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一动不动的影子,像主人的沉默
即使鸟鸣也无损其完整性
但是,它无法抵御风的袭扰
哪怕很微小的那一种
就像一个人无法拒绝一个吻
微风和轻吻都属于一种印记
而大地正试图以影子掩盖一切迹痕
面对她,我是否应该隐身
这首诗在静谧与动荡之间织就了一张哲思的网。影子作为核心意象,呈现沉默、完整与脆弱的多重属性,它不仅是主人的无言延伸,也是大地企图遮掩一切的工具。这一静态意象,在微风的触碰下展露出内在张力——一种不可抗拒的改变,微妙如吻,深刻如记忆。诗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影子的层层剖析,将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升华为生命的隐喻,影子无法拒绝风,人无法拒绝吻,微风和轻吻被定义为印记,构成了时间与存在的不可逆渗透。大地的影子试图掩盖痕迹,隐含着一种对无常的反抗和无奈接受,这种张力使得作者面对“大地”这一宏大意象时,产生了“是否应该隐身”的哲学追问,既是对人类存在的隐喻,也是对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诗意反思,沉默中的影子被微风激起涟漪,正如人在历史与命运面前难以逃脱的那一丝牵动与挣扎。诗短而立意深刻,语言凝练而不失灵动,余韵悠长,令人沉思。
点评网友:哲皙君
经编委会评选,哲皙君(来自网页)的评论被评为最佳,将获得300元稿费。
同时感谢小一(来自微信)、果果(来自微信)为代表的读者的热情参与,
展出其优秀点评,供大家学习参考!
心是内在的抽象隐藏,影子则是外在的具象显现。心随影动,影不动则心不动。鸟鸣无损影子的完整,意为没有什么能干扰人的心灵。然而,正如微风袭扰不动的影子,轻吻袭扰静默的人,无法抵御的终是一缕柔情。作者巧妙地让风与影结合,既增添诗意的微妙与朦胧,又准确地让不经意间的情感触动形象化。最后一节,大地的出现拓展了诗的意境,同时以大地与影子的巧妙构图,为读者提供哲思背景,揭示隐藏与显现的辩证关系以及普遍意义,为诗的收束做好铺垫,点明题旨:掩盖与存在,隐藏与显现,均是对立而统一的,而“我”隐与不隐,都是爱的显现。整首诗实与虚处理巧妙,情与理运用得体,在关系型题目面前,作者的表达不偏不倚,围绕两者关系展开,值得借鉴学习。
点评网友:小一
这首诗以“影子”为核心意象,将无声无息的影子拟人化为沉默的主人,表面看似静止,却在无形中与自然万物形成了微妙的关系。影子在诗中不仅仅是物理现象,更是人类情感与存在状态的隐喻。“像主人的沉默”,既揭示影子与主人之间的依存关系,又为全诗奠定宁静的底色。当这种沉默因“风的袭扰”而被打破,指向人生无法逃避的外界影响时,颇有庄子“物化”之意,风的微扰和轻吻,象征人类情感中那些不请自来的印记,既轻巧又深刻。作者善于在对立中寻求平衡,如鸟鸣和影子的完整性,表面看似矛盾,实则因彼此的共存而更加和谐,鸟鸣的灵动反衬影子的沉静,形成一种有节奏的张力。而微风和吻,在轻柔的表述中暗含情感的不可抗力,带出一种似有还无的爱与征服的关系。诗的结尾引人深思,大地和影子的关系暗喻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恒久对话,大地试图掩盖的是时间的痕迹,而人试图隐藏的或许是自我意识,这让我联想到尼采或叔本华的哲学思辨,人类在自然面前无力,却又在无力中寻求存在的意义。
点评网友:果果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安洪波 安琪 北乔 邦吉梅朵 陈先发 陈卫 陈爱中 陈东彩 陈巨飞 陈贺达 陈东彩 陈希 陈培浩 陈丙杰 车前子 曹宇翔 程继龙 蔡世平 草树 段维 杜鹏 冯雷 冯娜 傅元峰 耿占春 顾北 顾建平 高昌 郭顺敏 郭点点 谷禾 洪烛 霍俊明 韩倚云 何冰凌 胡彭 胡弦 简明 敬文东 蒋浩 蒋登科 江合友 贾鉴 贾清彬 康宇辰 蓝野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建春(缶皮) 李海鹏 李云 李之平 李犁 李啸洋 李霞 刘向东 刘波 刘爱红 刘君君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罗小凤 罗蕾 郎晓梅 练暑生 马知遥 马骁 莫真宝 苗霞 南鸥 潘泓 钱文亮 秦立彦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沈苇 沈健 沙克 孙冬 佘晔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王海亮 王雷 王彻之 伍明春 吴昕孺 西渡 熊东遨 许陈颖 许道军 向以鲜 夏吟 星汉 谢超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杨献平 杨逸明 余怒 余旸 叶舟 姚泉名 朱必松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慧君 张清华 张光昕 张金英 周伟驰 周瓒 周燕婷 周俊锋 周文博 邹建军 邹惟山等(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点击查看
温馨提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