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义务参与配音 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获9.8分超高评价

小众节目重燃大众阅读热情

作者:李俐   2020年03月05日 12:27  北京晚报    283    收藏

微信图片_20200304203416

微信图片_20200304203443


还记得方舱医院的“读书哥”吗?病房中静卧读书的他,在疫情期间带给我们一种独特的力量和希望。这段时间,同样因为书而引起广泛关注的,还有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这部年初在b站上线的纪录片,累计播放量已超过720万,获得网友9.8分的超高评价。

一个多月来,全民的宅家时光,也意外地延长了这部纪录片的生命力。在最新的留言中,有网友这样感慨:“这段焦虑的日子里,感觉被它续命了。”


疫情之下“但是还有书籍”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们希望以这个片子,记录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人,捕捉和书有关的那些精彩故事,向‘书海编舟者’致敬,为爱书人点赞。”总导演罗颖鸾在导演手记中这样写道。从翻译、编辑到装帧设计,再经过书店、图书馆,到达爱书人的手中,有些又流转到二手书店,或被藏书家视若珍宝……《但是还有书籍》用五集的长度,勾勒出一本书的奇幻漂流历程,也记录下其间的闪光故事。

第一集《书海编舟记》中,隐身于书背后的编辑、译者首先登场。“上班、打卡、开电脑、看会儿稿、看会儿邮箱,一天就过去了。”这就是豆瓣秃顶会会长、后浪文学部主编朱岳的日常工作状态。

长期以来,朱岳都以写小说为志,只把编辑作为糊口的手段。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近十年。直到39岁那年,朱岳遇到了台湾作家袁哲生的小说《寂寞的游戏》。在他看来,这本书不亚于西方任何一位大师的作品。但在推广的过程中,曾被100多人拒绝,甚至还因此拉黑了一个好哥们。虽然屡屡受挫,但在他的努力下,这本书最终获得媒体推介,被摆在了书店的醒目位置。这让朱岳第一次收获到推出一部佳作带来的成就感,也正是这本书,让他的编辑生涯变得热血起来。

古籍编辑俞国林,更是把冷板凳坐到底的代表。在一次偶然的阅读中,他发现了西南联大总务长郑天挺的一页日记。在与郑家后人取得联系后,更确认这些日记保存完整,足有一箱。但是,其家人并不同意出版。被拒绝的俞国林没有轻易放弃,他一次次前往天津拜访,甚至和郑天挺的儿子成了忘年交。整整十三年过去了,他终于等到郑家后人松口,《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得以问世。

在接下来的几集中,观众认识了把藏书当成业余爱好的陈晓维,陶醉于蔡皋奶奶画笔下的“桃花源”,也为美国艺术家薄英的书籍设计震撼着,更被北京地铁上无数平凡的读书人感动着……一位网友在评论中这样写道:“新媒体时代对纸质书籍的冲击,读书人的基数与书籍的黄金时代相比,凋零如斯。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浩瀚的人群中找到那些相通的灵魂,珍藏书卷,爱抚封页,痴迷文字。世间已无纯粹,但是还有书籍。”


胡歌上线帮小众题材出圈


“他们穿梭于字里行间,钻研着逗号句号的学问。他们以敏锐的眼光,探寻文学的矿脉。他们以细微琐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语言的桥梁,摆渡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编织着航行于浩瀚文海间的思想之舟。”胡歌温柔平和的声音,和这部纪录片的气质不谋而合。

胡歌本人也是爱书之人,但剧组选择胡歌配音,显然不仅仅是因为适合。如何让一部小众题材纪录片“出圈”,明星效应是被设计在其中的。很明显的效果是,打开第一集,片头几乎被带有“胡歌”的弹幕刷屏。粉丝们被胡歌吸引而来,也被走心的故事留了下来。第一集的片尾处,有弹幕说“已经忘了是胡歌在配音”。

“请胡歌来配音,现在看来是双赢的效果。”在b站纪录片高级顾问朱贤亮看来,这不仅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的注意力,也让不少喜欢纪录片的人对胡歌“路转粉”。“胡歌这次是全免费义务配音,一天配了十多个小时,很辛苦,让我们也很感动,纪录片圈内的朋友们听了,都对他刮目相看。”

为了适应年轻观众的口味,《但是还有书籍》在策划之初,就确定了小清新的风格,而动画的加入,也是这部纪录片的亮点。朱贤亮告诉记者,“这部片子的创新在于,不是用动画再现或还原历史,而是完全配合书籍、故事,让动画与内容互动起来,有趣又好看”。b站制片人朱咪透露,动画部分的成本占到了全片的15%左右。

“这是视频的胜利,也是书籍的胜利。”“我们的纪录片不应仅有火锅和烤串,还应有知识和思考。”……豆瓣上一万多条网友评价,也是对主创最大的鼓励。“现在看来,除了年轻人喜爱的美食、历史题材,我们的纪录片也可以把选题拓展开去,这次拓展到文化知识方面的尝试,就是成功的。”朱贤亮透露,在广大网友的呼声之下,《但是还有书籍》目前已经有开拍第二季的计划,“风格整体不变,内容上要做得更加扎实,也会听取大家的意见,弥补之前不足的地方。”


以好玩的方式让人爱上书


宅家成了最近一个多月来的主旋律,这也让《但是还有书籍》的热度得以延续至今。不少人在家补课、追剧,甚至有老师把这部片子当做居家学习的作业,布置给学生们。“原本我们的预期是达到500万播放量,现在远远超过了。”朱贤亮说。

追完《但是还有书籍》,不少热心网友还迅速整理出一份片中出现的所有书目清单。纪录片上线的第三天,袁哲生的小说集《寂寞的游戏》便在出版社官方淘宝店卖出700多册,在当当网上更是断了货,不得不紧急加印;同样一度断货的还有中华书局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在纪录片更新期间,这部作品售出千余册。

“十万个人里面有一个人因为这个片子而重新拿起书,重新点燃起对阅读的兴趣,那我们做这个片子就值了。”这是总导演罗颖鸾的创作初衷,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了。她表示:“荣耀归于所有的被拍摄者。”

在所有被拍摄者中,最令人心生向往的,当属上海的一对80后小夫妻lulu和蜗牛。从租书、图书漂流到快闪移动书店,他们一直尝试以好玩的方式勾起人们对书的兴趣。因为热爱旅行,他们决定载一车精心挑选的书,与心爱的人一起,走遍中国。在跨越11个省市的旅途中,他们把“移动书摊”开进了城市与乡村的各个角落。看到一些村民踌躇着不敢打开崭新的书籍,他们会鼓励大家:“这里的都能看,书就是希望它被看。”

目前,他们经营的乐开书店因为疫情暂时无法正常营业,但蜗牛一直在直播荐书。让她感到温暖的是,“纪录片上线后,我们的直播新增了不少看过纪录片的粉丝,还有观众会在书店公号后台留言鼓励我们。”一位大一的男生在看过纪录片后,特意花了两个小时车程找到这家书店买书,“并且我们已约好,等疫情结束后他可来店里兼职”。蜗牛告诉记者,疫情过后,有信心把实体书店和移动书摊恢复起来。

另一个好消息是,《但是还有书籍》正在筹备开一家线下实体书店,嫌追剧不够过瘾的观众们,可以期待一次真正的打卡了。

责任编辑:王傲霏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4.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5.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6.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7. 双基时代文学本真性的哲学探析
  8.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B组)
  9. 诗歌大擂台第34期“十佳诗歌”评选(E组)
  10. 2024“五粮液杯”中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玉溪元江: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添“诗意”
  2. 在这里,聆听文明的回响 | 2025国际青春诗会 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3. 2025国际青春诗会:他们从魔幻之地走来
  4. 积极应对AI挑战 守好建强文学阵地 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常务理事会暨主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5. 青春诗声穿云间——《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侧记
  6. 2025国际青春诗会:谁家年少,意气自飞扬
  7. “新诗人”如何书写“新大众”
  8. 东莞诗人方舟诗集《草木有本心》入选2024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
  9. 2025国际青春诗会9月14日开启 77位诗人共话中国拉美友谊
  10. “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即将启幕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