卷了平冈。
昔日球场,今朝泽国,浊浪茫茫。
却见那“村超”儿郎,脱征袍换了蓑裳。
三十时忙,不顾家亡,先救邻娘,护板犹藏。
老党员堤上昂昂,鬓染霜,声透雨墙:“沙袋堆成铁壁,叫洪水认了输场!”
合约食堂,烟火飞扬。利艳停粉,黄丹舍商,玉碧操瓢,臂累何妨?
警旗摇千里奔忙,武警扛舟,消防泵响。
滇苏车来,粑粑热,饼干香,横幅高扬“一家乡”。
水退时淤满街堂,锹与枪,夜战无妨。
改装车推,胶板当铲,包子温肠。
待绿茵重见阳光,再听那呐喊如江。
这精神,比浪强,比雨刚,写进榕江万古章。
六、九歌版·榕江抗洪九歌
其一 江伯
江伯怒兮鼓洪涛,拍长堤兮啮城壕。
雨冥冥兮天欲坠,街成川兮屋半漂。
榕之民兮不我惧,操其械兮与我鏖。
其二 健儿
健儿奋兮披蓑衣,涉洪流兮步如飞。
昔逐球兮绿茵上,今护民兮浊浪湄。
家虽毁兮心不悲,救邻里兮忘其私。
护腿板兮犹着体,示我勇兮不可摧。
其三 众援
众援来兮自四方,车辚辚兮马腾骧。
武警至兮携巨械,消防驰兮驾舟航。
滇之粑兮苏之饼,暖我腹兮壮我肠。
“一家亲”兮横幅举,情之深兮比水长。
其四 老臣
老臣出兮鬓如霜,提长缨兮守堤旁。
呼子弟兮叠沙袋,声裂帛兮透雨墙。
夜不寐兮巡险处,指洪波兮骂其狂:
“吾土吾民吾所护,尔敢越雷池半步?”
其五 妇姑
妇姑集兮合约厨,燃薪火兮沸釜觚。
利艳斫兮菜成糜,黄丹簸兮面如酥。
玉碧哭兮顾其店,拭泪仍将汤勺驱:
“前方壮士饥欲倒,吾侪岂敢惜筋躯?”
其六 童稚
童稚趋兮携竹筐,蹑浅泥兮递帚芒。
问其累兮摇首笑:“我亦榕江一寸肠。
水退当兮归球场,再把足球踢过墙!”
其七 清淤
洪既退兮淤满途,锹锸举兮与水逐。
车改装兮载秽去,板为推兮铲泥沃。
官与民兮共星月,汗浃背兮不言苦:
“早日清街复旧里,好迎春风拂新绿。”
其八 夜守
夜沉沉兮雨未收,堤上灯兮如星稠。
守者僵兮倚沙袋,半块馍兮暖咽喉。
忽闻浪退低声语:“明朝定见日出头。”
其九 复场
春欲归兮水渐平,绿茵苏兮草芽生。
旧球衣兮晒晴日,哨子鸣兮又一声。
“村超”旗兮重高举,欢笑声兮彻山城:
灾痕洗兮精神在,榕江儿女愈峥嵘!
九章蝉联,从洪涛骤起至灾退复场,以“兮”承楚韵,以事显民心,既循《九歌》祭神咏事之体,亦传榕江抗洪之魂——江伯虽怒,不敌众志成城;灾祸虽烈,难压生生之气。
七、七律·榕江抗洪记事
骤雨连宵涨都柳,黔东千里化沧溟。
球场昔日腾欢浪,街巷今朝走浊萍。
“村超”健儿披蓑战,古稀党员荷锸行。
食堂烟火连营垒,妇孺筐篮递甲兵。
滇苏远馈车声急,武警先登舟楫轻。
淤退犹看挥锸夜,饼香还暖守堤情。
待教春到绿茵复,再听人声沸旧城。
八、五律·赞榕江抗灾
雨虐都柳沸,城沉浊浪间。
健儿辞绿茵,老叟守雄关。
炊爨连宵火,驰援隔岁山。
淤清天渐晓,春到再开颜。
九、七绝四首(分咏)
1. 球员抗灾
护板犹随战水滨,卅时未歇救乡邻。
绿茵勇魄今何在?都化洪涛逆浪人。
2. 合约食堂
卷粉停摊灶火忙,热汤一碗暖戎装。
啦啦队长声犹亮:“前线爷们莫饿肠!”
3. 外援千里
云南粑粑江苏饼,横幅高扬“一家亲”。
车过千山泥未洗,先将暖意递灾民。
4. 灾后清淤
水枪破晓洗街尘,改装三轮车作军。
最是动人童稚影,手携扫帚递来人。
十、五绝四首(拾趣)
1. 守堤
老叟挥旗喊,沙袋叠如墙。
浪高犹笑说:“咱比‘村超’强!”
2. 炊妇
锅铲叮当响,蒸馍裹被温。
问她何如此?“爷们在守门。”
3. 童援
小手提篮小,轻将扫帚分。
“我也能帮点,别叫水欺人!”
4. 复场
水退泥初净,孩童画足球。
明朝哨声起,还似旧时稠。
十一、七排·榕江抗洪全纪
季夏黔东雨似麻,都柳狂涛卷白沙。
城郭瞬间成泽国,绿茵顷刻没泥洼。
忽闻街巷呼声响,“村超”男儿披雨裟。
护板犹悬旧战迹,纵身先入浊浪斜。
卅六时辰身不歇,救完西巷救东家。
老党员来堤上立,苍髯怒指向洪涯:
“前岁修堤固如铁,岂容尔辈破吾家!”
青年接踵扛沙袋,肩磨血泡不哼呀。
合约食堂烟乍起,陈娘振臂唤群娃:
“利艳停摊黄丹辍,玉碧忘家莫管它!”
灶前谁把锅铲舞?臂软犹将烈火加。
忽有车声穿雨幕,千军万马自天涯。
武警舟楫劈波至,消防泵管接云斜。
云南车载新蒸粑,江苏船运救生裟。
横幅“山川同脉”字,情浓更胜雨丝斜。
洪退街前淤没膝,官民齐把锹锸拿。
三轮车改垃圾斗,胶合板充推土机。
夜半月高犹未歇,包子铺里热香赊。
小儿挎篮递工具,车主移轮让路奢。
待到晴光开雾霭,绿茵重见草芽嘉。
“村超”声起惊四野,犹是当年那股邪(xié,猛劲)!
十二、五排·榕江抗洪简咏
雨落连三昼,都柳涨狂澜。
城沉浊浪里,街作水云湍。
“村超”英风在,披蓑赴险滩。
老臣堤上立,壮岁背沙袋。
妇孺供炊爨,童稚助输殚。
外援千里至,滇饼与苏餐。
淤退同清涤,宵深未敢安。
待看春草绿,球场再鸣銮。
十三、现代诗·榕江的球与浪
护腿板还沾着草屑
昨夜的铲球动作还在肌肉里发烫
今早的雨就砸穿了云层
都柳江把浪举过屋顶时
他们正把球衣塞进塑料袋
——像塞住一个未喊完的进球欢呼
有人数过,从球场到堤坝
需要跨过十七个积水的巷口
三十六个小时里
他们的脚印在洪水里泡得发白
像未干的战术图纸
自家的卷粉摊漂在街心时
周利艳正把第三百个馒头
裹进印着“加油”的棉被
她切菜的手还留着揉面的茧
和为进球拍红的疼
老党员的喇叭灌了水
喊出的号子带着湿意
却比浪头更硬:“上次守住的
这次还要让它认怂!”
青年突击队的沙袋
在堤上码出弧线
像“村超”最漂亮的一次防守反击
云南的粑粑还冒着热气
江苏的救生衣叠得整齐
司机摇下车窗时
正撞见一个孩子
在安置点的帐篷上画足球
颜料被雨水晕开
像一片正在生长的绿茵
当第二次洪峰擦着堤岸退去
有人发现安全帽上
多了个歪歪扭扭的足球
那道被彩笔涂出的轨迹
正沿着晨光
滚向晒在电线杆上的球衣
滚向清淤后露出的
第一片带着泥香的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