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东方来-中法诗歌之夜暨乔瓦尼·多托利诗集<史诗>研讨会会谈集》(Le Vent venant d'Orient: rencontre avec les poètes chinois autour d’Épopée de Giovanni Dotoli)一书近日由法国拉马丹出版社(L’Harmattan)出版。该书记录了2023年11月于杭州举办的“中法诗歌之夜暨乔瓦尼·多托利诗歌交流会”的实况,法意双语诗人乔瓦尼·多托利与多位中国诗人及出版人进行了一场跨文化的诗歌对话。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浙江大学法德文学和思想研究平台、杭州纯真年代书吧共同主办,是浙江大学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法诗歌交流系列活动之一。
本书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赵佳教授主编,围绕法意双语诗人乔瓦尼·多托利的诗歌展开。多托利为意大利巴里大学法国文学教授,在法国文学研究和诗歌创作上享有广泛声誉。曾获法国学术界棕榈叶司令勋章、法国荣誉军团军官勋章、法兰西文学院大奖等荣誉。任法国索邦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芝加哥大学、卡利亚里大学及阿图瓦大学(阿拉斯校区)客座教授。为法国国际作协管理委员会成员。他创办并主编多种丛书和杂志。作为法意双语诗人,他共出版了十几部诗集,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并多次斩获国际大奖,包括“莫利纳洛奖”、“欧洲桑戈尔奖”和“丹特奖”等。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序言、多托利的开幕致辞、中国诗人围绕诗集《史诗》的发言、多托利与赵佳教授的对话、多托利新近诗作。在序言中,主编赵佳回顾了多托利和中国的缘分,强调了对诗歌的共同热爱促成了“中法诗歌之夜”活动的举办和本书的出版。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促进中法诗歌交流,激励更多中国诗人走向国际舞台,展现中国当代诗人的创作活力与开放的姿态。
在开幕致辞中,多托利强调了诗歌在今日所肩负的责任。诗歌在当今复杂的全球局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诗歌能够凝聚人类的力量,解答关于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他的诗集《史诗》探讨了人类的远行和命运,这不仅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思考,更是对诗歌力量的讴歌。
中国诗人梁晓明、王自亮、余刚、涂国文、骆苡、天界、赵苓岑、出版人张琛就多托利诗作、法语诗歌、中法文学和出版交流发表了见解。诗人、国家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创委会副主任梁晓明谈到了法语诗歌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分享了法国诗歌对其本人创作的深刻启发。诗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王自亮从哲学角度切入,分析了多托利诗歌与哲学的紧密联系。诗人余刚的解读聚焦于多托利诗集的结构设计,揭示了诗集与爱琴海的形态呼应,彰显了诗歌的形式美学。诗人、作家、评论家涂国文深入剖析了欧洲诗人的七大共性,并探讨了多托利作品中的个性与哲思。诗人、《星河》丛刊主编骆苡则从多媒介传播的角度,探讨了诗歌如何丰富其表现形式。诗人、《浙江诗人》主编天界从中法诗歌的文化差异入手探讨多托利诗歌的特征。青年法语文学翻译家、多托利诗集译者赵苓岑讨论了“陌生性”和“外生性”在翻译多托利作品中的体现。浙江大学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经理张琛表达了浙江大学出版社积极开拓海外合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有力支持的意愿。
书中的访谈部分收录了多托利与赵佳的对谈,两者就《史诗》的作品内涵、互文性、诗歌与音乐、数学和哲学的关系、人类在诗歌创作中的地位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一对话不仅揭示了多托利丰富的创作思想,也为读者理解其诗歌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多元视角。书中还收录了多托利未发表的新近诗作,首篇《东方之路》展现了诗人对东方的遐思,认为东方的智慧能引导人类探索存在的奥秘。
《风从东方来》不仅是一次文学活动的纪实,更是对中法建交60周年的一份献礼,显示了中法文学交流的蓬勃生机,展望了两国诗歌交流的广阔前景。诗歌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建立了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能够有力推动文明互鉴。浙江大学法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将继续筹划推出中法诗歌交流活动,组织诗歌交流集的海外出版,助力中国当代诗人的海外传播。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