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者读不懂为美,诗歌界的第一丑

作者: 2018年11月21日13:13 浏览:372 收藏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以读者读不懂为美,诗歌界的第一丑
                    文/流水

       诗歌本是给人看的,给人读的。先自己看,然后别人看。
       看的目的,就是体会诗歌的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说得华丽一点,就是艺术之美和思想之美。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人欣赏。当然是让读者欣赏。既然欣赏是诗歌的必然属性,那么,欣赏之前提就是让人懂。
       试想,懂都不懂,何来欣赏?自己都不懂,如何让别人懂?
       有人很清高,有人很孤傲,他们一味地以意境为追求方向,让人冥思苦想其深奥的所谓意境所在,读来让人费解!
        当然笔者也并不排除意境优美、主旨明晰、言辞精练的诗文。不过,不能片面地追求意境而忽略了大众化的诗文需求。曾经有一篇诗歌,我反复诵读反复思索不知其所云,(我暗忖,我都读不懂,国人至少80%都读不懂,也许我的确才疏学浅。)然而这篇诗歌竟有人点赞说妙。我无语了。
         被主流斥之为“垃圾诗派”、“下半身诗人”、“梨花体诗人”等等的一批诗人的诗歌,尽管被骂得狗血喷头,但骂而不死,依然有大批的读者群;甚至出现了诗坛一边骂读者一边读的怪状,何也?至少诗意明晰,读得懂。所以说,废话,垃圾,下体,也比你隐晦好得多,比你难懂好得多。
        诗人啊,请醒醒吧,别自以为是了。如果你可以鄙视当下的读者,那么,你把你的作品放在家里好了,不要贴出来;如果你想留给后人看,那么等你辞世之际或离世后,再发出来吧。
          把诗歌表达清楚,不等于降低诗歌标准,相反,它要求你的诗艺或手段会更高。写出让人读懂的诗歌,应当不是高要求吧?好诗歌不等于难懂。不让人懂的诗歌决不能成为好诗。
        难道离骚不好懂么,唐诗不好懂么,宋词不好懂么,李白李商隐不好懂么,苏轼李清照不好懂么?
        所以,以不懂为美,是中国当下诗歌第一大丑。因为它首先排斥了读者,葬送了诗歌。让诗歌成为行尸走肉,徒有其名,徒有其形,无有其实,无有其体,无有读者,危害至深,可恶至极。

                             一一戊戌年冬於天府花园水城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

投诉举报

举报原因(必填):
侵权抄袭 违法违禁 色情低俗 血腥暴力 赌博诈骗 广告营销 人身攻击 其他不良信息
请详细阐明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