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热度持续,参加活动的诗人、诗学家们深入我市进行采风创作,围绕自然诗歌与城市发展开展深入交流,在领略乌兰察布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同时,为生态诗学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日上午,“自然诗歌与生态诗学的启示”座谈会在辉腾锡勒草原举行。辽阔的草原上,蓝天白云相映成趣,错落点缀的风车与茵茵绿草为座谈会营造出浓郁的诗意氛围。与会嘉宾就自然诗歌与生态诗学的内涵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共识渐趋清晰:自然诗歌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更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在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生态诗学前景广阔,诗人应以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洞察力,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自然诗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漫步于碧草连天的辉腾锡勒草原,《诗刊》社主编、著名诗人李少君灵感涌动,以《在乌兰察布草原上》为题即兴创作组诗三首。“青草连绵去,长风息何处。奔云无止心,人世亦长旅。”吟诵间,他不禁感慨:“乌兰察布的天地格外开阔,这是一种非常美且自由的状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尤其鲜明,实在是宜居宜游的好地方。”
“踏足生命的源头,置身大自然深处,那种无法抑制的幸福感,让我迫切地想要分享给我北京的同事、朋友,向西一步,来乌兰察布吧。”中国诗歌网总编辑、《诗刊》社融媒体中心主任金石开的话语里,满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下午,嘉宾们走进我市中心城区,开启城市建设调研之旅。近年来,我市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处处彰显着“绿色发展”理念。嘉宾们驻足于标志性建筑前,漫步于城市景观中,切实感受着这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理念的贯彻与实践。
通过一天丰富的活动,嘉宾们加深了对乌兰察布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诗会为契机,创作出更多反映乌兰察布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以及发展成就的诗歌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充满魅力的北疆之城。
编辑:王傲霏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