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评《河床渐渐升高》
作者:雷青山 2024年06月07日 15:21
0 收藏
河床渐渐升高
作者:江红霞
河床渐渐升高,草绿一点点
抬头,像苏醒的蝼蚁
从雾霾出走的城市正在学习忏悔
悲伤的风,沿着楼前经过
用笔墨种植的杜鹃花
需要浇水,施肥
斗室挟持旷野,三月漂染四季
丛林从来不是繁花似锦
杂草丛生的青春渐趋荒芜
如这片土地流失的承诺
有人面无表情地走过,有人捧起
尘土,有人举刀对准伤痕
我依然把沙漠看成
草原,你说这是自欺欺人
河床渐渐升高,是否会影响
河流入海。哑了一年的风信子
今天又轻声说话了
不再沉默的角落用明亮的事物对抗夜色
青山遗像挂在墙上
杜鹃花爬满山坡
爬成火,爬成河,把我淹没
【作者简介】江红霞,诗人,1975年生于山东青岛,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探索》《诗选刊》等刊物,入选《中国年度诗歌》等多种诗歌选本。2017年获第二届“中国诗歌发现奖”。著有诗集《午休时间的海》。
【雷青山点评】
这首诗以“河床升高”为起兴,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社会现象、青春流逝、人生无常等主题融为一体。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既悲怆又深邃的画面。
诗歌中,“杜鹃花”的盛开与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杂草丛生的青春渐趋荒芜”则直击人心,揭示了青春流逝的残酷现实。诗人用“有人面无表情地走过,有人捧起尘土,有人举刀对准伤痕”这样的句子,深刻地描绘出社会的冷漠与残酷,引发读者对现实世界的深思。
在语言运用上,诗人展现了高超的技巧。精准的用词、生动的比喻、丰富的象征,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强烈,读起来朗朗上口。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充满了对时间流逝、青春消逝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洞察。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对青春、对社会的热爱与忧虑,引发对自我、对他人、对世界的深刻思考。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和深入思考的佳作。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