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浈水去 诗传江口名——关于“始兴江口”的那些诗

作者:林发平   2025年07月28日 11:06  中国诗歌网    0    收藏

浈江,古称浈水、保水、始兴大江等,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溪湾。浈江经南雄流入始兴,于始兴县城西北约8公里与墨江并流。

《读史方舆纪要》载,浈墨两江合江口北岸(现河北村上、下江口一带),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就称“始兴江口”。有关史料、遗址及研究表明,始兴自三国永安六年(公元263年)置县至隋朝的几百年间,那一带是始兴最早的政治中心。虽然,从北宋初期起,始兴的县域政治中心逐渐往墨江流域小平原转移;明朝中期后,“江口”的中心由浈江北岸转移到南岸,形成新的“江口街”。但在水路为主要交通方式的时代,江口一直是始兴的一个重要枢纽和墟集;有时可以这样说,“始兴江口”就是指“始兴”。

8425844409faf73502b69e93846b088e

现在的江口一河两岸(摄影:邓斌)


千百年来,有多少朝廷命官经始兴江口南贬北归,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经始兴江口北上南还。面对悠悠浈水,他们触景生情、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将江口写入诗词歌赋。如今,通过地方志、经史子集、历史资料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可以找到不少诗题含“始兴江口”的近体诗。这些诗作,既从侧面反映“江口”在始兴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地位,也让“江口”在始兴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位始兴籍广东省作协作家说:始兴建县一千多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始兴江口”可以说是作为始兴文学的“坐标”而存在。此话一语中的。

现存诗题有“江口”字眼,时间最早的是唐初著名诗人宋之问的《早发始兴江口至卢氏村作》。他于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南下经过始兴江口时所写。诗曰:“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台。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菜。”开头四句,点题“早发”,交代了时间,并以晨空特有的“宿云”“残月”极力渲染早发时的景象;中间六句,从视觉、嗅觉、听觉,极写赏心悦目的南国景色,铺排有序,画面充满活力,情调动人;最后六句写情抒怀,“南中可悦”四字总括前面,然后稍作顿挫,陡然急转,暗示官场荣辱无常,增强了思乡之情;末两句呼应前面,直抒胸臆。

宋之问不愧是初唐时律诗的奠基者之一,全诗用词艳丽雕琢、结构艺术高妙,其以景衬情的写法,浓墨重彩写景,使所抒之情越显得真挚深切;而特定的情与特有的景相统一,使诗更具艺术魅力。

现存诗题有“江口”字眼的诗人中,名气最大的是被誉为“自古南天第一人”的盛唐名相张九龄。张九龄因被宰相姚崇压制,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告病辞职还乡。经过大庾岭时,看见路人因山道崎岖狭窄而苦不堪言,便上奏玄宗,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岂料玄宗不仅同意,还非常重视,委任张九龄以原官左拾遗内供奉职为修路特使,负责督修大庾岭路。接圣旨后,张九龄亲往大庾岭,勘察地形,设计方案,组织修路。《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就写于那个时候。“始兴溪”指浈水、始兴大江,“岭”即大庾岭。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是:“尝蓄名山意,兹为世网牵。征途屡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岩际,溪行绿筱边。去舟乘月后,归鸟息人前。数曲迷幽嶂,连圻触暗泉。深林风绪结,遥夜客情悬。非梗胡为泛,无膏亦自煎。不知于役者,相乐在何年。”前四句写官场失意,本有归隐之意但又被世事牵扯,难以脱身。接下来八句,描写了从江口沿浈水逆流而上看见的夜景,“落日、月色、小舟、归鸟、绿筱、深林、遥夜”等元素,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最后几句,自然而然就是抒怀了,自己因为小人作梗而离职漂泊,现在又接下这项苦差事,不知何时能够完工,哪年才能快乐从前?这正好呼应前面那淡淡的愁绪。

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也写过一首关于“始兴江口”的诗。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51岁的韩愈被贬潮州,南下赴任经过始兴江口,想起9岁时跟随也是南贬韶州的长兄曾路过此地,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过始兴江口感怀》。诗云:“忆昨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全诗仅28字,采用铺叙手法,诗思在今昔两大时空跳跃交错,从今到昔,自昔而今,今昔交织,雄浑开阔而又跌宕起伏,自有一种摄人的艺术魅力。

有点遗憾的是,至今仍未查到有宋朝关于“始兴江口”的诗。比如据有关资料,苏东坡经梅关古道南下,曾到过始兴玲珑岩并留诗,按行程也途经了江口,但尚未发现他写始兴江口的诗作。

元朝时代写“始兴江口”的诗只找到一首,这就是王子伦的《除夜舟次始兴港口》。而且,王子伦的有关情况也语焉不详。从诗题知,作者是除夕之夜滞留始兴。诗题里的“港口”,或为“江口”之讹误,或当时江口就是始兴的“港口”。且诗中之“始兴湾”一词,更能说明“江口”在始兴的地位。看诗:“明日青阳逼岁阑,扁舟聊泊始兴湾。青春白发催人老,翠竹黄芦伴我闲。客路萦纡流水外,家山迢递暮云间。悬知叙饮屠苏处,醉后停杯盼庾关。”“回家过年”——这本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而过年了,作者却还漂泊在始兴江口,天增岁月人增寿,但青春已逝,白发又添,只有“翠竹黄芦”相伴的时刻,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叙饮屠苏”,一醉方休,游子的思归之心跃然于诗句之间。

现存写“江口”的诗,明朝时代的最多。明朝正德年间,江西吉水人罗侨卸任新会知县进京任职,经过始兴江口时,想起700多年前韩愈的感怀诗,心有所触,《奉和韩文公过始兴江口感怀一首》。他说:“昌犁曾过始兴口,怀旧有诗今尚存。我亦有怀高令丑,灯前细雨共谁论。”前两句点题,然后笔锋一转,认为自己当官虽能为民做主,但与宋朝时江西奉新县令高南寿“愿减寿为民乞雨”的胸怀相比,仍感到惭愧,而且现在难以找到志同道合、可以一起谈心交流的人,这在韩愈感叹个人境遇的基础上有了一个升华。后来,罗侨被提拔为广东左参政,再过始兴江口,写了《过始兴江口号一首》。诗道:“黄塘南下始兴江,水碧沙明亦可航。父老争迎参政急,督邮频报绣衣忙。入来且避青骢马,归去仍开绿野堂。玲珑岩上高回首,遥望文山是故乡。”此诗先写江景,然后写始兴父老、官吏对他的恭迎尊敬;但他头脑清醒,后四句随即表达了不愿趋炎附势,而且已做好功成身退、解甲回乡准备的乐观豁达思想。

明朝中期的史学大家、顺德人黄儒炳,多次经过始兴江口,存有四首关于“始兴江口”的诗,即《经始兴江口》《始兴江口早发即事二首》《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在此介绍《经始兴江口》,看诗:“朅来岭峤地,中有水云乡。乱石临溪恶,新蒲带晚凉。楼船通汉将,铙吹起陈王。往事东流尽,栖鸦噪夕阳。”前两句写景,始兴江口位于岭南地区,是山环水抱、云雾缭绕之乡。然后写感觉,白天看到溪流边乱石嶙峋产生厌恶之感,晚上躺在新的蒲草席上又感到有点凉,难以入睡。于是浮想联翩,想起了始兴江口的悠远历史,用“楼船通汉将,铙吹起陈王”这十个字,高度概括了发生在始兴江口的两件历史大事:一是西汉楼船将军杨仆南下广州平叛率大军从此经过,二是陈霸先从这里起兵统一南方建立陈朝。可是如今一切都随江水东流而去,只有乌鸦那凄凉的叫声在夕阳里回荡。嘎然而止,令人感叹,回味不已。清代诗人刘熊的五律《始兴江口》,末两句“停舟怀往事,霸迹久销残”,也回顾了陈霸先的往事,与之异曲同工。

明朝时的佛山高明人区大相,晚宿始兴江口,作《晚次始兴江口》。由于其有以翰林院官员身份参加中朝军民联合抗倭“壬辰之役”的经历,因此写下了“斗下看雄剑,风前揽敞裘”之慷慨激昂的诗句;而“渚花飘映月,霜叶洒随舟。今夕南征雁,先飞故国楼”的诗句,则符合其“工于诗,诗律板严,铸必炼”的风格,不愧“为明代岭南诗家之最”。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有“广东徐霞客”美称的屈大均,也到过始兴江口并留诗两首。其一是《始兴江口》:“梅峤春生霹雳泉,流为浈水欲浮天。新篘正月桃花酒,溪女鲥鱼只百钱。”描写了一幅春潮水涨、江满天低,春酒香醇、鱼美价廉的美好场景,令人心神向往。其二名《江口》:“江口夕阳低,孤帆影共西。要郎行不得,花豸好多啼。”此诗描写的则是夕阳西下、孤帆远去的另一种场景下,花豸(鹧鸪)反复啼鸣“行不得也哥哥”,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作为“岭南三大家”之首,屈大均提倡以诗言道,强调比兴入诗,寻求诗歌诗画结合的艺术境界及中和朴素之美,从这两首诗可以窥之一二。

现存清代写“江口”的诗不多,前面介绍了刘熊的《始兴江口》,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王士禛写的同名五律《始兴江口》。王士禛是山东新城(今桓台)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工诗,倡神韵说”,是当时的诗坛领袖人物之一。原诗是:“西过始兴水,浈溪增渌波。推篷春日下,高枕粤山多。前路逢泷吏,回风起蜑歌。鼻亭不可问,乱石郁嵯峨。”前四句还是写景,诗人坐船沿浈水顺流而下,经过江口时,只见江水碧绿,波光粼粼;春光明媚,山高岭峻。这时,遇见了巡守河道的官吏,春风送来蜑民动听的歌声。泷吏向他介绍始兴关于“鼻天子”的传说。恍惚之间,他以为鼻天子的封地“有鼻”离这不远。于是问道:“鼻亭”在哪儿?不料泷吏却说不知道,没听说过。诗人若有所失,只见两岸岩石郁郁苍苍,巍峨屹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和浈江航运的凋零,始兴江口的枢纽地位逐渐弱化。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场大洪水,“江口街”寂然落幕,随后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本世纪初的机构改革,江口建制镇被撤销。如今的“江口”概念,一般指原江口镇政府所在范围,或者江口行政村……但不论世事如何,“始兴江口”这一名称早已因诗载入史册、名传四方。


06629f9111a8f0bd4a7983ca729fd349

现上下江口一带(摄影:邓斌)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3.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4.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5.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6. 长枪 | 巴彦乌力吉
  7.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8. 诗歌大擂台,公开征集挑战者!
  9. 崔荣德诗歌朗诵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
  10.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嘉兴儿童诗专场
  3. 青春诗笔写新篇——由《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想到
  4.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七:杨静的诗
  5.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六:龙树荣的诗
  7. 中国诗歌学会赴山丹采风调研
  8. 回归真诚的自然诗歌书写
  9. 爱情诗歌的常态与异化写作——从诗集《骑着月亮飞行》谈起
  10. 诗歌大擂台第32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