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祝凰淋
加入时间:2024-08-06
诗人简介

祝凰淋(又名祝齐圣、祝帝),1971年生,四川省通江县石庙乡人,硕士学历,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校外合作导师,现任绵阳市商业银行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公开出版管理专著1本(合著),理论调研文章和文艺作品在各类征文、社科研究成果评比、文艺大赛中获奖。简历收录《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中国当代文艺界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中国硬笔书法史》等书籍。在学习强国、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学会网、《中国农村信用合报》《西南商报》《雨露风》《星星·诗词》《三角洲·诗歌》《晚霞报》等发表诗作近500首。

粉丝
关注

幺幺屋后的枫叶树



在广纳镇段家坝的那方天地,
幺幺的身影如同暖阳的记忆。
她的住所,是我童年的慰藉,
幺幺屋后,那片山地承载往昔。

那棵棵枫叶树,静静伫立,
田埂之上,书写岁月的长诗。
春天,它们绿叶蓬勃而起,
像生命的欢歌,奏响生机的曲。

小时候,父亲常被病痛侵袭,
医院成了他时常的栖息地。
幺幺啊,她就像善良的天使,
来到我家,照顾我们兄弟仨。

父亲在广纳住院的日子里,
幺幺把产蛋的母鸡送去,
那是一份怎样的关爱与无私,
在艰难的时光里,给予温暖的扶持。

幺幺和父亲,那深厚的情谊,
跨越了十五载的年龄差距。
他们的感情,像涓涓的小溪,
流淌在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我还记得那片贫脊的山地,
杂粮和红薯是它的产出物。
表姐们挖红薯的画面清晰,
我们在后面欢快地捡红薯。

夏天的枫叶树,高大无比,
那茂密的枝叶遮挡骄阳的侵袭。
我们在树下,感受清凉的惬意,
笑声在树影间,来回地游弋。

秋天的枫叶树,是一场盛景,
树叶变红,似火燃烧天际。
那壮观的模样,印刻在心底,
成为童年最美的一抹绚丽。

后来,国家推行停耕还林政策,
山地渐渐荒芜,走向寂静。
幺幺的子女也都长大成家去,
各自奔赴生活的不同轨迹。

幺幺的离去,像星子的陨落,
父亲打破惯例参加了丧葬。
那是不舍,是深厚情谊的诉说,
也是对往昔岁月的沉痛悼亡。

我外出打工,岁月匆匆过去,
每年春节回老家看望幺幺。
那是一种习惯,一种心灵的皈依,
幺幺的和蔼可亲,是心中的甜蜜。

然而幺幺走后,我也很少回去,
那片枫叶树不知怎样的境遇。
它们是否还在风中傲然挺立,
是否还记得曾经的欢声笑语。

那些枫叶树,是时光的标记,
见证了童年,见证了亲情的浓郁。
如今在远方的我常常想起,
那幺幺屋后,独特的风景地。

也许有一天我会踏上归程,
去寻找那记忆中的枫叶树影。
去重温那曾经的美好温情,
在那片土地上,让心灵再苏醒。


祝凰淋(又名祝齐圣,祝帝),男,汉族,1971年生,四川省通江县石庙乡人,硕士研究生,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经营师。现为绵阳市商业银行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南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校外合作导师。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西南商报》《广东文化参考报》《广西广播电视报》《晚霞报》《雨露风》《青年文学家》《星星诗词》《三角洲诗歌》《长白山诗词》《楹联博览》和学习强国、中国作家网、中华诗词学会网、中国诗歌网等发表诗作600余首。文艺作品和简历编入《中国当代文艺界人名大辞典》《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中华当代诗词人物志》《中国诗歌大全》《中国散文诗人200家》《2024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中国诗文百家》《中国百年长诗排行榜》《中国硬笔书法史》《中国当代书画家名典》等书籍。

高笔山:自然与生活的诗意画卷





在高笔山的秋意里漫步,
马桑树的叶片开始飘舞。
青岗树的枝干倔强挺立,
像古老的卫士守护这方土。

松树依旧是那片苍绿,
柏树在风中保持肃穆。
野菊花在草丛中绽放,
点点金黄点缀秋的画幅。

杂草在风中沙沙作响,
野兔在其间跳跃奔忙。
野鸡偶尔扑棱起翅膀,
惊起一片秋的声响。

松鼠在松树上穿梭,
为过冬储存着粮果。
月亮早早地爬上了山坡,
清冷的光洒在每一个角落。

星星也眨着眼睛闪烁,
似乎在诉说秋夜的传说。
祝家湾堰塘像一面镜子,
倒映着高笔山的轮廓。

高笔山下的稻谷成熟,
金黄的稻穗低下了头。
那是大地馈赠的丰收,
村民脸上满是笑容的褶皱。

快活岭的邻居们闲聚,
谈着家长里短的话语。
笑声在空气中肆意回荡,
温暖着这个秋的薄暮。

山间的小路蜿蜒曲折,
仿佛在诉说往昔的坎坷。
秋风轻轻吹过我的脸庞,
似是母亲温柔的抚摸。



高笔山的秋是一幅长卷,
有自然的生机和绚烂。
动物们是灵动的笔触,
植物们是色彩的铺展。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到夜晚的月色星光。
高笔山的秋缓缓流淌,
在岁月的长河里静静安放。

那马桑树见证着变迁,
青岗树承载记忆的沉淀。
松树柏树是不变的陪伴,
野菊花是秋的名片。

野兔野鸡是灵动的诗篇,
松鼠是跳跃的标点。
月亮星星是夜的眼,
堰塘稻谷是生活的源泉。

快活岭的闲聚是烟火人间,
高笔山的秋是心灵的港湾。
每一寸土地都有故事,
每一片叶子都有情感。

高笔山的秋意渐浓,
风里带着些许的凉冻。
但心中的温暖不曾消融,
因为这是故乡的秋的恩宠。

看那高笔山的远景朦胧,
仿佛是梦境中的仙宫。
而我们在这秋的怀中,
感受着自然的爱与包容。

秋虫在草丛里低鸣,
像是演奏着秋的弦琴。
高笔山的秋是一场音乐会,
每个生灵都是乐音的精灵。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山岗,
那是秋的最后的辉煌。
高笔山在光影里沉默,
等待着夜的幕布的拉上。

夜晚的高笔山宁静安详,
只有风声和偶尔的犬汪。
星星点点的灯光亮起,
那是家的方向的导航。



高笔山的秋是一首长歌,
从远古唱到现今的生活。
每一个音符都充满力量,
每一段旋律都不会被淹没。

马桑树的枝丫指向天空,
像是在祈祷秋的善终。
青岗树的叶子沙沙翻动,
那是秋的诗篇的传颂。

松树的针叶透着坚韧,
柏树的气味弥漫着沉静。
野菊花的芬芳醉了秋风,
杂草的摇曳是秋的律动。

野兔在洞穴口张望,
野鸡在枝头进入梦乡。
松鼠抱着松果睡得正香,
高笔山的秋夜如此安祥。

祝家堰塘的水在月色下,
泛着神秘的银色波光。
高笔山下的稻谷在仓房,
散发着丰收的米香。

快活岭的邻居散去,
带着秋夜的惬意。
高笔山的秋继续前行,
向着冬的怀抱慢慢靠近。

秋霜悄悄降临在山岗,
给万物披上银白的纱装。
落叶在风中打着旋儿,
是秋对大地最后的念想。

寒鸦在枝头偶尔啼叫,
打破秋夜的寂静。
心中的思念开始滋长,
对高笔山秋意的难忘。

高笔山的秋是岁月的馈赠,
是自然与人类的约定。
我们在这秋里沉醉不醒,
享受着这独一无二的盛景。


备注:高笔山位于四川省通江县石庙乡(现广纳镇)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