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国风·召南·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译文】
讨厌路上湿漉漉的露水!能不起早贪黑!当然路上露水多!
谁说雀无尖角?怎么穿行我屋的?谁说你没有家?为什么致我吃官司?虽然让我吃了官司,你家室也不完整!
谁说鼠不长牙?怎么穿透我墙的?谁说你没有家?为什么致我吃官司?虽然致我吃了官司,我也不会顺从你。
【注释】
⑴浥( yì):湿润,沾湿。⑵谓:说。因为厌而埋怨。⑶角(jiǎo旧读jué):牛羊之尖角。当然雀没有尖角,是说能穿进屋去,象有尖而硬的角一样。⑷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没有妻室。⑸速:招,致。狱:案件、官司。⑹家:指家室。⑺墉(yōng):墙。⑻讼:诉讼。
【解析】
这首诗充满了纠结,描述了一种极其矛盾的情感。请看反复自我设问就知道,主人公无法摆脱这种状况,甚至自己陷于其中不能自拔。这首诗也是写幽情私会。
一章,一个“厌”字,说明不喜欢被露水沾湿。行露,路上有了露水,走路会打湿鞋子,人也会觉得很冷。“岂不夙夜”,还不是因为早晚要赶路!人要早出晚归吗?要冒着夜里的露水离开这儿?因为早出晚归,才导致“多露”。“谓行多露”,当然路上露水多。哦,这是没办法的事。这也许是男子在抱怨深夜露水多。由于男子的抱怨,终于引起了女子的抱怨——
二章,“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说雀不生角,为什么能钻进到我屋里来?看来雀有角,这是玩笑。“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说你没家,为什么让我吃了官司?意思是你有家才让我吃了官司。你若没家,我就不吃官司。雀有角穿我屋,你有家速我狱——雀好象不生角,倒是有角喙。这儿是比喻,还是比较?有相似之处吗?你有家和速我狱是必然相关连的吗?是直接的因果吗?“虽速我狱,家室不足”,“家室不足”,是何意?让我吃官司做牢,你家室也还是老样子,不令人满意。对方有家室,致使我遭遇诉讼,看来“我”有触犯礼法之嫌,然而是他象雀一样穿行我屋的!
三章,“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说老鼠没牙?为什么穿过了我的墙?这鼠是真有牙,并且老鼠善长打洞,穿墙越室,是它拿手本领。“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又是这个问题。鼠有牙,能穿我墙,你有家就让我吃官司,我怎么这么倒霉!“虽速我狱,亦不女从”,让我吃官司,我也不依从你。速我狱想让我顺从,办不到!
主人公遭遇什么事呢,让人告了官司?那人象雀象鼠一样侵犯别人?一个“穿”字,岂不说明进出自如?雀和鼠善于偷人粮食吃,难道比喻此人为盗贼?他有家让我吃了官司,我有什么被盗走了,反被委屈陷害?
有人认为这首诗写一个贞节女子坚决抗拒已有妻室之人无赖纠缠的,似乎有些合乎情理,但又何言家室不足?这男子反致人吃官司,这有点太——
这一切都是戏言!所谓狱讼,是指感情纠结;所谓鼠雀,是指那人伶牙利齿偷走了我的心;所谓行露,是指偷情。“岂不夙夜”,既是偷情,哪能不趁夜深人静!这说得似乎很平常很平淡。“家室不足”,出现偷情这种情况都是因为家庭生活不如意所致。“虽速我讼,亦不汝从”,虽让我纠结不已,我也不顺从你!这是一句嘴硬的话,雀早就穿行其屋,鼠早穿透其墙。我的嘴比雀的喙比鼠的牙都硬!个人的防线早被攻破,不从他又违礼法,尽管嘴硬,最后恐怕乖乖就范。
诗三章,第一章三句,二三章各六句。诗第一章如描述故事背景,二三章写了一个女子的怨言,怨言中以雀和鼠作比喻,比喻自己被轻易侵入,既使被侵入,被狱讼也不屈从。关于男女之情,难说其道德不道德。那些道德君子标彰节烈,也毫无道德可言。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