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康桥诗词
加入时间:2020-03-01
诗人简介

酷爱文学,擅长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散文创作与朗诵。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理事、辽宁省朗诵协会副秘书长。

粉丝
关注

抗战第一枪从这里打响



九十四年前
那个月光晦暗的夜晚 
沈阳城的铁轨突然发出骨折的脆响
惊飞了故宫檐角上栖宿的寒鸦 
爆炸声的余波尚未散尽
关东军的刺刀便挑碎了万家灯火

在死一般的寂静中 
北大营的枪械堆里 
突然站起一个身影
东北军团长王铁汉两眼喷火 
吼出反抗的第一声:
狗日的小鬼子!给我打!
子弹灼热地穿过1931年的胸腔 
惊醒了沉睡的浑河、松花江

冻土开始崩裂
狼烟风一般传扬 
从长白山下到辽河平原 
猎户放下剥了一半的狼皮 
矿工扔下生锈的镐头 
学生撕碎日文课本 
所有的手都握住了枪


马占山的骑兵扬起雪雾 
杨靖宇的密营升起炊烟 
赵尚志的刀锋划破寒夜 
八女投江的浪波血色飞溅

十四年寒暑 
母亲纳的千层底磨穿了又补 
父亲藏的土炸药受潮又晒干 
失去儿子的老人把新麦送给抗联 
被割掉舌头的教师 
用鲜血在黑板上写下中国、必胜

十四度春秋 
大地上的枪声从未间断
吃树皮的战士用弹壳呼唤自由 
穿长衫的先生将诗经换成密电
卖豆腐的媳妇多压一斤黄豆 
烙煎饼的大娘多撒一把粗盐 
所有细小的暖流 
都奔向同仇敌忾的抗争

直到1945年8月 
最后一颗子弹终于追上 
1931年那颗最初的流星 
在白山黑水间完成 
跨越十四年的冲锋

如今
在九一八残历碑前 
俯身倾听花岗岩的深处
三千万心跳仍在轰鸣
那不是历史的回音
是永不冷却的岩浆

而当我们仰望星空 
最亮的那些光芒 
正是当年未熄灭的枪口 
依然保持着射击的姿势
守护着他们用生命 
换来的每一个黎明

春节赋

岁末年初,时序迭更,万物待发,东风暗送。喜迎新春佳节,普天同庆;看我太平神州,四海欢腾。聊撰斯赋,以颂其盛。
春节之源,上溯祭祀,敬天法祖,禳患祈福。虽岁月流转,习俗演变,然其中精髓,愈久弥现。家国情怀,根植于心;孝悌文化,薪火相传。
是日也,观夫佳节之景,万户迎春,兆民承欢。插花熏香,添衣美颜;扫尘祭神,挂画贴联。街巷红灯高照,城乡彩旗招展。听爆竹声声,锣鼓喧天;观舞龙耍狮,烟花绚烂。
迎新春,天增岁月;送旧年,人添寿元。美酒佳肴,杯盘罗列;瓜果梨桃,一应俱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手足情深,血脉相连。豆蔻耄耋,共享天伦;红包传递,祝福不断。述往事以怀旧,展未来以寄言。更有,视频连线,天涯咫尺,亲情跨越千山万水;电子红包,指尖传递,祝福瞬间抵达屏前。海内同此景,喜气洋洋;天涯共祝愿,福满人间。
春节之道,在于和合。家和万事兴,国和百姓安。今日之人,与时俱进,以岁旦之喜,庆国家之繁昌;以万民之祈,佑山河之无险。合欢之时,聚我民族之魂;团圆之际,强我文化之根。此乃华夏文明所以绵延不绝,传于万代千秋也。
嗟夫!岁岁年年,烟火人间。上古遗风,承前裕后以为任;神州余脉,奉天敬祖以作酬。欣逢盛世,启新春之吉兆,挟佳节之长风,以梦为马,声诵笔耕,追逐星辰远阔,奔赴山水千程。惟愿:家国共荣,天下大同。





作品 全部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