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我是诗歌的义工

作者:树红霞   2016年08月17日 11:29  福建日报    381    收藏

闽籍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谢冕一生与诗为伴。近日,由省作协和省图书馆共同主办的“作家讲坛”第二讲开讲,诚邀谢冕与读者分享“诗意的人生与学术”,共同探讨诗歌对于生命的意义。


书是心灵的好朋友


讲座开始前,谢冕向省图书馆捐赠《咖啡或者茶》《花朝月夕》《燕园集》等5本个人专著,省图书馆馆长郑智明接受赠书,并向其颁发收藏证书。

这一环节看似普通,但在谢冕看来,意义非同寻常,因为这更多是续缘。

谢冕自述与省图书馆的因缘,为60多年后能与这座心中殿堂相会而高兴。原来,早在1955年他奉命复员时,考虑到自己高一没念完就去当兵,书读得太少,就给省图书馆写了一封自荐信,想当图书管理员。

“我当时想,能到图书馆服务是最奢侈的理想。每本书都是心灵的朋友,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与书中人物交流是最幸福的事。”谢冕不无遗憾地说,自荐信寄出后一直杳无音信,他才不得不回到老家自谋生路。

他自言有好多年没开讲座了,因为没有新鲜的话可说,多说就是重复,他又不愿意重复。但这次不同,一是回到了家乡,二是圆了多年的梦想。

“人的一生就是谋求生存的一生,学术就是谋生的工具,有的人活得轻松,有的人活得沉重,如果生活中充满了诗意,那么沉重也会变得相对轻松。”谢冕道出诗对于生活的意义,畅谈他的诗意人生。

省图书馆求职不成,没等到民政局安排工作,始终难以割舍读书情结的谢冕,决定参加高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准备和不懈努力,他如愿考进北京大学。

后来,谢冕开始藏书。“上世纪20年代,上海万象书局出过一套作家的自选集。到北京后,我就凑齐了一套,高兴得不得了。这套书伴随我度过了大半辈子。”他说。


诗歌让生命更丰富


谢冕谦称自己为诗歌的义工,娓娓道来他与诗歌的不解之缘。

在贫穷困苦的童年,只有读诗的时光让他忘记烦忧,是诗歌抚慰了他。

谢冕的祖上从长乐迁到福州郎官巷,不过,他在福州出生后,长期居住在仓山区仓前路一带,后来那一带的房子都拆掉了,但这座城市在其心中永远存在。

“我的童年是阴暗的,心灵是压抑的,基本是在饥饿、半饥饿状态下度过的,至今都无法想象母亲是怎样把我们兄妹几个拉扯大的。我的乡情很重,始终认为这里是我心灵的故乡。”在他看来,人生有痛苦也有快乐,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享受快乐、经历痛苦,战胜疾病、灾难,就是成功的人。

谢冕读小学时,同学们相约到福州西湖春游,其他同学都很高兴,他却因没有新衣服,没吃的可带,感到很痛苦,就说谎不参加,把自己关在楼上读诗。

“在读诗的过程中,我忘记了痛苦。感激诗歌,它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就是经历了诸如此类的痛苦,我爱上了诗歌。诗歌表达了我内心的感受,诗歌让我的生命更丰富。”他说。


以平常心做真学问


几十年来,谢冕读过许多诗,也写过不少诗。不过,多数人只知道他是文艺批评家,却不知他还写诗。这是为何?

谢冕解释说,诗歌的精神就是自由,不放弃内心的自由。诗歌是表达内心世界的,是个人的隐秘的私语。要是个人的私语自由不被尊重,他宁可不写。

不过,写诗曾是他的梦想。读中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写诗,并有作品发表,功课荒废了,还是很开心。即使穿上军装沿乌龙江南下,即使背包里有步枪、子弹、行装,诗歌依旧陪伴着他。从部队复员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阁楼上看他的诗集还在不在。

尽管近年来较少动笔写诗,但他更多的是在不停地探索和思考。他告诫读者,学术研究浩如烟海,我们只要学习其中的某一个领域,只要研究其中的某一个分支,就已足够。即使这样,也一辈子学不完,用不完。去年他给《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题字:“以平常心做真学问。”这亦是其学术生涯的一个注脚。

他说:“诗就是我的学术,成就大小是另外一回事,但充满了诗意。我其他做不到,就研究诗。古典诗不敢讲,新诗也不敢讲,就讲当代诗。研究当代诗歌,自己要有经验,会写诗。”

“伴我一生、益我一生、教我一生、爱我一生。我的一生被诗歌占有了,这种占有是温柔的。”谢冕如此形容诗歌与他的情谊。


回归诗的本质


回顾中国新诗百年发展,谢冕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忘记了诗的文体的本质,丢掉了很多东西,是到了该反思的时候。

他认为,新诗最大的长处就是实现了自由的心灵、自由的表达、自由的格式。但是,新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其本质特征,我们不能因为“新”而忘记了诗,不能因为“自由”而忘记了诗。诗歌应当回归到诗的本质,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节奏感,让人在音乐般有节奏感的语言中享受快感。

“当今的诗路越走越窄,现在诗多,诗人多,可经典不多。问题就在于,现在的诗人把写诗看得太容易,写得太多太快。”谢冕说,只有贵族的心灵境界,才能写出具有很高情趣的诗来影响大众。

如何写好新诗?读由谢冕担任著译者的《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一书,或能管窥一二。《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由海峡书局出版发行,书中收录了冰心、林徽因、郑敏、舒婷等四位福建籍女诗人的作品。这四位诗人,分别代表了百年新诗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

谢冕说,一部中国新诗史是由这几位福建籍的女诗人“串”起来的。美丽的福建的山水孕育了女人和诗歌,于是福建用智慧的女诗人彰显了中国诗歌的历史。舒婷与三位前辈相比,拥有更多的苦难,这是她的不幸,也是她的“有幸”。

责任编辑:苏丰雷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以祥云之笔,绘青春诗篇——《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云南祥云·遇见青春”座谈会综述
  4. 2025年新时代青年诗词十佳诗人评选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8. 以诗为媒,以文会友 | 《散文诗》“桃江 · 竹海”专辑征稿盛大启幕,让世界听见你的诗篇!
  9.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10. 诗歌大擂台第33期“十佳诗歌”评选(A组)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