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以黄河为墨,以咆哮为笔,写下民族的记忆与誓言。八十载风雨,浪花淘不尽英雄的忠魂;千年一瞬,咆哮声中听见中华的心跳。
现代诗:黄河仍在咆哮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习梅之韵
风还在
太行脊梁上刮——
刮碎了
八十年前的那轮残月
刮得满坡
马蹄钉叮当响
像老兵
口袋里未掏出的勋章
峭壁上的弹痕
正把夕阳
淬炼成星火
一粒一粒
缀成晋绥子弟兵
的绑腿带
向着黎明
一圈一圈缠紧希望
马
还在平型关嘶鸣——
在抗击战场上驰奔
蹄铁踏碎三更霜
也踏碎
鬼子钢盔上的星芒
百万铁骑的喘息
混着战壕里
温热的粥香
他们嚼着
冻硬的窝头
把"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十个字
嚼成漫山遍野
的杜鹃红
绽在每一道
战壕的胸膛
黄河!黄河!
你仍是当年
那道滚烫的闪电——
浪尖上站着
戴斗笠的老艄公
他手中的橹
劈开鬼子
汽艇的铁壳
溅起的不是水花
是壶口瀑布
倒悬的百千万战刀
每一滴水珠里
都住着未冷的誓言
它们蹦跳着
撞碎太阳旗的倒影
把"把鬼子赶出去”
“还我河山"
十个大字
刻进华夏子孙
的骨血中央。
听啊——
风在吼
是黄土高原的肺活量
把太行山的脊梁
吼成一百挺
马克沁的胸膛
马在叫
是历史回音壁的震荡
把黑山白水
大江南北的夜色
踏成满地弹壳的勋章
黄河在咆哮
是五千年
文明的声带震动
把侵略者的野心
焊进钓鱼岛
的礁石缝
把昭和天皇的狂妄
压成龙宫
最底层的玄冰
任它千年万年
再掀不起半寸浪
现在
你站在这
中华母亲河的岸上
摸摸这仍带
着温度的浪
它正从
一九三九年的烽火里
流到二零二五年
的朝阳下
带着老艄公的骨血
带着战马
未散的汗香
带着所有
不曾冷却的呐喊——
"黄河仍在咆哮!"
"我们仍在奔跑!"
当你在博物馆
指尖触到刺刀的锈
是先辈的体温在蔓延耳机里的号角
是黄河的回声在循环
请记得——
这河水的
每一次翻涌
都是先辈们
用生命按下的回车键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生大中华。"
——谨以此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致敬所有为人类和平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英雄们!
——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文/习梅之韵
风还在
太行脊梁上刮——
刮碎了
八十年前的那轮残月
刮得满坡
马蹄钉叮当响
像老兵
口袋里未掏出的勋章
峭壁上的弹痕
正把夕阳
淬炼成星火
一粒一粒
缀成晋绥子弟兵
的绑腿带
向着黎明
一圈一圈缠紧希望
马
还在平型关嘶鸣——
在抗击战场上驰奔
蹄铁踏碎三更霜
也踏碎
鬼子钢盔上的星芒
百万铁骑的喘息
混着战壕里
温热的粥香
他们嚼着
冻硬的窝头
把"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十个字
嚼成漫山遍野
的杜鹃红
绽在每一道
战壕的胸膛
黄河!黄河!
你仍是当年
那道滚烫的闪电——
浪尖上站着
戴斗笠的老艄公
他手中的橹
劈开鬼子
汽艇的铁壳
溅起的不是水花
是壶口瀑布
倒悬的百千万战刀
每一滴水珠里
都住着未冷的誓言
它们蹦跳着
撞碎太阳旗的倒影
把"把鬼子赶出去”
“还我河山"
十个大字
刻进华夏子孙
的骨血中央。
听啊——
风在吼
是黄土高原的肺活量
把太行山的脊梁
吼成一百挺
马克沁的胸膛
马在叫
是历史回音壁的震荡
把黑山白水
大江南北的夜色
踏成满地弹壳的勋章
黄河在咆哮
是五千年
文明的声带震动
把侵略者的野心
焊进钓鱼岛
的礁石缝
把昭和天皇的狂妄
压成龙宫
最底层的玄冰
任它千年万年
再掀不起半寸浪
现在
你站在这
中华母亲河的岸上
摸摸这仍带
着温度的浪
它正从
一九三九年的烽火里
流到二零二五年
的朝阳下
带着老艄公的骨血
带着战马
未散的汗香
带着所有
不曾冷却的呐喊——
"黄河仍在咆哮!"
"我们仍在奔跑!"
当你在博物馆
指尖触到刺刀的锈
是先辈的体温在蔓延耳机里的号角
是黄河的回声在循环
请记得——
这河水的
每一次翻涌
都是先辈们
用生命按下的回车键
"此生无悔入华夏,
来世还生大中华。"
——谨以此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致敬所有为人类和平付出鲜血与生命的英雄们!
注释:
注释:2025年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作。以黄河、风、马等意象勾连历史现实,致敬英雄,传递民族不屈精神。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