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裕华梅
加入时间:2024-12-25
诗人简介

草民,但喜欢舞文弄墨

粉丝
关注

在乡间写给李福贵的一封信

你推着小货车从老槐树下缓缓经过
像一块移动的温柔
吆喝声没有穿透山,却唤醒了孤独

有人买了两块豆腐
又坐在你身边讲了半天过去
你听着,不催,也不笑,只是帮她把背篓扶好

你拍下他们的笑容给照片换背景
让乡亲们“去”了一趟北京
还顺手晒了麦子、修了收音机
有时候,也替远方的孩子回个家

你说话慢,像乡音本该有的节奏
说自己没什么本事
只是想让每一位等你的老人
知道这个世界还在回信

我们在屏幕那头看你
像看一场风吹进人心的直播
你没喊痛,却有人眼眶红了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叫有力量的人”
我想我会想到你——李福贵

不是因为你改变了世界
而是因为你从未放弃
对它温柔一点

你穿过我们忽略的风景
替我们看见了
人间最软的一部分

那年春天,我在江都见过一片无人知晓的金黄

在云南的油菜花还没登上短视频,
还没有“打卡”“网红”这些热词的时候,
我去过一次江都。

那是个典型的北方春天——
不冷不热,风吹在脖颈上,刚刚好,
像是一双温柔的手掌,轻轻拂过你心口的寂静。

江都是扬州下辖的一个小区,
在地图上名不见经传,
但那时的我恰好有闲,也恰好有心情,
去走走那些“不值得一游”的地方。

我们搭上一辆乡村公交,
车窗上贴着褪色的老广告,
收音机里是沙沙作响的评弹,
像是时间故意放慢了速度。

车子一路晃晃悠悠,阳光从窗缝漏进来,
我们谁也没说话,
只是让自己被那种日常的缓慢包围着。

真正到达那个连名字都叫不出的村子时,
已是午时。
我们没急着吃饭,
反而被远处那一抹金黄拽住了目光。

那是一整片油菜花田——
没有修剪,没有布景,
也不是为了摄影镜头而准备的“假花海”。
那是农人一株一株种出来的油菜花,
随性而生,自然生长。

它们从小路边沿着田埂延展开去,
一路铺到河堤下,再绕过几户矮矮的农舍,
最后隐没在远处晒白的田垄与天光交接的地方。

我没有拍照。
那时也还没人说“打卡”。

我们就那样站着——
有人脱了鞋踩进田埂,
有人坐在河岸边点了一支烟,
还有人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看着风
一层一层掀起花海的波浪,
像某种无法翻译的语言,在耳边轻轻低语。

风里有泥土的气息,
有阳光晒干后的水汽,
还有青草、野蜂、和春天本身的味道。

那时候还没人提“滤镜”,
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张未经调色的底片。
颜色真实,光影柔和,动静分明。

一只狗从村口晃悠悠地走过来,
在我们身边坐了一会儿,又懒洋洋地走远。

远处的农家开始炒菜,
锅铲敲击铁锅的声音,
在空旷的田野间意外地清晰,
像是生活本身在发出召唤。

但我们谁也没动,
因为我们都知道——
这种时刻,不会再有第二次。

我后来有点后悔,
没折一枝花带走。

但现在想来,也许那才是最好的方式:
让它留在原地,自开自落,
像我们那天来时无声,走时无痕。

那片油菜花田,我再也没回去过。
它可能已经消失,
也可能每年春天依旧盛开,
只是再也没人提起、没人记得。

如今短视频里,那些金黄铺天盖地,
有航拍,有摆拍,有汉服,有滤镜,
有人说那是“春天的仪式感”。

我也点了个赞,
但心里清楚:

我见过那一片真正的金黄,
它无人知晓,也无需喧哗。

它照亮过我一个春天最安静的时刻——
那就已经,足够了。

2025年5月25日修改,裕华村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