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伏羲发明八卦,
不想今人会那样狂妄自大:
“封建时代的垃圾,
没有任何意义。”
批判《易经》的炮火,
简直烧红了蓝天。
多是来自自身
不理解人类进步的发言。
尽管八卦理论令人迷惑,
几千年时光闪过去了,
还是那么深奥,
常常还是明白不了。
也难怪一些人会认为:
这不就是神秘化嘛!
这不就是封建迷信了嘛!
就是骗人的胡吹。
但只要我们静心想一想,
八卦发明在有文字以前。
这个关键事实非常关键,
意味着它必须自带文字语言。
而学好一门外语本来就难,
面对的又是一门粗糙的原始语言。
那它以什么符号作字词,
又怎样串连成篇?
这些问题本身只是思辨,
但因此认为中华文化没逻辑
就成了过度偏见。若没逻辑
符号怎样串成语言?
伏羲仰观天象读天文,
天文,天文……
是谁引导伏羲读懂它?
这神用星辰作的文本。
传说龙马献河图,
科学的历史是这样开始。
但这不可能只是传说,
伏羲总得要有个好老师。
有件事把鲁哀公整不明白,
“乐正夔一足,信乎?”
他请教博学的孔子,
夔是独腿怪兽的称呼。
孔子这样回答他,
“尧说:‘夔一而足矣。’”
夔之名不是指一条腿,
而是借喻有一项特长的贤士。
上古习俗以禽兽之称呼作名,
旧时代农村人生小孩
叫阿猫阿狗的不少,
圣贤取名龙马没什么好奇怪!
结绳记事优点明显,
不好携带也是缺点。
凡事没完美的,
龙马就在龟壳上刻下小星点。
“这星点黑白是阴阳之分,
在这里是三垣二十八星宿,
这些数字表示四方及中央。”
还隐含了十进制数的来由。
这有史以来的第一本图书,
把天文与数字相关联,
不是封建迷信,
因为数学是一门通用语言。
伏羲跟着龙马学懂了许多,
猿人不懂判断南北西东,
河图不仅有方位,还把数字
当成了词汇来使用。
八卦所自带的语言系统,
就这样遵循天文学逻辑。
变化着又循环重复,
说白了就是八种推理逻辑。
怎能不佩服伏羲惊人的创造,
直到牛顿的名作问世前夜,
八卦是最完备的研究系统,
也是古代世界唯一的科学。
尽管现代科学以分科发展为纲,
而伏羲建立的是一个综合的超大型工厂。
且莫心急着要批判这是落后思维,
没准综合型的知识系统也是未来的方向?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