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态轻盈临画阑,凭窗纵目惜漫漫。
恼人最是花开短,花落即消无处看。
点评
这是一首咏物诗,吟咏的物象是“雪”。最为核心的比喻是把“雪花”比喻为“梨花”,自从岑参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横空出世之后,至今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从修辞的角度来说,“梨花”喻“雪”,并无新意,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了。距岑参大约300年的欧阳修在咏雪的时候,已经意识到了如何避免拾人牙慧,而力求创新的问题。他在《雪》这首诗的序中说:“时在颍州作,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银等皆请勿用。”即在咏雪的时候,把常见的比喻意象都禁用,从而实现更新语言、创新修辞、创意表达的目的。这种写法被称为“禁体物诗”,魏庆之《诗人玉屑》则称为“白战体”,就是诗人要丢弃常用武器,赤手空拳去白手作战,以求得创新。这首诗显然没有在更新喻体上去下功夫,而是另有亮点。其亮点在于在把雪比喻为“梨花”之后,继续开发其形态、特质和内蕴,抓住了“花开短”这一瞬间,亦赏亦赞亦叹亦伤,将诗人内心复杂难言的情绪以极为简约的语言传达出来,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前二句写凭窗望雪。“仪态轻盈”形容雪花在空中飘洒的样子,“漫漫”强调空间上的广大,雪花漫天,一望无际。“惜”字写到望雪的感受,即珍爱、赞美,觉得雪像梨花一样很美丽。后二句转折,将叹惋哀伤之意表达出来。用“恼人”领起两句,使诗人着急烦恼的是什么呢?雪花虽洁白美丽,但却“花期”太短,仅在空中绽放,落到地上就消融成水,无影无形了,再也看不见了。这场雪应该恰好趁了不太寒冷的天气,所以融化得极快。诗人能赏能赞的雪花瞬间消散,所以忍不出感叹,用“短”字先绾住之后,又用末句进行渲染,惊讶之余,不免有一种伤感的情愫。诗人抓住了美丽的事物瞬间消散的特点,渲染之下,形成了能指性空白,即雪花隐喻某种珍贵的情感经历,也就难怪诗人因雪花花期太短而感叹伤怀了。在细微之处申发情意,从而在老题材中写出别致的韵味,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特邀点评:江合友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陈破虏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傅元峰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郭点点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何言宏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刘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刘能英 刘长华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罗蕾 郎晓梅 练暑生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唐诗 田原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王雷 王彻之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徐兆寿 许陈颖 谢雨新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余旸 叶舟 姚泉名 易飞 朱必松 臧棣 张存寿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周俊锋 周文博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王夫刚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