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TA的文创专属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不周风
加入时间:2025-07-11
诗人简介

不周风、笔名,原名:李铭璨 ,云南思茅人,县供职于西盟县文联。作品散见于《云南日报》《太阳河普洱文艺副刊》、《普洱史话》》《普洱工会》《职工文化》《娜允》等刊物发表和《中国作家网》《普洱发布》等某体。

粉丝
关注

不周风的诗

《无题》
有时,总是被忽略
如小路中不会绊倒人的小草
往往他们已经默默掷下一地的声音
却没有一丝丝守候的愿望
抛下手中残破的网
寻找自己的方向
去靠近山村
靠近土地
靠近深处的魂
从精明变成无知
悠然地看着门前的河
从早晨一直到夜幕
日日如此

《这或许是一种病》
夜色,怎么诗里除了夜色还是夜色
悲伤,怎么诗里除了悲伤还是悲伤
这或许是一种病
我曾经想在打雷的雨天敲响那口古钟
打破,死寂的清规
在夜色里歌唱关于快乐的歌
如今本该把梦深藏
应该煮一杯清茶
放下尘世的喧嚣
看着繁星,感受自己的传说

 《偶尔》
偶尔,就是那么一刻钟
偶尔,只见认真的瘦
偶尔,是一种感觉的美妙
偶尔的岁月,本来不该是悲伤的河流
本不该刺痛那些纯净的心
本应该有月光一样的距离
偶尔,应该是一种小心翼翼
不该暴露,如野马般的脉搏
在平静的秋,寒冷的冬
慢慢散去

《暗香的菊味如秋》
冬藏
冷的天,寒露里,眉头紧锁
自认为已经守着秋后平静
而醉后燃烧的火,貌似春天里
火苗中爆裂的疼痛
好比一只青蛙爱上一株菊
勐梭的黄昏后,还有纯棉似的云朵
冬的夜在等待寒冷月光的醇厚
冷却胸中的火
暗香的菊,味如秋

《以一棵树的姿态聆听》
看着静静的河
宇宙如突然被谁扯去一片黑幕
朗朗上空,风已经成歌
一种巨大的静默
在落叶中静止
伸手掐碎一团黑色的云
你我早已不见踪影
当花朵在喊我名字时
突然感觉,自己早已以一棵树的姿态聆听
恰好看见

驻村日志(组诗)

《脱贫不稳定户》

岩神,男,53周岁,未婚
户籍登记人口1人 属普通劳动力类别
受教育程度为小学
未从事种植业及养殖业生产活动
主要经济来源为政府发放的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林业草原生态补助等政策性补贴
长期于户籍所在地从事临时性劳务工作
主要从业方向为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从事民间占卜祭祀)
近年来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影响
属地劳务参与频次显著降低
劳务报酬呈不稳定性
经村民小组民主评议
村“两委”会议审议
于2023年6月被列为脱贫不稳定户重点监测对象
岩神面部呈现出短暂的非典型微表情特征

《种甘蔗的岩用》

岩用,八组村民,普通脱贫户
家庭不算富裕
妻子贤淑勤勉,膝下二子就读村小学
家中尚有古稀之年的母亲
夫妇二人难以长期离乡务工
甘蔗种植系本村新兴农业项目
面对新型产业形态
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亦有少数冷眼旁观者
岩用位列首批试种甘蔗的十户农户之一
岩用毅然承担风险,于旱地试种三亩蔗田
年末,甘蔗长势优良,单亩产近十吨
实现毛收入一万三千余元
亲邻皆参与甘蔗“砍伐” 
素日多有微词的堂兄弟岩冷与岩块甩亦在其中
惯常嗜酒的两位堂兄弟
仅于岩用家用膳后便悄然离去
后闻二人当夜在岩冷宅中彻夜饮酒


《进村民小组》

晚饭后,决定晚上走路进一组开展工作
挂组工作人员请及时与组长联络对接
组长已通知本组党员及网格管理专员
本次行动旨在召开各地流出整改动员部署会
会议地点定于年近五旬的会计娜玲同志家
娜玲同志素以秉性开朗著称
行事果决、声音洪亮
堪称一组工作会议中稳定局面的核心人物
今晚的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会议
多数与会者持基本认同态度
少数与会者提出审慎性质疑
基于避免引发参会者抵触情绪的考量
本次会议未安排影像记录
二十二时许,余冒雨徒步返程
持手机照明前行,视域朦胧不清
返抵居所,裤管尽湿,就寝安歇
时间紧 任务重
关于第一村民小组耕地流出整改问题
根据要求本周内须拿出最终决定


《寨子里的狗》

驻村工作队入户作为常态化工作 
无无故扰民之意
农忙时节、通常选择夜间入户
佤族村寨的狗、相对安全 
寨中犬只数量稀少,且性情多温驯
或承袭主家习性,延续热忱待客之道
既未显护院之警觉
亦无失迎宾之礼,陷入选择“两难”境地
当您轻抚其前额时,其仅以双目微阖之态示人,神情淡漠未显亲昵
有时小狗在客人面前的互动行为
狗妈妈通常选择置若罔闻
农户的基本信息 采集登记后
接着是下一家农户







《村公所旁的大榕树》

大榕树 是佤族传统生活中的禁忌
听说这阿佤人代代的传承
我相信其中必定蕴含着深厚的文化隐喻
族人的生活禁忌的存在是必须传承的
这个是组训
村民普遍相信参天古为祖先灵魂的栖息地
擅自砍伐者将面临全寨集体祭祀赎罪
大榕树系佤山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乔木物种
其伟岸身影矗立于各行政村公所周边
此等现象初观颇令人费解
然细究之,其中或蕴含着深层的文化意涵与生态智慧
此乃人间权利与神性权威构筑的双重权威体系
或许应归属于人文、社会、政治或心理范畴的某一领域
阿莫村村公所东侧那株三百龄古榕
苍劲的枝干需五人合抱
虬枝交错编织成方圆三十米的天然穹顶
经过一年多时间相处
也算是包容和友好
默许我们偶尔的刨土、挖藤三七 
雨季,不论多大的狂风暴雨古榕始终巍然挺立
狂风大作的两次断枝
皆为工作队回家休息的日子
我喜欢上了榕树的包容和友好
喜欢它的盖般的庞大树冠
喜欢它夏天为我们遮挡出半丈干爽天地
喜欢夜里听它讲百年来阿莫村的过往趣事
作品 全部
相册
  • 诗人
  • 诗人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