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的一日
黎明
出门
吃上一碗羊肉粉,
多放辣
赶上一路公交车,
二O四
上班
打卡
备课
讲课
中午两个包子, 一个咸菜一个榨菜
或者两杯稀饭, 一杯黑米一杯绿豆
玩一下午手游
地主斗到没有豆
飞车飞到黄金壹
头脑答到传说智
成语猜到大学士
下班
打卡
关总闸
等车
堵车
傍晚回家
上帝和人的对话
人:上帝, 你知道一年为何有四季?
上帝:因为人要知冷暖
人:那为何一天之内会有日夜?
上帝:因为人要明黑白
人:好, 请你告诉我, 我终有一死为何还要活?
上帝:不必灰心, 让我赐予你生育的能力吧!
于是有了“人类”这个名词。
谈教育
思想是一件非常有力的武器
人一旦有了它就会变得强大
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学生说教
也不是任其发展或盲目干预
而是顺其天性
在适当的时机
给予他们自我发现、自我教育的机会
扼杀创造力是最失败的教育
传统的教育太缺乏对学生犯错的包容
换我作我高中时候的班主任
我会对当时的自己说这番话:
分数和成绩代表不了一切
考好大学也代表不了一切
你连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能做什么都不知道
上一个再好的学校又有何用!
说真的, 我快要死了
一个中医大夫说你这个病没得救
除非换一根健全的颈椎
旧的已经不能再用了
它会让你的大脑窒息
我也感觉到说话开始不利索了
很多普通的单词慢慢忘却
再熟悉不过的面孔也变得陌生
人人都说上天是公平的
我无力反驳
只求明天还能挣扎一天
现在对于我来言
每一天都好像最后一日
与此相比
钱还重要吗?
有什么会更重要!
每一首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无声抵抗
颈椎严重了
疼得厉害
睡也睡不着
记忆渐渐衰退
已无力再继续
这都是早已预料到的
如果没有颈椎上的疼痛
我会承受更大的精神上的折磨
幻想一个温暖的死法
睡死在梦中
做着年少时肆无忌惮的梦
不知不觉就没有了
希望保险公司能赔我丧葬费
或许我挺到圣诞节
参加最后一场考试
给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想想还有什么没做
唯有我养的最后一只宠物
送人了吧
希望她能长胖点
千万不要想我
浮躁的年代
少了一丝懵懂,
多了一些缅怀
落寞之后
任记忆碎片飘零
缓缓的流水
不疾不徐
诉说着夏日情怀
艺术家, 你该睡觉了
艺术家的生活
就是休息天还要工作
艺术家的视觉
就是一切对的都不对
艺术家的老婆
就是有没有也照样过
年轻时候的我
像一枝燃不尽的烟
一咂再咂
火星四溅
经历世事无常的我
像半截刚点上的烛
将熄未熄
风中摇摆
大学
如果给我一根坚挺的颈椎
我能成为一个坚强的学者
死后还能留下不朽的思想
照亮人类灵魂永远的洞穴
一个人想念另一个人
听着老唱片
看着老照片
怀恋旧时光
一去不复返
一个人想念
另一个人
另一次选择
另一种生活
无法搁浅的老师的爱
老师到底爱不爱学生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老师不可能不爱学生
否则他每天活得苦 活得累, 活得悲催
只好把全部的爱贡献
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
原来一个人可以这样
毫无保留地爱一群人
一只拒绝长胖的猫
每夜钻进我的被窝
一条死了又死的狗
匍匐在我手机屏保
一种逆生活的时钟
白天黑夜城市游走
一个不愿醒的乞丐
阳光爬满他的虱子
如果能够幸福地死去
毕业以来很少写点东西, 一是缺乏灵感, 二是没有了激情。整日为了一点钱东奔西走, 做着并不十分愿意的事。今晚在去省医的路上偶遇了几个大学同学, 她们似乎在逛街, 挽着胳膊同行, 走得极慢, 似乎在周五的傍晚欣赏着城市的街景, 或是刚吃完一顿大餐, 消消食。很羡慕她们考上研究生的日子, 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读书, 生活理想两不误。由于我去年没考上的缘故, 至今还在现实的夹缝中求生。我可能最想做的事就是读书, 做一辈子学生, 永远也不工作, 那再好不过。大学写了很多诗, 多是有感而发, 从不对人对事, 只写给寂寞中的自己, 却每天过得很充实, 很随性。见了外婆, 突然有一种生命易逝的感慨。爷爷走之前在家里的病床上躺了两年, 走时我并没有太难过, 反而觉得对于他是种解脱, 永远不用再苟延残喘, 一直煎熬下去。外公走是因为肺癌晚期, 只因他生前抽了太多烟, 到了已经无可挽回的地步。外婆这次又住进了医院, 刚动完手术, 在昏睡状态。看着上方的吊瓶, 心想生命也不过如此, 一个普通人一生能有多大成就, 一滴两滴地流逝罢了。在我看来, 外公的一生实在短暂, 不到六十就驾鹤西去。爷爷活了八十六岁, 他一生做过最辉煌的事是年轻时候参与了从四川老家修到贵阳的铁路。奶奶今年八十, 主要工作是家庭主妇, 不管我每次回家有多晚, 她都会为我留一扇门。今天是我最累的一天, 一大早就去电信营业厅排队交宽带违约金, 直到下午两点才终于弄完, 然后直奔花果园接着上班, 在公司写了一大堆东西, 直到晚七点才从写字楼出来往省医赶。就算这样, 奶奶总不理解我在外面做的事, 总说我成天不务正业, 是个废人。在外婆病床前守了3个多小时, 最后等她醒来, 却说我是个菩萨, 贵阳话“呆子”。这些我都没计较, 毕竟她们年事已高, 直到现在拖着透支的身体回到简陋古老的家中, 已经是凌晨一点, 连思考的力气都没有了, 仿佛一闭眼就能到下世纪。我真希望明天不要醒来, 后天也不要醒来, 不是我总说一些消极的话, 而是老爱超越极限的我总有一天会平淡地死去, 除非心爱的人能在我的墓前停留片刻。试想自己的结局, 也不过如此。
忏悔录
明天是我去的最后一个学校了, 希望这次不要像前九次那样无疾而终, 半途而废。稍微回想一下前面几所学校的经历, 按时间顺序:贵阳市笔山小学任教一个月, 三年级到六年级英语, 每周30节课, 最后只拿到教师节补助50元, 那还是我人生第一桶金;花溪养牛村中小学任教一个月, 没有工资, 只有工作餐吃, 那还是在大四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贵阳市永胜完中任教一个月, 为了拿到应得的2000元工资, 还在校长办公室大哭了一场;贵阳市山水中学代课一周, 改了几次作业, 上过两节课, 吃了几天国家饭被“请”走, 就因为说了几句抱怨学生写字潦草的话, 得罪了领导;花溪民望实验中学任教半个月, 在这所特殊学校见识了一群可怜的非常少年, 吃了一顿大餐, 在一个雷雨之夜悄悄走掉;贵州省江口中学实习三个星期, 受到校方的热情款待, 参加了两个班的集体出游活动, 爬了一回梵净山, 这段生活既愉快又充实, 至今难忘;贵阳市八里屯中小学任教两个月, 虽然学校环境差, 条件简陋, 却一共拿到了3000元工资, 至今想起来蛮开心;花溪小学代课10天, 每天打卡上班, 体验了一回当职工的感觉, 但因为管不住学生, 上课纪律太差, 引咎辞职;贵阳市第四十一中代课一天, 因为同时在花溪小学上课, 分身乏术, 不得不走。。。突然感觉自己太能折腾, 当年做学生的时候向来很听话, 为什么现在做了老师却不安分起来?应该要忏悔了, 主要是对不住学生, 一想到明天又要重返课堂, 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百感交集。
天微明
心刚漾
空旷无人的驿站
雾气缭绕的山峰
行驶一千多公里
稍作停顿
继续赶路
午夜驶出的列车
头脑昏昏
睡眼沉沉
迷迷糊糊地上了这趟午夜驶出的列车
晃晃悠悠的车厢
东倒西歪的旅客
有的睡着了, 有的像睡着了
而我
被这车轮与铁轨交缝处撞击的闷响
催醒着
时不时地望望窗外
飞逝的星点微光
而大多数时候
它都像一股风
划破如墨的夜
当穿过一条条隧道
它又陷入无底深海
无一丝光无半点氧
而那
呜呜的笛鸣像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警报
鼓噪你的双膜
振动你的神经
使人无法安眠
所幸
我是中途下车的乘客
黎明前抵达未来终点
爸爸, 妈妈和我的电影情结
先从用学费钱买了可视DVD被骗开始说起。 那一年我17岁, 正是读高二的年纪。一日无意间看到电视里的一则广告, 是一款自带显示屏的DVD, 我当时心血来潮, 被这个高科技的小玩意深深吸引(那时的可视DVD才刚上市, 是个新鲜事物), 吵着让坐在一旁沙发上的妈妈买, 可她死活不答应, 说这个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我沉默了。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 我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 其实我跟我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 记忆中就只有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和高二下学期最初的几个月。初二离开她是因为她说我撒谎, 但她根本不理解我说谎的原因, 原因在于我一点也不喜欢她, 我只是用一个小小的谎言来掩盖我想尽快回到奶奶家的心理, 但她就是不懂。 高二离开她以至于离家出走正是故事一开头的事件引发的。没过多久小姑回到家中, 看样子这次她在深圳打工挣了不少, 听说我要交学费了, 很爽快地替我出了下个学期的学费, 总共1000快。我揣着这叠钱走在回妈妈家的路上, 经过一家小家电摊时突然停了下来, 看着里面摆放的可视DVD, 前几天想买的心情瞬间被勾起, 犹豫了很久狠下心来花了生平最大的一笔钱买下了其中一台。老板看出我脸上的狂喜, 紧接着催我再加点钱, 我当时真的是昏了头, 虽然有点不情愿, 还是掏出口袋里另一张50元钱, 给了他。 现在想起来, 那个老板心真够黑, 那副嘴脸成了我今后对于奸商全部的印象;当时的我心思太单纯, 也怪我从小只知道死读书, 没有父母在身边给我讲讲社会上吃亏上当的事情, 但这只是开始。 书包里驮着新到手的好家伙, 上台阶的时候感觉倍有力, 特别轻盈, 不一会儿就到家门口了。进门以后, 妈妈还没回来, 只有妈妈的男朋友在家, 那个男朋友大她十几岁, 比我爸正好大一轮, 属龙。虽然我对这层关系不感冒, 但对她这个男朋友并无抵触, 只因他是个知识分子, 是早些年从上海下放到贵州修文县的知青。平时我们之间话不多, 除了他主动问我一些学校里面的事, 见面最多打个招呼, 他曾预言我未来话会变得很多, 这下他倒是说着了。 我一回来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门反锁上, 悄悄拿出藏着的宝贝, 插上电开机, 又放了一盘最喜欢的《千与千寻》的动漫光碟, 然后静静地欣赏这个小小的屏幕里投射出来的画面, 随着故事音乐背景的缓缓切入, 我完全沉浸其中了。因为我从小是个电视迷, 课余时间没什么爱好, 奶奶家唯一供我消遣的东西就是一台14吋的电视机, 做完作业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 调到我最钟爱的頻道, 往往是一些国产电视剧啊国外动画片之类的, 尤其是日本动漫, 看过印象最深的有《灌篮高手》和《七龙珠》, 那应该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吧。 第一次接触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也是那个时候, 我记得那是一个和今年差不多热的暑假, 叔叔家的女儿来奶奶家玩, 吃完晚饭, 我领她到楼下一家新开张的影碟出租店, 回来就给她放了《神隐の少女》这部电影。虽然我之前看过一遍, 但看第二遍时还是那么激动与幸福, 至今沉醉于动画营造出来的异样朦胧的氛围, 也憧憬向往于所描绘的遥远清新的世界, 许多年后的今天, 我依然觉得要是世界上真有这么个地方, 我会放下一切, 收拾点行囊就出发! 不得不说, 某些时候我常常有不知所谓的电影情结, 时常幻想自己能有相似的生活体验, 包括后面看过不少的外国电影, 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走向, 而妹妹后来对动漫执着的迷恋也跟那次的观影不无关系。 不知什么时候, 妈妈回来了, 她听到了卧室传出的声音, 勒令我打开房门, 我也勇敢地公开了, 并没有将DVD藏起来。她问我是谁买的, 我说是小姑买的, 她顿时火冒三丈, 开始数落起小姑的不是。在我印象里, 小姑总是惯着我, 我想要什么她都给我买, 虽然这次是背着她拿学费买的;而我的母亲, 总不迁就我, 我要买的东西必须是有助于学习的,这次真的出大事了。 我一向读书很好, 不管是在初中还是高中, 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偶尔放松一下为自己添置点喜欢的东西有什么?何况我很少因为学习好得过任何奖励, 何况我又那么喜欢看电视电影。不知道妈妈是因为我爱小姑比爱她多一点还是真的生我的气, 我第一次看她如此生气, 当时我顶了一句“是我小姑买的, 你管不着”马上冲回房间反锁上了。不论她在外面怎样敲, 她越敲我越感到害怕, 我怕她打我, 不料她一气之下居然用拳头捶开了门上的玻璃, 伸手进来扭开了门内的门把, 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感觉她像一头猛兽恨不得吃了我, 又觉得她像一个发了作的疯子, 为了一件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要将我千刀万剐。 虽然用这些恶毒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实属不孝, 但那确是我内心最最真实的感受, 打那时候起, 我跟我妈的矛盾越积越多, 我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她, 直到今天我们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 和她发生冲突以后, 她男朋友及时拦住了这场风波, 没让事态愈演愈烈。晚上我没吃饭, 也没出来, 就一直坐在床上发呆, 愣愣地望着对面的墙壁, 想着今天这一切是怎样莫名其妙发生的, 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错, 而且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就好像我妈是一个陌生人, 她没有权利对我发脾气。我又想起我爸以前喝醉酒回来我不小心说了一句流话, 他准备打我, 我一边躲一边闪进屋内, 不幸还是被他在屁股上踢了一脚, 但那一脚我一点也不觉得疼, 只认为他喝多了, 连踢我都没了力气。后来我在地上蹲了很久, 哭也哭过了, 饭也没吃, 一直等他走后才起来, 但事后我并没有像记恨我妈一样恨过他。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爸爸只是一个爱喝酒, 喝醉之后爱说大话, 没有出息的男人, 别的没太大缺点, 相反我一度还想以每次优异的成绩在他面前表现, 搏得他的肯定和夸奖, 如果让我用一部电影形容他, 我觉得爸爸是《闻香识女人》。而母亲一直以一个女强人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 隔几个月就带我出去见世面, 见一些形形色色的大人们, 听他们说话聊天,她周围总不乏异性朋友, 每次来奶奶家看我都是来交我的生活费和买一些吃的穿的给我, 用一部电影形容她, 我觉得妈妈是《证人》。 我承认, 从小到大, 妈妈在物质上从来没有亏欠过我, 在学习上更是大方, 初二的时候她还在新华书店给我买过当时看来很贵的电子词典外加mp3功能, 以奖励我转学以后成绩突出, 被老师同学们看好。我承认, 我妈虽然只是一个上班族, 她在我身上没少花过钱, 她也带我去过云南昆明, 大理丽江, 苍山洱海, 遵义会址, 让我领略了外面的世界。但是, 但是, 比起我爸来, 她一点不曾走进我的心, 好像这个人若隐若现, 时有时无, 总在你快要忘记她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问你需要什么。 爸爸虽说是个酒鬼, 儿时的我还是挺在乎他的, 希望他多回家陪陪我, 少喝一点酒, 听听我在学校经历的趣事, 也经常带我出去玩。可是, 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我的父亲母亲亏欠我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多么希望有一天他们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人同时对我说声对不起, 对不起这么多年以来把我丢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让我独自一个人长大, 在我成年之前没有教会我许多东西, 害我在成年以后踏入社会上了这么多当, 做错了这么多事, 走了这么多弯路, 直到这一切都无法挽回! 他们哪怕对我有一丁点的体会, 我也不会像今天这样, 身心疲惫, 心力交猝。 顺便说说那次DVD风波之后我都遭遇了什么。 我第一次离家出走了, 去了一个从电视上看到, 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安顺, 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勇气, 就想去到一个未知的地方, 忘记现在糟糕的心境, 重新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当天晚上琢磨着出走的计划, 数数身上仅剩的200快, 算好买了汽车票以后还剩多少, 够我在安顺维持几天的伙食, 在当地找个什么样的工作生存下来, 走的时候带些什么东西, 除了少量衣物, 新买的影碟机是必须带走的。奇怪的是, 平时形影不离的书本文具之类的东西我一概不带, 从这里看出我其实并不喜欢学习, 学习好只是为了搏得老师同学的好感, 刷一点在班里的存在感罢了。 凌晨两点左右, 我细声细气地打包好所有的东西, 预备一场视死如归的逃亡, 内心既惶恐又激动, 生怕这一次伟大的旅行被小小的失误打破。我还记得, 我是用编织袋装了满满一袋衣服, 书包里背的是影碟机和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当时我还没有手机。就这样, 我轻轻扭开门把手, 缓缓推开房门, 这么一个简单动作我竟然持续了一分钟之久, 与其说怕被我妈发现, 不如说怕惊动外面的一头野兽。在我背着书包, 斜挎编织袋, 慢慢移动脚步的同时, 黑暗中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沙发上睡着的妈妈的呼吸声, 她睡的地方可以借着窗外的路灯光看见她的一团乱发。当打开最后一道门时, 防盗门锁金属碰撞的声音一下子惊醒了她, 她立马坐了起来, 峭愣愣如鬼一般, 说了一句“你搞哪样”, 我几乎用最快的速度冲出门, 又用逃命的速度跑过一段房子外面的过道, 其间还撕心裂肺地喊出一声怪叫, 整个过程我感觉用时不到3秒, 我已经远离那个可怕的地狱好远好远了。 等完全脱离危险,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一刻的感觉是迄今为止最畅快的了, 终于可以脱离母亲的阴影, 脱离学校的束缚, 好似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就像千寻穿出隧道后一切都变了, 不再有爸爸妈妈, 他们都变成了待宰的猪。说实话, 那时的感觉真棒!我兴冲冲走下台阶, 来到大马路上, 打了一个出租车到老客车站, 因为是半夜, 客车站没有出车, 我只好在外面附近的门店前静静坐到第二天早上。夜晚马路上没什么车, 人行道上也没什么人, 突然感觉自己与世隔绝了, 像一个夜宿街头的乞丐, 不知道明天要去向何方。 其实, 如果时间能穿梭回那个点, 我宁愿从此一走了之, 因为之后几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杯具了, 比出走这件事还要让我不耻。 天亮以后, 我花了60坐上了发往安顺的客车, 一路上听着音乐, 看着窗外疾驰的风景, 心情稍变得好起来, 似乎把一切不痛快都忘得一干二净。到了安顺没多久, 我匆匆买了一点早餐, 在市中心溜达了几个小时, 突然觉得没趣, 开始萌生回家的想法, 犹豫了一下马上决定买火车票回家。 路上问过一个交通协警, 他长得好像《小兵张嘎》里的一个汉奸模样, 笑起来露出两排焦黄焦黄的牙齿。 买到车票后雀跃不已, 比汽车票便宜一大半, 剩下的钱够我再吃一顿午饭了。进入候车厅排队时遇到一个陌生人, 说的什么我现在记不清了, 却记得我说过的一句成语“萍水相逢”, 然后他就走开了。 当时坐上火车的感觉真好, 虽然我一直是站着, 但想到不久又可以回到我的故乡还是蛮开心的。后来我就没有跟我妈住了, 我搬回了奶奶家, 那天是爸爸来接的我。再后来, 我的人生中有过几次相似的逃离, 一次是高考前一个月突然不想来学校了, 两次是考到远方的大学, 一次和复读认识的朋友去重庆 , 一次是大学退学前夕坐上从大连逃亡北京的长途汽车。我还记得22岁之前我坐过好多次比较久的火车飞机轮船是在那个时候, 从贵阳到西安, 从西安到贵阳, 从贵阳飞西安, 从西安到贵阳, 从贵阳飞深圳, 从深圳飞大连, 从大连渡烟台, 从烟台到济南, 从济南到深圳, 从深圳飞贵阳, 从贵阳到重庆, 从重庆到西安, 从西安飞大连, 从大连到郑州, 从郑州到贵阳, 从贵阳到成都, 从成都到贵阳, 从贵阳到深圳, 从深圳飞大连, 从大连到?反正第二次退学以后我不知道最后我是怎么回的家, 路上迷迷糊糊的, 只记得从北戴河到天津的火车上听到有天津话, 那声音跟说相声一样, 还有刚过长沙的时候竟冤枉一个妇女是拐卖儿童的, 还叫来乘警来质问。 等到达目的地, 下了车, 出了站, 上了公交车, 看见久违的家乡人狰狞的面孔, 憎恶的眼神, 听见他们之间粗鄙的谈话, 混浊的声音, 我竟然讨厌起自己仍是贵阳人的标签, 怀恋起曾是外地学子的身份了。 此时不得不谈谈我的两次退学和两次复读: 09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专业, 3个月之后退学, 理由“无理由”;退学之后在贵阳市东升补习学校复读半年, 10年考入大连海事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1个半学期之后休学一年;11年在贵阳市笔山小学代课, 3至6年级英语;学期结束去往深圳与家人团聚, 宅了一个月后出去找事做, 国贸旋转餐厅服务员半个月, 蓬客精品酒店打工一天;辞职后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偶尔去南洋时装商场门店上帮帮忙;休学期满,12年返回大连继续读书, 折腾了一个学期不到还是退学, 理由“中度抑郁症”;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硬座到贵阳, 几天后找了一份送快递的工作, 两个星期被圆通辞退, 原因“包裹下落不明”, 最热的月份去成都走亲戚, 顺便在华西医院看病;半个月打道回府, 又找了一个端盘子的活干, 大连澳门豆捞传菜员3个月, 同年重走大学路, 河滨公园德芬补习学校服毒4个月, 13年考入贵州大学英语系。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起起伏伏, 我仍觉得那段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 有时候我会把高考当作自己的一项使命, 复读当作一份工作, 像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通过高考我可以去往下一个站台, 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过程令人眼花缭乱, 路上与我擦肩的过客他们都去了哪里, 现在又在何方?西安留给我的只有肉夹馍, 大连留给我的只有眼泪, 而贵阳, 我的故乡, 留给我的竟是一生的羁绊。 写到这里, 我在贵大的四年快得就像坐在老图书馆里翻过的一下午的书页, 还没体会个中滋味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是选择性遗忘还是纠缠不休, 一时说不清楚, 希望哪天我能将走过的三个大学写成一册吧。 如果可以用一部电影来形容我, 我希望是《为什么来我家》。
父亲
曾经为父亲写过很长的一首诗
长到密密麻麻的文字爬满了我的思念
其间数落过很多他的不是、堕落
与借助酒精的作用自我麻痹
第二天一觉醒来发觉其中也有不少温馨的过往、瞬间
与他的笑脸
顿感孩子是没有资格责备自己父母的无能
匆匆删掉那一篇满满回忆杀的恶毒的诗稿
如今我已经长大
而他们业已慢慢变老
老到像需要人呵护的婴儿
就这样吧
父亲
我依然是爱你的
黎明
出门
吃上一碗羊肉粉,
多放辣
赶上一路公交车,
二O四
上班
打卡
备课
讲课
中午两个包子, 一个咸菜一个榨菜
或者两杯稀饭, 一杯黑米一杯绿豆
玩一下午手游
地主斗到没有豆
飞车飞到黄金壹
头脑答到传说智
成语猜到大学士
下班
打卡
关总闸
等车
堵车
傍晚回家
上帝和人的对话
人:上帝, 你知道一年为何有四季?
上帝:因为人要知冷暖
人:那为何一天之内会有日夜?
上帝:因为人要明黑白
人:好, 请你告诉我, 我终有一死为何还要活?
上帝:不必灰心, 让我赐予你生育的能力吧!
于是有了“人类”这个名词。
谈教育
思想是一件非常有力的武器
人一旦有了它就会变得强大
最好的教育不是给学生说教
也不是任其发展或盲目干预
而是顺其天性
在适当的时机
给予他们自我发现、自我教育的机会
扼杀创造力是最失败的教育
传统的教育太缺乏对学生犯错的包容
换我作我高中时候的班主任
我会对当时的自己说这番话:
分数和成绩代表不了一切
考好大学也代表不了一切
你连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能做什么都不知道
上一个再好的学校又有何用!
说真的, 我快要死了
一个中医大夫说你这个病没得救
除非换一根健全的颈椎
旧的已经不能再用了
它会让你的大脑窒息
我也感觉到说话开始不利索了
很多普通的单词慢慢忘却
再熟悉不过的面孔也变得陌生
人人都说上天是公平的
我无力反驳
只求明天还能挣扎一天
现在对于我来言
每一天都好像最后一日
与此相比
钱还重要吗?
有什么会更重要!
每一首都是对这个世界的无声抵抗
颈椎严重了
疼得厉害
睡也睡不着
记忆渐渐衰退
已无力再继续
这都是早已预料到的
如果没有颈椎上的疼痛
我会承受更大的精神上的折磨
幻想一个温暖的死法
睡死在梦中
做着年少时肆无忌惮的梦
不知不觉就没有了
希望保险公司能赔我丧葬费
或许我挺到圣诞节
参加最后一场考试
给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想想还有什么没做
唯有我养的最后一只宠物
送人了吧
希望她能长胖点
千万不要想我
浮躁的年代
少了一丝懵懂,
多了一些缅怀
落寞之后
任记忆碎片飘零
缓缓的流水
不疾不徐
诉说着夏日情怀
艺术家, 你该睡觉了
艺术家的生活
就是休息天还要工作
艺术家的视觉
就是一切对的都不对
艺术家的老婆
就是有没有也照样过
年轻时候的我
像一枝燃不尽的烟
一咂再咂
火星四溅
经历世事无常的我
像半截刚点上的烛
将熄未熄
风中摇摆
大学
如果给我一根坚挺的颈椎
我能成为一个坚强的学者
死后还能留下不朽的思想
照亮人类灵魂永远的洞穴
一个人想念另一个人
听着老唱片
看着老照片
怀恋旧时光
一去不复返
一个人想念
另一个人
另一次选择
另一种生活
无法搁浅的老师的爱
老师到底爱不爱学生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老师不可能不爱学生
否则他每天活得苦 活得累, 活得悲催
只好把全部的爱贡献
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
原来一个人可以这样
毫无保留地爱一群人
一只拒绝长胖的猫
每夜钻进我的被窝
一条死了又死的狗
匍匐在我手机屏保
一种逆生活的时钟
白天黑夜城市游走
一个不愿醒的乞丐
阳光爬满他的虱子
如果能够幸福地死去
毕业以来很少写点东西, 一是缺乏灵感, 二是没有了激情。整日为了一点钱东奔西走, 做着并不十分愿意的事。今晚在去省医的路上偶遇了几个大学同学, 她们似乎在逛街, 挽着胳膊同行, 走得极慢, 似乎在周五的傍晚欣赏着城市的街景, 或是刚吃完一顿大餐, 消消食。很羡慕她们考上研究生的日子, 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读书, 生活理想两不误。由于我去年没考上的缘故, 至今还在现实的夹缝中求生。我可能最想做的事就是读书, 做一辈子学生, 永远也不工作, 那再好不过。大学写了很多诗, 多是有感而发, 从不对人对事, 只写给寂寞中的自己, 却每天过得很充实, 很随性。见了外婆, 突然有一种生命易逝的感慨。爷爷走之前在家里的病床上躺了两年, 走时我并没有太难过, 反而觉得对于他是种解脱, 永远不用再苟延残喘, 一直煎熬下去。外公走是因为肺癌晚期, 只因他生前抽了太多烟, 到了已经无可挽回的地步。外婆这次又住进了医院, 刚动完手术, 在昏睡状态。看着上方的吊瓶, 心想生命也不过如此, 一个普通人一生能有多大成就, 一滴两滴地流逝罢了。在我看来, 外公的一生实在短暂, 不到六十就驾鹤西去。爷爷活了八十六岁, 他一生做过最辉煌的事是年轻时候参与了从四川老家修到贵阳的铁路。奶奶今年八十, 主要工作是家庭主妇, 不管我每次回家有多晚, 她都会为我留一扇门。今天是我最累的一天, 一大早就去电信营业厅排队交宽带违约金, 直到下午两点才终于弄完, 然后直奔花果园接着上班, 在公司写了一大堆东西, 直到晚七点才从写字楼出来往省医赶。就算这样, 奶奶总不理解我在外面做的事, 总说我成天不务正业, 是个废人。在外婆病床前守了3个多小时, 最后等她醒来, 却说我是个菩萨, 贵阳话“呆子”。这些我都没计较, 毕竟她们年事已高, 直到现在拖着透支的身体回到简陋古老的家中, 已经是凌晨一点, 连思考的力气都没有了, 仿佛一闭眼就能到下世纪。我真希望明天不要醒来, 后天也不要醒来, 不是我总说一些消极的话, 而是老爱超越极限的我总有一天会平淡地死去, 除非心爱的人能在我的墓前停留片刻。试想自己的结局, 也不过如此。
忏悔录
明天是我去的最后一个学校了, 希望这次不要像前九次那样无疾而终, 半途而废。稍微回想一下前面几所学校的经历, 按时间顺序:贵阳市笔山小学任教一个月, 三年级到六年级英语, 每周30节课, 最后只拿到教师节补助50元, 那还是我人生第一桶金;花溪养牛村中小学任教一个月, 没有工资, 只有工作餐吃, 那还是在大四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贵阳市永胜完中任教一个月, 为了拿到应得的2000元工资, 还在校长办公室大哭了一场;贵阳市山水中学代课一周, 改了几次作业, 上过两节课, 吃了几天国家饭被“请”走, 就因为说了几句抱怨学生写字潦草的话, 得罪了领导;花溪民望实验中学任教半个月, 在这所特殊学校见识了一群可怜的非常少年, 吃了一顿大餐, 在一个雷雨之夜悄悄走掉;贵州省江口中学实习三个星期, 受到校方的热情款待, 参加了两个班的集体出游活动, 爬了一回梵净山, 这段生活既愉快又充实, 至今难忘;贵阳市八里屯中小学任教两个月, 虽然学校环境差, 条件简陋, 却一共拿到了3000元工资, 至今想起来蛮开心;花溪小学代课10天, 每天打卡上班, 体验了一回当职工的感觉, 但因为管不住学生, 上课纪律太差, 引咎辞职;贵阳市第四十一中代课一天, 因为同时在花溪小学上课, 分身乏术, 不得不走。。。突然感觉自己太能折腾, 当年做学生的时候向来很听话, 为什么现在做了老师却不安分起来?应该要忏悔了, 主要是对不住学生, 一想到明天又要重返课堂, 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 百感交集。
天微明
心刚漾
空旷无人的驿站
雾气缭绕的山峰
行驶一千多公里
稍作停顿
继续赶路
午夜驶出的列车
头脑昏昏
睡眼沉沉
迷迷糊糊地上了这趟午夜驶出的列车
晃晃悠悠的车厢
东倒西歪的旅客
有的睡着了, 有的像睡着了
而我
被这车轮与铁轨交缝处撞击的闷响
催醒着
时不时地望望窗外
飞逝的星点微光
而大多数时候
它都像一股风
划破如墨的夜
当穿过一条条隧道
它又陷入无底深海
无一丝光无半点氧
而那
呜呜的笛鸣像二氧化碳浓度超标的警报
鼓噪你的双膜
振动你的神经
使人无法安眠
所幸
我是中途下车的乘客
黎明前抵达未来终点
爸爸, 妈妈和我的电影情结
先从用学费钱买了可视DVD被骗开始说起。 那一年我17岁, 正是读高二的年纪。一日无意间看到电视里的一则广告, 是一款自带显示屏的DVD, 我当时心血来潮, 被这个高科技的小玩意深深吸引(那时的可视DVD才刚上市, 是个新鲜事物), 吵着让坐在一旁沙发上的妈妈买, 可她死活不答应, 说这个对学习没有任何帮助, 我沉默了。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 我是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 其实我跟我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短, 记忆中就只有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和高二下学期最初的几个月。初二离开她是因为她说我撒谎, 但她根本不理解我说谎的原因, 原因在于我一点也不喜欢她, 我只是用一个小小的谎言来掩盖我想尽快回到奶奶家的心理, 但她就是不懂。 高二离开她以至于离家出走正是故事一开头的事件引发的。没过多久小姑回到家中, 看样子这次她在深圳打工挣了不少, 听说我要交学费了, 很爽快地替我出了下个学期的学费, 总共1000快。我揣着这叠钱走在回妈妈家的路上, 经过一家小家电摊时突然停了下来, 看着里面摆放的可视DVD, 前几天想买的心情瞬间被勾起, 犹豫了很久狠下心来花了生平最大的一笔钱买下了其中一台。老板看出我脸上的狂喜, 紧接着催我再加点钱, 我当时真的是昏了头, 虽然有点不情愿, 还是掏出口袋里另一张50元钱, 给了他。 现在想起来, 那个老板心真够黑, 那副嘴脸成了我今后对于奸商全部的印象;当时的我心思太单纯, 也怪我从小只知道死读书, 没有父母在身边给我讲讲社会上吃亏上当的事情, 但这只是开始。 书包里驮着新到手的好家伙, 上台阶的时候感觉倍有力, 特别轻盈, 不一会儿就到家门口了。进门以后, 妈妈还没回来, 只有妈妈的男朋友在家, 那个男朋友大她十几岁, 比我爸正好大一轮, 属龙。虽然我对这层关系不感冒, 但对她这个男朋友并无抵触, 只因他是个知识分子, 是早些年从上海下放到贵州修文县的知青。平时我们之间话不多, 除了他主动问我一些学校里面的事, 见面最多打个招呼, 他曾预言我未来话会变得很多, 这下他倒是说着了。 我一回来就进了自己的房间, 门反锁上, 悄悄拿出藏着的宝贝, 插上电开机, 又放了一盘最喜欢的《千与千寻》的动漫光碟, 然后静静地欣赏这个小小的屏幕里投射出来的画面, 随着故事音乐背景的缓缓切入, 我完全沉浸其中了。因为我从小是个电视迷, 课余时间没什么爱好, 奶奶家唯一供我消遣的东西就是一台14吋的电视机, 做完作业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 调到我最钟爱的頻道, 往往是一些国产电视剧啊国外动画片之类的, 尤其是日本动漫, 看过印象最深的有《灌篮高手》和《七龙珠》, 那应该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吧。 第一次接触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也是那个时候, 我记得那是一个和今年差不多热的暑假, 叔叔家的女儿来奶奶家玩, 吃完晚饭, 我领她到楼下一家新开张的影碟出租店, 回来就给她放了《神隐の少女》这部电影。虽然我之前看过一遍, 但看第二遍时还是那么激动与幸福, 至今沉醉于动画营造出来的异样朦胧的氛围, 也憧憬向往于所描绘的遥远清新的世界, 许多年后的今天, 我依然觉得要是世界上真有这么个地方, 我会放下一切, 收拾点行囊就出发! 不得不说, 某些时候我常常有不知所谓的电影情结, 时常幻想自己能有相似的生活体验, 包括后面看过不少的外国电影, 直接影响了我的人生走向, 而妹妹后来对动漫执着的迷恋也跟那次的观影不无关系。 不知什么时候, 妈妈回来了, 她听到了卧室传出的声音, 勒令我打开房门, 我也勇敢地公开了, 并没有将DVD藏起来。她问我是谁买的, 我说是小姑买的, 她顿时火冒三丈, 开始数落起小姑的不是。在我印象里, 小姑总是惯着我, 我想要什么她都给我买, 虽然这次是背着她拿学费买的;而我的母亲, 总不迁就我, 我要买的东西必须是有助于学习的,这次真的出大事了。 我一向读书很好, 不管是在初中还是高中, 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偶尔放松一下为自己添置点喜欢的东西有什么?何况我很少因为学习好得过任何奖励, 何况我又那么喜欢看电视电影。不知道妈妈是因为我爱小姑比爱她多一点还是真的生我的气, 我第一次看她如此生气, 当时我顶了一句“是我小姑买的, 你管不着”马上冲回房间反锁上了。不论她在外面怎样敲, 她越敲我越感到害怕, 我怕她打我, 不料她一气之下居然用拳头捶开了门上的玻璃, 伸手进来扭开了门内的门把, 现在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感觉她像一头猛兽恨不得吃了我, 又觉得她像一个发了作的疯子, 为了一件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要将我千刀万剐。 虽然用这些恶毒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实属不孝, 但那确是我内心最最真实的感受, 打那时候起, 我跟我妈的矛盾越积越多, 我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她, 直到今天我们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 和她发生冲突以后, 她男朋友及时拦住了这场风波, 没让事态愈演愈烈。晚上我没吃饭, 也没出来, 就一直坐在床上发呆, 愣愣地望着对面的墙壁, 想着今天这一切是怎样莫名其妙发生的, 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错, 而且有种很奇怪的感觉, 就好像我妈是一个陌生人, 她没有权利对我发脾气。我又想起我爸以前喝醉酒回来我不小心说了一句流话, 他准备打我, 我一边躲一边闪进屋内, 不幸还是被他在屁股上踢了一脚, 但那一脚我一点也不觉得疼, 只认为他喝多了, 连踢我都没了力气。后来我在地上蹲了很久, 哭也哭过了, 饭也没吃, 一直等他走后才起来, 但事后我并没有像记恨我妈一样恨过他。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爸爸只是一个爱喝酒, 喝醉之后爱说大话, 没有出息的男人, 别的没太大缺点, 相反我一度还想以每次优异的成绩在他面前表现, 搏得他的肯定和夸奖, 如果让我用一部电影形容他, 我觉得爸爸是《闻香识女人》。而母亲一直以一个女强人的姿态出现在我面前, 隔几个月就带我出去见世面, 见一些形形色色的大人们, 听他们说话聊天,她周围总不乏异性朋友, 每次来奶奶家看我都是来交我的生活费和买一些吃的穿的给我, 用一部电影形容她, 我觉得妈妈是《证人》。 我承认, 从小到大, 妈妈在物质上从来没有亏欠过我, 在学习上更是大方, 初二的时候她还在新华书店给我买过当时看来很贵的电子词典外加mp3功能, 以奖励我转学以后成绩突出, 被老师同学们看好。我承认, 我妈虽然只是一个上班族, 她在我身上没少花过钱, 她也带我去过云南昆明, 大理丽江, 苍山洱海, 遵义会址, 让我领略了外面的世界。但是, 但是, 比起我爸来, 她一点不曾走进我的心, 好像这个人若隐若现, 时有时无, 总在你快要忘记她的时候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问你需要什么。 爸爸虽说是个酒鬼, 儿时的我还是挺在乎他的, 希望他多回家陪陪我, 少喝一点酒, 听听我在学校经历的趣事, 也经常带我出去玩。可是, 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我的父亲母亲亏欠我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多么希望有一天他们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人同时对我说声对不起, 对不起这么多年以来把我丢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让我独自一个人长大, 在我成年之前没有教会我许多东西, 害我在成年以后踏入社会上了这么多当, 做错了这么多事, 走了这么多弯路, 直到这一切都无法挽回! 他们哪怕对我有一丁点的体会, 我也不会像今天这样, 身心疲惫, 心力交猝。 顺便说说那次DVD风波之后我都遭遇了什么。 我第一次离家出走了, 去了一个从电视上看到, 从来没去过的地方―安顺, 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勇气, 就想去到一个未知的地方, 忘记现在糟糕的心境, 重新开始一段全新的生活。当天晚上琢磨着出走的计划, 数数身上仅剩的200快, 算好买了汽车票以后还剩多少, 够我在安顺维持几天的伙食, 在当地找个什么样的工作生存下来, 走的时候带些什么东西, 除了少量衣物, 新买的影碟机是必须带走的。奇怪的是, 平时形影不离的书本文具之类的东西我一概不带, 从这里看出我其实并不喜欢学习, 学习好只是为了搏得老师同学的好感, 刷一点在班里的存在感罢了。 凌晨两点左右, 我细声细气地打包好所有的东西, 预备一场视死如归的逃亡, 内心既惶恐又激动, 生怕这一次伟大的旅行被小小的失误打破。我还记得, 我是用编织袋装了满满一袋衣服, 书包里背的是影碟机和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当时我还没有手机。就这样, 我轻轻扭开门把手, 缓缓推开房门, 这么一个简单动作我竟然持续了一分钟之久, 与其说怕被我妈发现, 不如说怕惊动外面的一头野兽。在我背着书包, 斜挎编织袋, 慢慢移动脚步的同时, 黑暗中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和沙发上睡着的妈妈的呼吸声, 她睡的地方可以借着窗外的路灯光看见她的一团乱发。当打开最后一道门时, 防盗门锁金属碰撞的声音一下子惊醒了她, 她立马坐了起来, 峭愣愣如鬼一般, 说了一句“你搞哪样”, 我几乎用最快的速度冲出门, 又用逃命的速度跑过一段房子外面的过道, 其间还撕心裂肺地喊出一声怪叫, 整个过程我感觉用时不到3秒, 我已经远离那个可怕的地狱好远好远了。 等完全脱离危险,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一刻的感觉是迄今为止最畅快的了, 终于可以脱离母亲的阴影, 脱离学校的束缚, 好似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就像千寻穿出隧道后一切都变了, 不再有爸爸妈妈, 他们都变成了待宰的猪。说实话, 那时的感觉真棒!我兴冲冲走下台阶, 来到大马路上, 打了一个出租车到老客车站, 因为是半夜, 客车站没有出车, 我只好在外面附近的门店前静静坐到第二天早上。夜晚马路上没什么车, 人行道上也没什么人, 突然感觉自己与世隔绝了, 像一个夜宿街头的乞丐, 不知道明天要去向何方。 其实, 如果时间能穿梭回那个点, 我宁愿从此一走了之, 因为之后几年发生的事情实在太杯具了, 比出走这件事还要让我不耻。 天亮以后, 我花了60坐上了发往安顺的客车, 一路上听着音乐, 看着窗外疾驰的风景, 心情稍变得好起来, 似乎把一切不痛快都忘得一干二净。到了安顺没多久, 我匆匆买了一点早餐, 在市中心溜达了几个小时, 突然觉得没趣, 开始萌生回家的想法, 犹豫了一下马上决定买火车票回家。 路上问过一个交通协警, 他长得好像《小兵张嘎》里的一个汉奸模样, 笑起来露出两排焦黄焦黄的牙齿。 买到车票后雀跃不已, 比汽车票便宜一大半, 剩下的钱够我再吃一顿午饭了。进入候车厅排队时遇到一个陌生人, 说的什么我现在记不清了, 却记得我说过的一句成语“萍水相逢”, 然后他就走开了。 当时坐上火车的感觉真好, 虽然我一直是站着, 但想到不久又可以回到我的故乡还是蛮开心的。后来我就没有跟我妈住了, 我搬回了奶奶家, 那天是爸爸来接的我。再后来, 我的人生中有过几次相似的逃离, 一次是高考前一个月突然不想来学校了, 两次是考到远方的大学, 一次和复读认识的朋友去重庆 , 一次是大学退学前夕坐上从大连逃亡北京的长途汽车。我还记得22岁之前我坐过好多次比较久的火车飞机轮船是在那个时候, 从贵阳到西安, 从西安到贵阳, 从贵阳飞西安, 从西安到贵阳, 从贵阳飞深圳, 从深圳飞大连, 从大连渡烟台, 从烟台到济南, 从济南到深圳, 从深圳飞贵阳, 从贵阳到重庆, 从重庆到西安, 从西安飞大连, 从大连到郑州, 从郑州到贵阳, 从贵阳到成都, 从成都到贵阳, 从贵阳到深圳, 从深圳飞大连, 从大连到?反正第二次退学以后我不知道最后我是怎么回的家, 路上迷迷糊糊的, 只记得从北戴河到天津的火车上听到有天津话, 那声音跟说相声一样, 还有刚过长沙的时候竟冤枉一个妇女是拐卖儿童的, 还叫来乘警来质问。 等到达目的地, 下了车, 出了站, 上了公交车, 看见久违的家乡人狰狞的面孔, 憎恶的眼神, 听见他们之间粗鄙的谈话, 混浊的声音, 我竟然讨厌起自己仍是贵阳人的标签, 怀恋起曾是外地学子的身份了。 此时不得不谈谈我的两次退学和两次复读: 09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 高分子材料专业, 3个月之后退学, 理由“无理由”;退学之后在贵阳市东升补习学校复读半年, 10年考入大连海事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1个半学期之后休学一年;11年在贵阳市笔山小学代课, 3至6年级英语;学期结束去往深圳与家人团聚, 宅了一个月后出去找事做, 国贸旋转餐厅服务员半个月, 蓬客精品酒店打工一天;辞职后一直处于失业状态, 偶尔去南洋时装商场门店上帮帮忙;休学期满,12年返回大连继续读书, 折腾了一个学期不到还是退学, 理由“中度抑郁症”;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硬座到贵阳, 几天后找了一份送快递的工作, 两个星期被圆通辞退, 原因“包裹下落不明”, 最热的月份去成都走亲戚, 顺便在华西医院看病;半个月打道回府, 又找了一个端盘子的活干, 大连澳门豆捞传菜员3个月, 同年重走大学路, 河滨公园德芬补习学校服毒4个月, 13年考入贵州大学英语系。 然而经历了这么多起起伏伏, 我仍觉得那段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 有时候我会把高考当作自己的一项使命, 复读当作一份工作, 像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通过高考我可以去往下一个站台, 结果变得扑朔迷离, 过程令人眼花缭乱, 路上与我擦肩的过客他们都去了哪里, 现在又在何方?西安留给我的只有肉夹馍, 大连留给我的只有眼泪, 而贵阳, 我的故乡, 留给我的竟是一生的羁绊。 写到这里, 我在贵大的四年快得就像坐在老图书馆里翻过的一下午的书页, 还没体会个中滋味就已经烟消云散了, 是选择性遗忘还是纠缠不休, 一时说不清楚, 希望哪天我能将走过的三个大学写成一册吧。 如果可以用一部电影来形容我, 我希望是《为什么来我家》。
父亲
曾经为父亲写过很长的一首诗
长到密密麻麻的文字爬满了我的思念
其间数落过很多他的不是、堕落
与借助酒精的作用自我麻痹
第二天一觉醒来发觉其中也有不少温馨的过往、瞬间
与他的笑脸
顿感孩子是没有资格责备自己父母的无能
匆匆删掉那一篇满满回忆杀的恶毒的诗稿
如今我已经长大
而他们业已慢慢变老
老到像需要人呵护的婴儿
就这样吧
父亲
我依然是爱你的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