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黔江文峰塔,矗立峡口见证岁月,承载先民祈愿,于山水间诉说往昔兴衰与守望。
黔江河劈开城郭向东奔涌
在插旗山与酉阳山扼守的峡口收紧喉咙
峭壁之间,观音岩孤悬如菩萨垂目——
它嶙峋的额头正是文峰塔的基座
先民为兴文运,昌科举
亦忧惧两山在雷雨中合拢
任滚石扼塞河道
任洪水回身噬城
于是在1849年,宁家的银钱凿平了岩顶的巨石
(那些崩落的筋骨,或许正垒成塔身)
托起六边形五层一塔刹:
生铁铸榫深嵌岩髓
龙骨石素面朝天
宝葫芦盛着“安宁”的重量
悬在整座城池的云端
从此,破晓的太阳必从两山紧逼的“V”隙挣出
光流先撞上塔身——
那么高,熔成一道斜插峡谷的金锏
磐石塔基镇守着敞开的峡湾
雨后云涨时
它是最孤绝的界桩
万千金霞扑打石壁
唯余酉阳山一痕黛青的脊
如蓬莱残卷浮于雾海
而塔始终缄默
任百丈之下,浊流在谷底嘶吼
岩壁是它垂落的玄色袈裟
唯有塔基裂缝里卡着的远古坠石记得:
落成七年,板夹溪山骸横坠 ,淤成小南海
立塔后几十年,竟无一人进士——
当人削平岩顶
便让这峡口
成了水与山守望的对峙之门
2024.06.08
在插旗山与酉阳山扼守的峡口收紧喉咙
峭壁之间,观音岩孤悬如菩萨垂目——
它嶙峋的额头正是文峰塔的基座
先民为兴文运,昌科举
亦忧惧两山在雷雨中合拢
任滚石扼塞河道
任洪水回身噬城
于是在1849年,宁家的银钱凿平了岩顶的巨石
(那些崩落的筋骨,或许正垒成塔身)
托起六边形五层一塔刹:
生铁铸榫深嵌岩髓
龙骨石素面朝天
宝葫芦盛着“安宁”的重量
悬在整座城池的云端
从此,破晓的太阳必从两山紧逼的“V”隙挣出
光流先撞上塔身——
那么高,熔成一道斜插峡谷的金锏
磐石塔基镇守着敞开的峡湾
雨后云涨时
它是最孤绝的界桩
万千金霞扑打石壁
唯余酉阳山一痕黛青的脊
如蓬莱残卷浮于雾海
而塔始终缄默
任百丈之下,浊流在谷底嘶吼
岩壁是它垂落的玄色袈裟
唯有塔基裂缝里卡着的远古坠石记得:
落成七年,板夹溪山骸横坠 ,淤成小南海
立塔后几十年,竟无一人进士——
当人削平岩顶
便让这峡口
成了水与山守望的对峙之门
2024.06.08
注释:
1. 兴文运,昌科举:先民期望通过建塔促进文化兴盛、科举发达。
2. 生铁铸榫:用生铁打造榫头,使塔结构牢固。
3. 龙骨石:一种石材,用于建塔。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