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非非主义三十周年—— 《非非》杂志“介入中国”专号出版

作者:周忆航   2016年10月28日 22:49  非非    603    收藏

 

纪念非非主义三十周年——

《非非》杂志“介入中国”专号出版

周忆航

《非非》杂志“非非主义三十年·‘介入中国’专号”于2016年7月5日正式出版。

 

今年是非非主义创立三十周年,也是《非非》杂志创刊三十周年。为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由著名先锋诗人、文艺理论家周伦佑主持的《非非》杂志,特编辑出版这一期篇幅厚重的“非非主义三十年·‘介入中国’专号”。

本期《非非》为16开,58万字。由周伦佑主编,孟原任执行主编。共设有:[介入中国]、[介入诗篇]、[都市病理]、[介入:立论与评论]、[介入:对话与访谈]、[学术禁区:文革研究]等六个栏目,集中刊出周伦佑、董辑、刘先国、梁雪波、孟原、袁勇、马永波、蒋蓝、余刚、野麦子飘、胡途、郎毛、徐慢、陈小蘩、安琪、陈亚平、林忠成、雨田、周兴涛、税剑、王晟、张卫东、王学东、曾仪等诗人、学者的介入诗歌和介入诗学文论;还刊登了林贤治与周伦佑、李景冰与宋迪非、梁雪波与何言宏、安琪与周伦佑的对话与访谈;最后,还集中刊登了大陆体制外学者周伦佐的[文革造反派研究]专题。

正文之后附有周伦佑撰写的近8000字的[编后记]。

 

本期《非非》不仅对“介入写作”理论的本源、路径、方法作了集中的论述和阐释,而且首次提出了“介入中国”的命题。这些严肃的理论探索,必将对“介入写作”理论在中国的深入实践提供新的推动力!

 

1986—2016,非非主义的三十年,是历经坎坷的三十年,也是诗歌和诗学理论辉煌呈现的三十年!从世界文学史的范围放眼俯瞰:

——自1871年9月少年兰波应魏尔兰之邀来到巴黎,以《醉舟》一诗成名算起,以马拉美为中心的作为流派存在的象征主义,前后坚持了15年;

——诞生于意大利的未来主义,以诗人马里内蒂于1909年2月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一文算起,实际存在了13年(如果以俄国未来主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930年去世作为终点,勉强存在了21年);

——坚持时间最长的超现实主义,自1924年布列东等人在巴黎创立“超现实主义研究室”,并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算起,到194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超现实主义展览”宣告超现实主义的终结。前后一共延续了23年。

与世界上这些著名的先锋诗歌流派相比,中国的非非主义,作为流派集体呈现的时间比它们更长,在理论建构和诗歌作品呈现的充沛和丰富上,不仅与以上列举的这些流派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在理论和诗歌作品的某些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些流派。

 

十四年前的2002年,在非非主义十六周年时,周伦佑曾在《非非》“体制外写作专号”的[编后记]中写道: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史,自五四以来,新文学发端、发展的前三十年,在创作自由和出版自由得以完全实现的情况下,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学群体和流派一般都只坚持了三、五年便偃旗息鼓,改谋它途了,而非非主义在缺乏基本的创作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条件下,历经体制意识形态的强力封杀和暴力击打,到今年已整整坚持了十六年。中国新文学史上有过这样坚韧、严肃而又一直保持着充沛创造激情的创作群体吗?仅这一点就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大奇迹!

 

而今天的三十周年纪念,不更是一个奇迹吗?——活力充沛绵延,激情一以贯之的非非主义,以它辉煌的三十年,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大奇迹,也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大奇迹!

 

这是全体非非诗人的荣耀,也是现代汉语文学的荣耀!

 

不是建党,不是建军,不是建政——但比这些更重要:用整整三十年光阴,集两代诗人的青春活力,在汉语诗意象形的的方块字时空中,成就一个不朽的文学事业,创造了一个现代诗歌的非非主义时代!这是真正高于现实而超越死亡的伟业。一个人的有限生命中,还有比这更值得用毕生精力奉献的事业吗?——真正不朽的不是那些有形的权力结构,而是在词语内部从事的精神和文化创造。而这正是非非诗人已经做和正在做的。我们相信:“没有永久的王位,只有不朽的艺术!”(周伦佑语)

写到这里,笔者突然记起希腊诗人埃利蒂斯长诗《理所当然》中的两行,正好作为这篇文字的结语:

 

永远永远,现在现在,

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2016年7月6日信笔于成都)



《非非》“非非主义三十年·‘介入中国’专号”

目 录

 

【介入中国】

周伦佑   伪祖国书

董  辑   在时间的高度书写绝对之诗

 

【介入诗篇】

刘先国   山河病理(六首外一组)

梁雪波   见证的刀锋(八首)

董  辑   写一写墙及其它(九首)

孟  原   人民不是一个词语(九首外一组)

袁  勇   灯旗高举(九首)

马永波   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长诗外三首)

蒋  蓝   豹诗及其他(十二首)

余  刚   章鱼俱乐部的研究(组诗)

野麦子飘   转型期(外一组)

郎 毛  招魂的旗帜(六首)

胡  途    审判前的服刑意识(七首)

 

【都市病理】

徐  慢   都市病理定律(六首)

陈小蘩   阿拉山口,为永恒所思(八首)

安  琪   从一首诗得到拯救(二首)

陈亚平   苦难史第三章(七首)

林忠成   不速之客(五首)

雨  田   东南西北风(四首)

周兴涛   学问的屈辱(六首)

税  剑   夜间奔跑的房子(五首)

王  晟   夹边沟往事(外四首)

张卫东   对应与致敬(六首)

王学东   苦海无边(组诗)

 

【介入:立论与评论】

周伦佑   “介入”与写作的有效性

梁雪波   诗歌的介入:悖论、存在与难度

董  辑   汉语诗歌的“调和时代”:诗人何为?

蒋  蓝   非非写作与自由精神

王学东   从“介入”走向公民文学

王学东   周伦佑“文革”地下诗歌的体制外维度

周伦佑   后中国与六部诗

梁雪波   一只虎的五种祛魅方式

曾  仪   凤凰的燃烧与大鸟的高蹈

 

【介入:对话与访谈】

林贤治  周伦佑   后毛主义时代:经历与写作

李景冰  宋迪非   衰落的崇高与匿名的存在

梁雪波   何言宏:介入的批评或“为价值而学术”

安  琪  周伦佑   诗歌是灵魂的事业

 

【学术禁区:文革研究】

周伦佐   文革叙事中造反派问题的五种话语形态

周伦佐   造反红卫兵与保守红卫兵的区别

周伦佐   文革中受迫害的造反派

周伦佐   血色青春的纪念

   周伦佐 周伦佑   还原文革造反派真相

 

【编后记】

周伦佑   见证黑铁的诗与思

 


责任编辑:牛莉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抗日烽火中的《诗刊》前辈
  2. 《诗刊》《星星·诗歌原创》《诗林》《扬子江诗刊》《诗选刊》: 诗歌中的抗战记忆与时代传承
  3. “诗会曲靖 发现宝藏之城——全国著名诗人曲靖采风活动”在麒麟水乡开幕
  4. 诗歌中绽放青春华彩——《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在云南祥云举办
  5.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6.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7.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傅丽祯:鸿雁飞过
  8. 义勇军进行曲(组诗)
  9.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10.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