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生于福建东山岛,1989年开始诗歌写作,多次在《诗选刊》《福建文学》《诗歌报月刊》《诗神》《星星》《绿风》《厦门文学》《厦门日报》《芒种》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入选多种选集,获奖若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个人诗集《与你谈起那片海》《一个人的大悲咒》《月光洒在海面上》《东山颂》等。
是的,我看见大海正被拉着后退
一群退休的老渔民,又重新集结回到浅海
他们最高年龄80岁,最低60多岁
我不知道是什么使他们再次向海磨命。
他们哼着号子,用腰撬倒步发出腰力牵引缆绳
在与海拔河。
身影相互交替间,大海被拉着后退。
一网小鱼苗在劫难逃。
这是古老的近海捕鱼术——拉山网
在咸涩的昨天曾经养育我的童年。
如今已隐入渔业史。那时,我们心安理得
垂涎于解膳与新鲜尖叫。
那时没有休渔一说,只看天气,只问潮汐
为更多鱼获肆无忌惮。捕捞。
不顾及大鱼小鱼也向往更宽广的蔚蓝。
渔网越织越细,由此,有多少鱼苗一网打尽。
——那时,我们都没有羞愧。
大海一步步后退。灰头土脸。
现在,银鳞的喘息渐渐微弱
浪花在向岸堤递交遗嘱。
禁渔期已推行多年。要还大海休养生息的美意
在今天的夕晖中却表演复调的节拍
一群退而不休的老渔民,
你们在坚守着什么——是要拉起沉坠的黎明?
或者复燃曾经的传说?
面对这一网捕获的半框小鱼
观光镜头啃食汗滴与挣扎,
但没有人会数着网眼间漏掉的叹息。
他们步步后退,仿佛是生活的一场溃败。
当空网再次沉入大海幽蓝的子宫
沙滩上只剩深深辙印:我突然害怕
——我们是否正在打捞出自己的墓碑。
我们吃掉鱼的后代,我们吃着我们的后代。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