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阳,一瞥三千年
犁铧翻起的往事在岁月里沉淀
一条河,勉强可以分出上游下游
关于两岸却很模糊,很多时候此岸既彼岸
传说、戏剧、民歌……摇滚
键盘师甚至不知道该不该加点和弦
安阳,豫北平原上的一个小点
中国文字的摇篮
充满传奇色彩的甲骨文
就出土于这古老的洹河之滨,如蓓蕾初绽
殷墟,闻名遐迩的世把界文化明珠
见证着历史的改天换地,改地换天
月朦胧鸟朦胧的缥缈传说
因为甲骨文而板上钉钉,由于建筑基址故铁证如山
小棍夯夯过的建筑基址,层次分明
深埋于地之下的柱础石,秩序井然
宫殿宗庙建筑群遗址,前殿后寝
被一条看不见的中轴线南北贯穿
左祖右社,阐述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从此列祖列宗就与神明平起平坐,洪福齐天
四合院,宫殿的简略压缩版
院里的人相信,居此中就可颐养天年
出土的木质井架可以证明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文化之源
出土的陶制三通可以证明
古代建筑设计师一直在探索因势利导、统筹完善
文献中的只言片语都是散金碎玉
有建筑遗迹才能将往日辉煌串成项链
今人据考工记的记载:"茅茨土阶,四阿重屋"
原址建造了仿殷大殿
茅草盖顶,夯土台阶,简陋者拥趸稳健
框架结构,双重屋檐,朴实中携带浪漫
沿洹河东去,不到三公里的里程
另一处遗址坐落在河之北岸
袁公林是这里的大号
中华民国首任总统在这里长眠
既有明清皇陵遗风,恢宏、壮观
也有西洋总统濒河庐墓的洒脱、超然
文人雅士云:中西合璧,古今并举
市井却笑评:豆腐脑加胡辣汤,这叫两掺
碑亭,袁林中典型的建筑
单眼歇山顶,四面间通
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衬托里边赑屃的不凡
当地民众有意无意,偏偏叫它“老鼋”
巨大的赑屃,高大的碑
石雕的蟠龙在石碑上神气活现
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
由继任大总统亲笔题写的碑文大气庄严
天晓得后来的故事这样延续,又那样反转
连乞丐和妓女都上街请愿了,真切的民意空前
为何仅仅区区八十三天就滚下龙坛
一场正剧竟成闹剧,落个遗臭万年
照壁、神道、石拱、牌楼
由南到北千余米绵延
到现在,一圈十二尊西洋石狮子
围着一个用进口钢筋混凝土浇筑的
大馒头,还摆在那里
威严乎?滑稽乎?只剩下游客笑谈
洹河东流去,再行三五里
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大河之南
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扑面而来
开馆时,大红横幅上反复强调:震撼
一期工程早已开馆多年
入口处,两只铜质凤鸟金光闪闪
高大的字坊,让“字”字耸入云霄
古文字与新时空共话星移斗转
二十八片铜质甲骨组成的碑林
既是廊道也是广场的外缘
夜幕降临时,可曾和天上的二十八星宿
交相辉映,互粉互赞
一期主题馆由著名建筑史学家设计
作品贯穿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
饕餮纹、蟠螭纹,浮雕金顶,红黑图案
殷商时期高级宫殿要素,多有呈现
主题造型定位取材于象形文字“墉”
也就是在四面夯土台上建造大室
历史与未来对话,传承在创新中点燃
叹为观止,文明一脉相传
走进主体建筑仰望
阳光透过穹顶格子在墙面浮雕上盘旋
仿佛五千年时光里的小浪花
吟唱着古人的微言大义、大义微言
不远处的建筑工地正快马加鞭
想必会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揭幕,花好月圆
在安阳,一瞥三千年
一脚油门踩下去风景有淡有咸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高铁呼啸而过
四通八达时,很多人更加怀念从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