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孙贵川
加入时间:2023-02-27
诗人简介

祖籍山东,长于云贵川

粉丝
关注

杜康辞官

习酒创立70年.“故事习酒”全球华语大赛


杜 康 辞 官


赵凤普

通讯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翠屏路市文化馆宿舍

电话:13123671387

邮码:551700

电子信箱:1090851328



杜康的灵魂住在地下。一天传令官登门,道:“杜康接令!”

杜康跪下。

传令官道:“阎王有令,令杜康任造酒史,建酒厂一座!”

杜康谢恩,起身后对传令官道:“小人感谢阎王厚爱,但自惭形秽,不能胜任造酒史之职,请大人代小人秉报阎王,另选他人!”

传旨官道:“此事重大,非小人传达能够决定,大人何不与我同行,请阎王定夺!”

“如此甚好!”

杜康拿了一瓶酒,随传旨官来到阎王殿,对阎王道:“请问大王,为何建造酒厂?”

阎王道:“酒能健身、能交际、能淘情、能娱乐。我想建座酒厂,以所酿之酒供地下灵魂饮用。”

“此事甚好。大王洪恩,小人肝脑涂地亦当厚报。只是小人艺薄能鲜,不能胜任。”

“你是酿酒祖师,何出此言?”

“那是几千年的事。如今时代变迁,日新月异,新人新事新物新方层出不穷,我的酿造之技已远远不如新人。”

“先生不必过谦!”

“不是谦,是实。”

杜康把随身带的酒拿给阎王,道:“请大王品尝!”

阎王喝了一口,道:“此酒清澈透明,香味优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回味无穷,妙哉!”

杜康道:“大王觉得比我酿之酒如何?”

“不敢相瞒,有天壤之别。如此佳酿,何处得来?”

“近日一新到之魂从阳世带来。他知我是酿酒之人,特送我一瓶。我饮后羞愧难当,只喝了一口,再舍不得多饮。今献大王,供乏时消遗。希大王恕我先饮之罪!”

“如此宝酒,本王愧领。送酒之人从何处来?”

“贵州遵义。”

“此酒可有名号?”

“当地有个县叫习水县,习水县有个镇叫习酒镇,该酒因此得名,名叫习酒。”

“此酒为何如此好喝?”

“一是酿造工艺好。二是该厂位于赤水之滨,那儿的水特别适合造酒。三是管理得好。该厂贱行君子之言、君子之行、君子之风、君子之德。人称君子厂。”

“好!经商做事必须有君子之言、君子之行、君子之风、君子之德。该厂人有君子之德,酒有君子品行,此酒名前应加二字,叫‘君品习酒’!”

“善哉!我也觉得应该如此,‘君品’应是酒业和其他一切行业的灵魂。”

“取名是他们的权力,我们只是闲谈。这种酒产量多大?”

“听说年产六七万吨。”

“那么多?”

“酒厂很大。”

“太好了!先生谦让,我这就到习酒厂请他们的人酿造!”

“只怕——!”

“只怕什么?”

“这是地下!”

“先生顾虑有理,谁愿到地下?他们是人才,我岂能叫他们在地下!我要请他们上天,到天上造酒!”

“到了天上就是神仙,那敢情好。但天上非大王管辖之地!”

“我这就去找玉皇。”

“玉皇肯吗?”

“我赴过瑶池宴,瑶池御酒虽好,但需三千年耕作、三千年制造、三千年窖藏。只有显要上仙才能饮用,一般神仙哪有那福。习酒之香不亚于玉帝的御酒,且周期短、产量大。天上的神仙谁不盼望。玉帝一定恩准。多谢先生,就此告辞!”

阎王说罢,脚踏祥云,去了天上。

杜康辞官

习酒创立70年.“故事习酒”全球华语大赛


杜 康 辞 官


赵凤普

通讯地址:贵州省毕节市翠屏路市文化馆宿舍

电话:13123671387

邮码:551700

电子信箱:1090851328



杜康的灵魂住在地下。一天传令官登门,道:“杜康接令!”

杜康跪下。

传令官道:“阎王有令,令杜康任造酒史,建酒厂一座!”

杜康谢恩,起身后对传令官道:“小人感谢阎王厚爱,但自惭形秽,不能胜任造酒史之职,请大人代小人秉报阎王,另选他人!”

传旨官道:“此事重大,非小人传达能够决定,大人何不与我同行,请阎王定夺!”

“如此甚好!”

杜康拿了一瓶酒,随传旨官来到阎王殿,对阎王道:“请问大王,为何建造酒厂?”

阎王道:“酒能健身、能交际、能淘情、能娱乐。我想建座酒厂,以所酿之酒供地下灵魂饮用。”

“此事甚好。大王洪恩,小人肝脑涂地亦当厚报。只是小人艺薄能鲜,不能胜任。”

“你是酿酒祖师,何出此言?”

“那是几千年的事。如今时代变迁,日新月异,新人新事新物新方层出不穷,我的酿造之技已远远不如新人。”

“先生不必过谦!”

“不是谦,是实。”

杜康把随身带的酒拿给阎王,道:“请大王品尝!”

阎王喝了一口,道:“此酒清澈透明,香味优雅舒适,入口醇和浓郁,饮后回味无穷,妙哉!”

杜康道:“大王觉得比我酿之酒如何?”

“不敢相瞒,有天壤之别。如此佳酿,何处得来?”

“近日一新到之魂从阳世带来。他知我是酿酒之人,特送我一瓶。我饮后羞愧难当,只喝了一口,再舍不得多饮。今献大王,供乏时消遗。希大王恕我先饮之罪!”

“如此宝酒,本王愧领。送酒之人从何处来?”

“贵州遵义。”

“此酒可有名号?”

“当地有个县叫习水县,习水县有个镇叫习酒镇,该酒因此得名,名叫习酒。”

“此酒为何如此好喝?”

“一是酿造工艺好。二是该厂位于赤水之滨,那儿的水特别适合造酒。三是管理得好。该厂贱行君子之言、君子之行、君子之风、君子之德。人称君子厂。”

“好!经商做事必须有君子之言、君子之行、君子之风、君子之德。该厂人有君子之德,酒有君子品行,此酒名前应加二字,叫‘君品习酒’!”

“善哉!我也觉得应该如此,‘君品’应是酒业和其他一切行业的灵魂。”

“取名是他们的权力,我们只是闲谈。这种酒产量多大?”

“听说年产六七万吨。”

“那么多?”

“酒厂很大。”

“太好了!先生谦让,我这就到习酒厂请他们的人酿造!”

“只怕——!”

“只怕什么?”

“这是地下!”

“先生顾虑有理,谁愿到地下?他们是人才,我岂能叫他们在地下!我要请他们上天,到天上造酒!”

“到了天上就是神仙,那敢情好。但天上非大王管辖之地!”

“我这就去找玉皇。”

“玉皇肯吗?”

“我赴过瑶池宴,瑶池御酒虽好,但需三千年耕作、三千年制造、三千年窖藏。只有显要上仙才能饮用,一般神仙哪有那福。习酒之香不亚于玉帝的御酒,且周期短、产量大。天上的神仙谁不盼望。玉帝一定恩准。多谢先生,就此告辞!”

阎王说罢,脚踏祥云,去了天上。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