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在民间记录的生活写成诗——读汪曾祺诗集《自画像》

作者:田延   2017年11月06日 12:22  文汇报    908    收藏

《自画像》汪曾祺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关于汪曾祺,人们经常谈论他的小说和散文,却很少提及他的诗歌。《自画像》 这本诗集的出版正好给我们一个机会,去欣赏并理解这位小说家的诗。

笔者对诗歌并无研究,但在翻阅这本诗集时发现,汪曾祺的诗歌实际上和他的小说创作共享着一条创作轨迹。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汪曾祺早年求学于西南联大。那时,现代主义对他的影响甚深。他在1940年代创作的小说就带有非常强烈的意识流色彩。即便是具有现实色彩的作品,如 《落魄》 《鸡鸭名家》,也善于采用现代派小说的技法 (比如叙事视角的频繁转换)。

同时期写作的诗歌也深受现代派影响,有的把本不相关的意象黏连在一起,制造陌生化效果:虫鸣声如轻雾,斑斓的谎从容飘落又像浓荫旧处。(《秋辑·落叶松》,1942)有的则用寥寥数行营造难解的意境:生如一条河,梦是一片水。俯首于我半身恍惚的倒影。窗帘上花朵木然萎谢了,我像一张胶片摄两个风景。(《秋辑·私章》,1942)

这些现代派新诗既像那时一个忧郁青年的喟叹,也像一个理性诗人对世界的思考。汪曾祺的确把诗写得很“现代”,但读来却不觉生硬。他不靠死学和模仿,而是真正把现代派诗歌的味道和精髓融化在了自己笔尖。如果没有十足的才气,很难做到。

但是,如果只看到现代派的这一面,就很难全面地理解他。汪曾祺在1980年代凭借 《受戒》 和 《大淖记事》 暴得大名,成为经典作家。这种轰动效应当然和作品本身的成功有关,但值得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定义了这种“成功”? 这就要回到当时的文学环境——对“现代主义”的追捧造成了对汪氏小说的形式要素的承认。很多人看到那个时候汪曾祺的形式实验,就直接把他和1940年代接受的现代主义影响联系在一起,得出“汪曾祺=现代主义”的结论。而对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对立的想象,又在汪曾祺的作品和现实之间拉开了一道距离,把它审美化、人性化。到了今天,用柄谷行人的话说,汪曾祺成了一个“风景”,我们耽溺于这一“风景”,却忘记了它的“起源”。

有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罗岗就认为,汪曾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把1940年代的“新文学传统”带到19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的面前,更重要的是时代给汪曾祺的创作埋下了怎样的伏笔,又是如何最终酿造了他的横空出世。

从这个角度阅读汪曾祺后来的诗歌,会有别样的启示。1949年后,汪曾祺先后担任 《北京文艺》 《说说唱唱》 《民间文学》的编辑,经历过农村劳动,其间搜集过民歌,编写过戏曲。这段经历对汪曾祺本人来说很宝贵。他自己坦承:“我编过几年 《民间文学》,深知民间文学是一个海洋,一个宝库。”,他还告诫青年作家:“读一点戏曲、曲艺、民歌”。在他看来,群众的语言才是“活的”、“滚动的”,“土”和“洋”的对立并不绝对,民歌的手法也可以很现代。民歌语言的影响在 《自画像》 这部诗集的后半部分也得到了清晰的呈现。比如:


大雁飞在天上,影子留在地上。

巴特尔要离开家乡,心里充满了忧伤。

巴特尔躺在圈儿河旁,闻着青草的清香。

圈儿河流了一前晌,还没有流出家乡。

(《巴特尔要离开家乡》,1986)


和早期的现代主义诗歌相比,这首诗的语言更加洗练、通俗、口语化,少了技巧的雕琢,多了民间的味道。开头显然运用了民歌的起兴手法,整首诗则采取民歌常见的以叙事来抒情的写作模式,读来非但不俗,反而很雅,虽不如早期诗歌那样高深,却因明快畅达而自成一趣。

还值得一提的是,旧诗在 《自画像》 中占了大半。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印证了汪曾祺对古典的重视。他在告诫青年作家学习民歌的同时,也提醒他们“趁现在年轻,多背几篇古文,背几首诗词”。但是,正如汪曾祺不是死学现代派一样,他对古典的继承也并非保守。他的旧诗做得并不“迂”,而是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既有标准的旧体诗,也有歌行体和竹枝词;诗中既有古雅的词汇,也有通俗的口语;既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也表现老百姓的浮世欢乐。可以说,汪曾祺的旧诗打通了古今雅俗的区别。观其诗文小说,士大夫气并不比市井的烟火气更浓厚。有人说他是最后一个士大夫,在我看来,他更像一个喜欢在民间记录生活的小老头儿。

这些特点都和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深入民间文学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或许这才塑造了我们看到的汪曾祺。因此,现在是时候回过头去清理那个时代留下的精神遗产了,而 《自画像》 里的诗或许可以为我们寻找这份遗产提供一些线索和启示吧。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专业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苏琦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抗日烽火中的《诗刊》前辈
  2. 《诗刊》《星星·诗歌原创》《诗林》《扬子江诗刊》《诗选刊》: 诗歌中的抗战记忆与时代传承
  3. “诗会曲靖 发现宝藏之城——全国著名诗人曲靖采风活动”在麒麟水乡开幕
  4. 诗歌中绽放青春华彩——《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在云南祥云举办
  5.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6.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7.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傅丽祯:鸿雁飞过
  8. 义勇军进行曲(组诗)
  9.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10.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