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掌纹
一、契约·春分 (1981)
春分的露珠,在麦茬上滚动,
拍门声如豆荚炸裂,惊醒了沉睡的平原。
一张粗糙的麻纸,带着红印的潮气,
紧攥在手心,蹲在苏醒的地头。
指腹摩挲,是土地初次的体温。
斑鸠惊飞,嫩榆钱飘落,
老槐树的枝桠,轻轻摇晃着新生的天光。
咯吱——咯吱——
是祖传枣木耧,被桐油唤醒。
琥珀色的耧斗,盛满晨光,
二十垄沟壑,笔直如墨线弹入黄墒。
麦种簌簌,是春雨叩打瓦檐的密语。
红绸翻飞,是西头二小子新褂的风,
一只扑腾的花蝴蝶,落在地头,
预告着:风,从此有了甜味。
“粮食是自家的了!”
唾沫啐在掌心,青筋在臂膀上蜿蜒。
绿芽破土,点数着希望。
冬雪厚重,仓房里麦袋垒起三十六座小山。
新磨的面粉,蒸腾五笼开花的白雾,
蒸汽,融化了窗棂上冰晶的花。
二、铁牛·惊雷 (九十年代燥夏)
燥热的打麦场,汗珠砸落青石板,
洇开深色的花。白衬衫的技术员,
捏着一根麦穗,话语点燃火种:
“深翻!密植!化肥踩着时辰!”
“吨粮田”——三个字滚烫。
王寡妇的泪,滴在盐碱地的忧虑里。
我的笔记本,爬满蚯蚓般的数字,
测土,配方,是土地新的密码。
秋播。全村的目光,系在我家地头的
那面小红旗——它在秋风里,
抖成一团不熄的火苗。
返青的麦苗,绿得发黑,沉甸甸的穗头,
谦卑地,压弯了秸秆的脊梁。
轰鸣!是收割机的战歌进村!
孩子们追逐着铁兽,惊飞整片杨树林的麻雀。
柴油的气息,混合着麦香,
是力量,也是告别。
三、流转·光痕 (新世纪阳光)
阳光镀亮麦芒,西装革履的年轻人,
带来新的名词:“土地流转”。
十二亩地,在合同上找到新的坐标。
老坟前,一沓黄纸化为青烟。
祖传的枣木耧,静卧村史馆的玻璃柜,
桐油的光泽犹在,腿上的泥印,
已被岁月风干成标本。
与公社的铁锅为邻,讲述着不同的犁痕。
四、银翼·云端 (去年寒露)
寒露。儿子带回银灰色的翅膀。
无人机掠过麦浪的波涛,
机翼的反光里,我恍惚看见
三十年前,那只翻飞的花蝴蝶。
孙女蹲在田埂,指尖点亮屏幕,
鬓角的野菊摇曳:“爷,直播麦田艺术哩!”
她的笑眼弯成新月:
“咱家的麦子,要去北京开花!”
五、足迹·年轮 (归途·凝望)
夕阳熔金,泼洒在新修的水泥路上。
裤脚沾着湿润的泥土,脚步却轻快。
高铁如银箭,射向远方的地平线。
回望麦田,深深浅浅的脚印在生长:
木耧的辙痕,拖拉机的履带印,
无人机的航迹,叠加,交织……
从泛黄的粮票,到手机闪烁的二维码,
都在麦浪的起伏里,
沉淀,生长为大地掌心——
一圈圈,温暖而坚韧的参天年轮。
六、尾声:麦熟九歌
昨夜暴雨敲窗,我坠入湿润的梦乡:
爹的枣木耧在云间播种,
铁牛拉着彩虹犁开星河,
无人机的翅膀上,栖满了布谷鸟鸣……
“叮咚”——枕边的微光唤醒黎明,
孙女发来照片:北京的玻璃柜里,
我们的麦种已发芽,嫩绿的茎叶,
正倔强地穿透百年展墙的深红。
晨雾未散,竹篮盛着纸钱,
走向技术员老赵安眠的田埂。
新铺的柏油路,物流卡车驮着有机肥,
驶向智能大棚的白色穹顶。
纸灰飘落麦穗,瞬间被露水揉进泥土。
东南风捎来高铁悠长的汽笛,
恍惚间,是三十年前——
那第一台“东方红”进村时,
排气管喷出的,那声震惊了整个平原的
青色的回响。
麦浪深处,无数的脚印在延伸:
草鞋的朴拙,胶靴的泥泞,皮鞋的铿锵……
都在金色的波涛里,踏响同一个节拍。
那些深深浅浅的纹路啊,
终将在秋分澄澈的天空下,
凝结成这片古老大地——
掌心最温暖、最辽阔的掌纹。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