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大地大,最是适合诗人咏唱。有一个诗人,在克拉玛依,在黑油山下,嘹亮着歌喉,写下了炽热的诗篇,他就是申广志。翻开诗集《石油季节》(中国言实出版社,2025年4月第一版),其中展开的,是申广志的人生地理,包含了诗意,情感和生活的烟火。这都是新疆这方热土给予的,也打上了克拉玛依的钻塔和油井醒目的记号。
石油题材的诗歌,有一批专注又用心的写作者,他们都在石油行业工作多年,对石油生活有真切体验,能通过诗歌写作,把石油天然的野性和现代感并置,从而打通天地和人心的通道,引起读者广泛共鸣。在当下新工业诗歌的潮涌中,更是具有鲜明的辨识度和冲击力。持续在石油题材诗歌写作上发力的申广志,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申广志是石油战线成长起来的诗人。身处新疆,石油是他创作的母题,滋生石油的地域,又以异质的特性,给他的诗歌注入了别样的生动。多年的写作实践,在诗歌文本上体现出扎实的功底和多维度伸展笔触的能力,这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多彩,繁复,厚重的风格。
2023年,申广志的诗集《水晶墙》获得第五届中华铁人文学奖诗歌奖,这是中国石油石化系统的文学最高奖,也是对于申广志石油题材诗歌创作的重要肯定。对于《水晶墙》,我在参与撰写的相关文章里作了以下点评:克拉玛依诗人申广志,在近年的诗歌写作中,特别注意石油题材诗歌写作的诗意表达。有评论认为申广志以低调、柔软、温暖的视角和笔法,对“高、硬、冷”的传统石油诗进行了脱胎换骨式的创新。申广志说,就石油本身,是没有诗意的,诗人只有将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去接通、起搏油田万物,赋之人性化、人格化,才能诞生诗意。修大爱品质,练精湛技艺,趋主流文本,言崇高心志,才是行业诗的入口和出口,并会延展出无限的生命力。他的获奖诗集《水晶墙》验证了他的创作。申广志的诗歌《远行》就通过西部特征的物象,通过情感的挖掘,来烘托和渲染诗意:“我不敢妄言,一影行尘,便能/荡漾你满眼清澈/但棱角分明的两瓣玫唇/依旧密闭成工笔彩墨里的仕女/多年以后,才知道,那天/我隐入楼丛时,你径直/扑向戈壁,让红柳、梭梭/也竖起耳朵,列队静候/日出之前,云瓦内的几声干咳/只可惜,委托雷电捎去的情书/遗漏了一句——/我不厌其烦地飞翔,就是为了/在你梦中,收拢翅膀”。
申广志的《石油季节》,是他近年诗歌的结集,相当一部分诗歌,都是直接书写石油的或者和石油生活相关的内容。阅读这本诗集,我认为体现出了这么几个特点:
一、把时代精神、铁人精神融汇进了诗歌。申广志石油题材的诗歌,扣紧时代脉搏,把石油战线创业和发展的成就,通过诗意的手法予以展现。他的笔触深入到生活深处,心灵深处,讴歌石油工业不是概念化的,口号式的,却蕴含着石油质地带来的力量感。
远隔千里的搏动,深藏万米的喘息
均无法避开钢的耳蜗,铁的指端
一遍遍,听诊把脉。只不过
到我嘘寒问暖的这天,古海床上
谁的毛发,已全部脱尽
眼泪,早就哭干
(《追溯沙漠气田》)
在这首诗里,申广志把辽远和足下,像“千里”对应的“搏动”,宏观和微观,像“古海床”联系的“毛发”,如此巧妙组织在一起,营造出了恍然又确实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
二、善于挖掘石油资源,从中萃取和升华,写的是石油,又超越了石油,拓宽了表达的范围。这也让申广志的诗歌的感染和共鸣,拥有了更广泛的落点。
地壳的盆骨在响
黝黑的胎血在流
旭日蒂落,殷红的戈壁滩上
是谁,泛着沙容,飘着雪发
一遍又一遍
默诵着我的家谱名册
巨至龙象,微至蝼蚁
远至昆鸟,深至鲸鲨
均未挣脱你饥腹妊娠的指爪
终有一天,我也会化作
你脉管里的石油吗
(《解读黑油山》)
黑油山在克拉玛依具有标志性,逐油而来的创业者,在荒野大漠,开发出了一个大油田,也把黑油山的形象,刻进了生命的图谱。申广志对于克拉玛依的情感无疑是深厚的,也是在反复咏唱的。当他说出“我也会化作,你脉管里的石油”,那种至爱才有的表达,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
三、申广志写诗多年,不满足于既有的写作优势和能力,勇于探索和突破自我,注重强化诗歌的辨识度,宝刀不老,频有佳作。
从地球有了脉跳的那一刻起
我知道,生命中的每一场雨
都没有走远
几十亿年的前仆后继
也不过,行了三五公里的距离
只是,面对一场井喷
无人能听懂太多的语种和旋律
(《覆灭的春雨,并没走远》)
在申广志的诗歌里,空间感阔大,时空距离拉得很开,这首《覆灭的春雨,并没走远》,就很典型。这是石油行业走山走水的特点和新疆地域的辽阔,在申广志诗歌里的投影。申广志这些年的诗歌写作,与其阅历增长,时光沉淀有关,这样的深探越发集中,也给他的诗歌带来了放大生命体验的效果,从而在新工业诗歌的美学创造中,有了自身的言说价值和阵列式体现,值得予以关照和审视,获得对于诗歌写作新向度的启发。
2022年,我曾经和申广志在南疆有十多天的游历,过天山,淌叶尔羌河,漫步阿克苏,库尔勒。我发现,申广志对石头情有独钟,在冰冷的河道,他捡起一块块石头仔细端详,反复抚摸,似乎能从石头里看出星空,似乎能触碰到石头的心跳。经申广志介绍,我才知道,他是石头收藏的老行家了。他收藏的石头,许多都来自克拉玛依的戈壁滩。我就想,石头是大地的精华,和石油一样,都需要寻找,挖掘,比较,才能识别和发现。石头收藏对于申广志的诗歌写作有无影响,我没有询问,不过,从他的诗歌能够感受到,对于石头的态度,也体现出了他对诗歌的态度。申广志在开采诗歌的能量,有他的付出和收获,也有他的坚持和执著,这在他的诗集《石油季节》里,能得到充分地验证。
第广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参加《诗刊》第九届“青春诗会”,参加《诗刊》第九届“青春回眸诗会”。甘肃诗歌八骏。作品发表于《诗刊》《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当代.诗歌》《十月》《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散文》《星星》《散文诗》等,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青年文摘》转载。获中华铁人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敦煌文学奖等,多篇文章被大学、中学生辅导教材、中考现代阅读题及各种文学选本收录。已结集出版十部诗集,十部散文集,一部长篇小说。
编辑:张永锦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