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玉壶,原名张少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星星》《中华诗词》《中华辞赋》《诗潮》等发表旧体诗1600多首、现代诗100多首。荣获山东省诗词学会2024年度优秀作品奖,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著有诗集《发于心底的光芒》。
科技与诗意的交响:论张少华“科学诗”创作的时代价值与艺术创新
作者:峦月
在当代诗坛,科学诗创作一直是一个充满挑战又极具时代意义的领域。辽宁诗人张少华以《冰心玉壶科学诗十首》为代表的作品系列,不仅填补了当代诗歌中科技题材的空白,更开创了一种将尖端科技与古典诗词形式完美融合的新型诗歌范式。这些作品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锦屏大设施、环流三号、九章三号量子计算机、中华天眼、C919大飞机、东风41、飞行列车、微纳卫星技术、青年科学家等为歌咏对象,构建了一幅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壮丽画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张少华科学诗的首要价值在于其题材选择的时代性与前沿性。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诗中,"辨清厘米谷峦翔,北斗高端但一航"不仅准确捕捉了北斗系统高精度定位的技术特点,更通过"多少曾经从世界,此回当下领炎黄"的对比,展现了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诗人对锦屏地下实验室的描绘同样令人耳目一新:"入地层层愕是泉,锦屏清晰两千年",将深地实验室比作清澈见底的泉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种对科技前沿的敏锐把握,使他的诗歌成为记录当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诗性年鉴"。
在艺术表现上,张少华创造性地解决了科技概念诗化表达的难题。科技术语往往抽象冷峻,而诗人却能在保持科学准确性的同时赋予其生动的艺术形象。《环流三号》中"打造乾坤第二阳"将人造太阳比作创世神话,宏大而壮美;《九章三号》中"计算思维无限长"将量子计算机的超强算力转化为思维延展的意象;《中华天眼》中"明眸独大未虚名"将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拟人化为洞察宇宙的巨眼。这些比喻既保留了科技内涵,又赋予了诗意的外延,实现了理性认知与感性审美的有机统一。
张少华科学诗的语言特色体现在古典形式与现代内容的完美融合。他娴熟运用七律等传统诗体,却灌注以全新的科技内涵。《C919大飞机》中"光阴二日经云市,旅客三庄过宇庭",将现代航空旅行场景融入古典诗歌意境;《东风41走笔》"金心凝聚三江血,铜胆弘扬五岳尊",用传统比兴手法表现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创作方式,既延续了中华诗词的美学传统,又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展现出汉语诗歌强大的表现力和适应性。
尤为可贵的是,张少华的科学诗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描述,上升到了民族精神与人类情怀的高度。《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尾"华夏千年成主导,如生疑窦问中唐",将当代科技成就置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考量;《环流三号》末联"如此科研人类事,践行何国不相商",则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给哈工大微纳卫星学生管理团队》中"苍穹寂寂何生味?秘密谁知散烈香",赞美了青年科研工作者探索宇宙奥秘的激情。这些诗句表明,诗人的目光不仅关注技术本身,更关注技术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
张少华科学诗的创新价值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上。科学诗创作要求诗人既要有诗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又要有科学家的理性和精确性。在《飞行列车》中,"人类即将贴地飞,交通解密正精微"展现了诗人对前沿科技发展趋势的把握;"真空定势千家去,磁力悬浮一瞬归"则准确概括了磁悬浮技术的基本原理。这种科学与诗意的思维交融,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认知诗学,为读者提供了理解复杂科技的新视角。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张少华的科学诗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科技题材相对薄弱,张少华的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开创了科技诗创作的新传统。《给2018年度全球青年科学家万蕊雪》中"出语台前尚嫩声,发声已是五洲鸣",既是对青年科学家的赞美,也可视为对科学诗这一新兴诗歌类型的隐喻——初露锋芒却已声动四方。这些作品证明,古老的诗歌形式完全能够表现当代科技内容,中华诗词传统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张少华科学诗的社会价值在于其对科学精神的传播与弘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公众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是一个重要课题。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形式,可以成为科学传播的有效媒介。《锦屏大设施》中"微子测量藏厚土,科研交错躲长天",将深地实验室探测暗物质的科学目标转化为诗性表达;《九章三号》中"零零二度晨连午,二五五生月继阳",用数字入诗表现量子计算的并行处理能力。这种科学内容的诗意转化,有助于激发公众对科技的兴趣和关注。
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看,张少华的科学诗代表了一种新的诗歌可能性。20世纪以来,面对科技迅猛发展带来的认知变革,许多诗人尝试将科技元素融入诗歌创作,但成功者不多。张少华的实践表明,科技不仅可以是诗歌的表现对象,更可以成为诗歌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他的作品既不同于传统的山水田园诗,也不同于现代派的个人化抒情,而是开创了一种基于科技认知的新型诗歌美学,为当代诗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
《冰心玉壶科学诗十首》的总体艺术成就,在于它们成功构建了一个科技与诗意交融的审美世界。诗题中的"冰心玉壶"寓意深远——"冰心"象征科学研究的冷静理性,"玉壶"则代表诗歌艺术的纯净美好。这两个意象的并置,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张少华科学诗的精神内核:以赤子之心拥抱科技,以艺术之美表现科学。在这个科技日益深入生活的时代,张少华的创作启示我们,科学与诗歌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人类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两种互补方式,二者的融合将开创更为广阔的认知与审美空间。
回望张少华这十首科学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诗人对科技的礼赞,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和一种未来诗歌的雏形。这些作品以独特的艺术方式证明,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的辉煌成就完全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丰厚土壤,而悠久的诗歌传统也完全能够容纳并生动表现最前沿的科技内容。在建设科技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张少华的科学诗创作无疑具有前瞻性的示范意义,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显现。
附:冰心玉壶科学诗十首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辨清厘米谷峦翔,北斗高端但一航。
多少曾经从世界,此回当下领炎黄。
东方智慧金星启,大国胸襟电子量。
华夏千年成主导,如生疑窦问中唐。
锦屏大设施(深地实验室)
入地层层愕是泉,锦屏清晰两千年。
医疗地下生奇迹,物质岩中变迥然。
微子测量藏厚土,科研交错躲长天。
传奇一向离人远,隔尔三维得梦圆。
环流三号(人造太阳)
中华大智与天长,打造乾坤第二阳。
破晓同关三界醒,生机更带百花香。
工期年计缩周计,亩产平方向立方。
如此科研人类事,践行何国不相商。
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机)
九章后裔九章王,计算思维无限长。
二号衡聪欧有愕,五洲比速美无量。
零零二度晨连午,二五五生月继阳。
掌控全球仍未忘,中华万里是家乡。
中华天眼
明眸独大未虚名,一里方圆浩瀚生。
可捕茫星圆椭事,也擒悬石直弯行。
无双视网深深暗,不二神经湛湛晴。
欲试全球天眼好,千层宇宙信眉明。
C919大飞机
奋起中华大器成,向天一跃则明星。
光阴二日经云市,旅客三庄过宇庭。
发动匀声喷气式,飞翔流线驭风型。
高空万里人间外,安然稳坐如家宁。
东风41走笔
巨弹巍然大国门,全球望见顿惊魂。
金心凝聚三江血,铜胆弘扬五岳尊。
智慧天容无可载,才能海量有何存?
日常橄榄和平色,一旦临危海啸喷!
飞行列车
人类即将贴地飞,交通解密正精微。
真空定势千家去,磁力悬浮一瞬归。
音速外型藏又现,摩擦阻力是还非。
时光不老唯科学,常使谜团敞四围。
——给哈工大微纳卫星学生管理团队
稚嫩双肩放大梁,青春拓阔宇茫茫。
巧开纳米星辰迹,妙摄克微地月航。
今对广寒推颤鸟,明朝北斗放飞凰。
苍穹寂寂何生味?秘密谁知散烈香。
给2018年度全球青年科学家万蕊雪
出语台前尚嫩声,发声已是五洲鸣。
电工细考前无细,剪接精研后更精。
满满独拼天地暗,强强对决海天晴。
天机可泄匍匐者,地秘将呈砥砺卿。
编辑:邢建建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