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张建祥
加入时间:2022-07-12
诗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建祥,男,1962年2月生,江苏苏州人,党校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83年1月开始,先后在《雨花》《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鸭绿江》《海燕》《飞天》《草原》《百花洲》《上海文学》《神州乡土诗人》《大河诗歌》《今古传奇》《金山》《连云港文学》《扬子晚报》《翠苑》《今古传奇》《苏州日报》《中国农机化报》等文学刊物和报纸发表诗歌作品。其诗作得到《中国网》《中国报道》等媒体平台推送。诗作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精选”栏目等。

粉丝
关注

钢与魂的交响


 
(一)
卢沟桥的石狮在晨曦中苏醒
瞳孔里交替着两种胶片——
1937年的炮火撕裂云层
2025年的银鹰曳出彩虹
 
八十年硝烟沉淀为一滴露水
悬挂在受阅士兵的睫毛上
天安门城楼的红绸翻飞成血与火
又忽然凝固成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大理石纹
 
(二)
长安街是巨型的录音带
录下坦克履带碾压时空的节拍
——这是青铜编钟与北斗卫星的合奏
是井冈竹矛化作东风导弹的生长纹
 
每个方阵都是移动的长城
砖石是青春浇筑的脊椎骨
枪刺的森林忽然柔化成禾穗
在敬礼的手指间摇曳出麦浪
 
战机群成为会写字的鹰
用喷气尾烟在蓝天上续写《满江红》
云朵慌忙拼组成宣纸纹理
太阳便掏出朱砂印钤盖在穹顶
 
(三)
他们在走来——
从平型关塌陷的隘口走来
从台儿庄焦土的残垣走来
从杨靖宇将军的胃里走来
从左权家书的字缝里走来
 
他们在走来——
带着量子纠缠的密钥走来
带着电磁盾牌的辉光走来
带着蛟龙深潜的压强走来
带着月壤包裹的种子走来
 
他们在走来——
以华山断壁的凌厉踢正步
以黄河奔涌的咆哮喊口号
以江南丝绸的柔韧摆臂膀
以景德瓷器的光洁昂起脸庞
 
(四)
观礼台的白发与红领巾在对接
——八十载春秋在瞳孔间折射
受阅靴底的尘土与星空对话
——大地与苍穹在履尖达成和解
 
曾经用草鞋丈量雪山的长度
如今用雷达光波扫描海峡的脉动
曾经用胸膛阻挡刺刀的寒光
如今用激光经纬编织国门的穹顶
 
而不变的是
帽徽上永不偏移的星辰坐标
衣领下始终滚烫的江河温度
敬礼时永远向上的信仰弧度!

 
 

抒写吴中水利

(三)消夏湾生态缓冲区工程
 
这里三面环山
水汇其中,古称南湾
拂去千年历史深处的浓雾
几艘画舫载着一段艳史,飘然而至
中间的大船上
吴王夫差、美女西施并肩而坐,红袖添香
映入他们眼帘的是
蓼矶枫渚,九里莲风
水鸟翩飞,青山环水风景如画啊
吴王心中大喜,曰:此处可消夏也
于是南湾,为消夏湾
至今已愈2500年
 
在历史的册页里,文人骚客
接踵而至地向消夏湾走来
唐朝的白居易、皮日休、陆龟蒙来了
宋朝的范成大来了,
明代的王鳌、高启、蔡羽来了
清代的朱彭、洪亮吉、姚承绪来了
他们留下了一首首感叹的诗歌
呈现了一篇篇优美的田园诗文
 
记忆里的沧海桑田
抛开伤痛的碎片
荷花消失,渔歌飘走,瓦山为平
曾经一度为米粮仓
曾经一度为花果湾
如今的消夏湾
碧波荡漾的湖面
春为油菜飘香,秋为稻谷粮仓
随着四季不断变化着生动的容颜
 
今天,一批采风的诗人们
在阡陌田埂上漫步
他们走进了机房
走进了诱人的稻香
走进了沃土的清香
走进一片美丽的田园风光
“我在太湖生态岛等你”
留下一张张靓影
 
在这气韵生动的画面里
他们听到了田埂间的虫鸣唧唧
还有消夏渔歌的余音
-----在回响
 
(四)渔洋山水源地“水下森林”工程
 
吴中水利人
将大禹治水的智慧,研成了粉墨
画家手中的画笔
将水利人满腔的豪情壮志
饱蘸清澈的湖水,尽情地泼洒
一幅水清草盛、鱼翔浅底的水墨画
正在徐徐打开
 
太湖边的水利人,向绿而生
他们将自己的根
深深地扎进了湖底
密次苦草、微齿眼子藻、伊乐藻
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马来眼子藻……
各类水生藻类
在碧水中衍生
伴随着水利人的精管细治
他们在水下垂直生长
构建起一片水下的森林
满目翠绿,白鹭翔集
保护着渔洋山的源头活水
他们牢记着春天里的殷殷嘱托
“要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的色彩”
 
太湖浩瀚,渔洋山静寂
波光粼粼的碧水深处
悄悄地抵近,总能感觉到
一个个水利人的的怦然心跳与脉动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