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从哪里经过,乌兰察布就站在哪里
不是草原的轻软、高原的空旷
是两者之间,一处土地肯低头,又敢仰望星河
那里的山,没有高得咄咄逼人
它们蹲下来,守着矿脉、天池和熟悉的羊群
那里的水,穿过枯黄日子打湿晚霞
落进麦垄,落进灌渠边边那首唱了三代人的山歌
【2】
看过黄羊走过黄土坡
看过400多种鸟类被风叫醒、在乌素图林场惊起羽翎
草和根从不对语言挑剔,
多数时候,它们沉默里散发宽容
【3】
乌兰察布的晨光,在锅盖山背后举起火焰
一寸一寸落在大青山往东延的腰骨上
老百姓摸麦包、清水河、凉城县地界的谷物涨势
都摸得比手机信号还准
不是他们种得早,是他们都记得月亮圆的时候下籽最合节气
【4】
这里的风,不再吹走种子,而是护它下地
风从古刹穿过,从匠人刀口拂过
从天牛引擎路肩吹过
吹皱湖水,也把旗帜吹立
把每一个村庄的屋檐之上
镶嵌了“人与自然共赢”的签名
【5】
你去看成吉思汗大营
草不高,帐白如雪,云有骑痕
一匹马走出去,一百年的路径被重新擦亮
草上人——不是走路,是把土地背上
粮是粮,盐是盐,马奶酒是酒
说出来的都是共识,说回去的,都是共荣
【6】
乌兰察布并不喧哗
它没有一句口号跑在土地前头
但它走出的路都有痕
草不绕石,风不躲山
那种分寸,是草原的规矩,是北疆的骨格
【7】
你可以不识字,但你必须认得方向
就像东风口西有风电,察哈尔右翼的牛羊从东向西迁移
天上的云让开路的时候,人得趁早!
这片地儿,有7条高速,但不忘留1条骆驼路
有万吨风电,但仍有人拉风箱吹铁
有“绿电之都”的设计图纸
也有张贴在村委公告栏上手写的
“节水灌溉请轮流打水”
【8】
一个地方不止是地理坐标
而是它如何宽容时间
如何捡回祖先留下的东西,
又能自己在原野上走出新脚印
如何在无人之境,种出给未来的答案
【9】
文学也来过乌兰察布
过南城门,老作家的纸包油手稿曾塞进破牛皮袋
也有孩子拿着AI手机查天气,看哪天雨多
省得二茬苗又被淋秧
科技和诗,一起写进乌兰察布
写进北疆,也写回民族的故事
【10】
所以我说——
这片地,不靠喊,不靠模仿谁
它靠站,站在风里,站在泥里,站在山川与风声去过的地方
回应所有没说出口的梦想
乌兰察布不是一首被写过很多次的诗
它本身,就是一首
你得走进去,才能听得见人字背后的风声——
那风,在乌兰察布,站稳了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