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韦国才
加入时间:2025-05-04
诗人简介

广西柳州市人,壮族,大专学历,长期从事政工和文宣工作,目前在广西苓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酷爱写作,执之以恒,曾经是《柳州日报社》《柳州人民广播电台》《柳州流通报社》《柳州工会信息报》等多家党报官媒的特约通讯员。先后在《广西日报》《广西工人报》《河池日报》《合山工人报》《中国媒炭报》《江苏文苑》《罗城诗刊》《晓犁文化传媒》《都市头条》《今日头条》《百度头条》《江南诗画艺术院》《江月醉桃源美篇》《广西诗词》《中国诗歌网》等纸质报刊和新融媒体公众平台,发表过近千篇新闻报道、长篇通讯、影评、散文、诗作等作品。

粉丝
关注

我们是罗城桥头永远的矿友


当首府南宁的风
裹着桂香漫过肩头
我们忽然听见
岔罗铁路的汽笛
还在心头清脆鸣吼

当年我们背着铺盖
踩着晨露往罗城山里走
罗城矿务局桥头矿的灯
就从暮色里伸出了手
把我们的青春
迎进了黑黝黝的井口
也是从那时起
我们成了永远的矿友

还记得吗
掘进队的钢钎
撞响着地底岩层的喉
每一次凿击
都在为光明开道
为温暖破幽

采煤队的兄弟弯着腰
把煤块从黑暗里采收
掌心的老茧
是与地心对话的温柔

煤仓队的身影
在传送带边的料堆穿梭
像守护宝藏似的
分拣着矸石不停手
把纯纯的乌金堆成山
等着列车载向远方
载向用户的需求

机电队维护着设备的运转
扳手总在掌心发热
从不停休
拧亮每一盏矿灯
让地下的路不再黑得发抖

井口运输队的工友
忙着给矿车脱钩挂钩
矿车的轱辘被推转着
有序的节奏不止不休
你喊着号子
我会意地拼力搭把手
把辛苦都酿成初心相守

曾记得安全帽上的灯
连成一片地下的星斗
你递来的搪瓷缸
盛着最烫的暖流
一口下去
就把井下的寒
都焐成了酒

后来我们也像煤块
从桥头矿的掌心散开
各奔东西地调走
有的回了故乡
有的到陌生城镇落了户
我们身在四方的年份已久
但心里始终忘不了矿友

每次听见“矿友”二字
都很亲切
亲切得像老伙计
当年在井口喊~
“下班了,喝两口”

是的,桥头矿友
那些没说尽的话
至今还堵在我们的胸口
今天我们终于又聚首
皱纹里藏着当年的风
白发间缠着年轻的时候
相聚不用多说什么
碰一碰酒杯就足够

你还是当年
递给我毛巾的掘进队友
我还是当年
跟你抢着推车的
井口运输队某某某

机电队的钳子、电笔、扳手
煤仓队的筐子、铲子
还在我们的记忆里保留
采煤队的号子
仍在耳边轻轻相酬

这辈子啊
总怕有些念想会生锈
还好此刻
我们有缘把回忆
重新擦亮通透

桥头矿的热土
还沾在我们的衣兜
工友朴素情谊的热
还在血脉里慢慢地流
这一次的相聚
就是为余生不留遗憾
时光不老
我们不散
与当年同甘苦的矿友
叙叙旧,干一杯酒

往后的日子
不管风往哪边走
别忘了今天
南宁的灯和我们的酒
别忘了当年
兄弟姐妹并肩谱写的春秋
那是属于我们的
最珍贵的一一
矿友情谊
青春不朽

柳州柳侯祠



踏入柳侯祠斑驳的门扉
青苔漫过石阶,似岁月的纹路
每一道都镌刻着千年的回响

庭院深深,古木参天
枝桠间漏下的阳光
像极了柳宗元笔下的碎金
洒落在此处的每一寸土地

祠堂里,他的塑像静静伫立
目光深邃,穿透时空的迷雾
仿佛仍在思索着柳州的兴衰
仍在牵挂着百姓的苦乐

墙壁上,诗文斑驳陆离
字里行间流淌着浩然正气
《捕蛇者说》的悲怆
《种树郭橐驼传》的智慧
在这里,都化作永恒的印记

漫步回廊,轻抚古老的砖石
仿佛能触摸到他的温度
当年,他在此处挥毫泼墨
为柳州点燃文明的火种
兴办教育,释放奴婢
开凿水井,遍植柑橘

罗池碧水,依旧荡漾
倒映着祠堂的飞檐翘角
也倒映着千年前的身影
那个被贬谪却心怀天下的文人
用自己的脊梁
撑起柳州的一片天

衣冠冢前,鲜花默默绽放
诉说着后人的敬仰
岁月可以风化石碑
却带不走他的精神
他早已融入柳州的山水
成为这座城市不朽的灵魂

走出柳侯祠
斜阳将影子拉得很长
回望那飞檐头拱
在暮色中愈发庄严肃穆
柳宗元的故事
仍在继续
在每一阵拂过柳江的风中
在每一个柳州人的心中
作品 全部
相册
  • 诗人
  • 诗人
  • 诗人
  • 诗人
  • 诗人
  • 诗人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