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主页 作品 粉丝 关注 TA的文创专属

粉丝

作品

诗人作品不错,挺TA 赞赏
笔名/姓名:桃源闲人
加入时间:2017-03-29
诗人简介

黄福皆,常德桃源人,桃源作协副主席,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1983年开始写诗,1985年在四川省《青年作家》上发表两首诗《话》与《春园》。从此爱上诗歌,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过诗歌,出版诗集《挂在睫毛上的沅水》。

粉丝
关注

三口堰

         三口堰

            1

一条蜿蜒的仙人溪
自昨日来,向明日去。
蓝色雾霭缭绕四野,
谷穗压低天边月芽,
青橘如梦,装点千家。
洞庭的水气,沅江的风,
滋养着三口堰的长夏。

记忆如同版画。
往日时光中,
漫山茶园里呦呦鹿鸣。
我还惦记着那年
村童们三五成群,
赤足走二十里滚烫乡路
就为了吃一根冰棍。

故乡的原风景,
是最长情的独白。
一点点萦绕在心头,
我不知该向谁倾诉!
最是一低头的犹豫,
抬头见村村配的快递车,
把明天送到万户千家。

              2

三口堰的乡村生活,
是我近年奢侈的快乐!
窗下的仙人溪,
有一群漫舞的白鹤。
溪边的泥地上,
白鹤的爪印深深浅浅。

我有时好奇它的留言,
是不是与我有关?
不经意突然发现,
零碎的雨点;
微甜的细风;
恬静的时光,
让我和昨日毫不相干。

在毛边纸上挥毫,
我默写着鹤的舞姿。
却总也写不好记忆里,
鹤颈冲天的那一声鸣叫。
水边的桃花开了,
从树上开到了心上。
今天是三口堰赶集,
在集上能售卖我的微笑吗?

            3

刻板桥是个小地名,
在仙人溪上。
从前有个木板桥,
搭在溪中垱口上。
斑斑驳驳的木板,
被岁月刻蚀的痕迹,
又长满有苍苔的岁月。

刻板桥是乡亲们
赶场的必经之道,
涨水的日子,
人们战战兢兢过桥,
在记忆里,
是故乡伤心的风景。
我以为,刻板桥不会变样了。

乡村的小车多了,
田里作业的农机多了,
跑运输的货车也多了,
仙人溪两边的硬化路
被溪中的仙人挡住了。
乡亲们只有能力
在水里筑石铺路,
平时车辆就涉水过溪。

涨水的时候,
公路就不通了。
前几天树荫里有机器响,
有人说刻板桥在建桥。
我好奇去看了,
施工的乡亲告诉我,
是本组王国文出资建的,
他在越南开印刷厂。

我打听了新桥的样子,
是把涉水的公路加高,
然后在上面放六根
直径一米的涵管,
涵管上面建硬化路。
平时溪水从底碈过,
涨水时就从涵管过。
六孔涵管如笛眼,
被仙人吹着,
悠悠长长,岁岁年年!

           4

周家堉水库,
三口堰和刘炎村共有。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
已造福一方五十年。
水库两边的杉树山,
遮天蔽日,白鹭成云,
曾经是三口堰的名片。
可惜后来间划了,
但水库的水还依然绿,
旱涝保收的功能依然强。

前年,罗大义承包水库搞养殖,
水库又成了天然钓场。
他用豆渣和菜枯发酵养鱼,
钓友都说他的鱼质好。
我问他为什么不养鸭,
鸭粪是很好的饲料呀。
他说那样会污染水库,
周围环境就不敞亮了。
忽然感觉我这城里人,
好像跟不上三口堰了。

             5

门前的一条仙人溪,
是我小时候的乐园。
发小们用“毒杀芬”
在溪里毒鱼,
水面上浮鱼白花花一片。
一条十几公里的仙人溪,
从上到下一连捡鱼好几天。

七年前我建了个鸡场,
就在仙人溪边。
当时天真的以为
鸡粪直排到溪里,
可以肥水养鱼,
也算为家乡做贡献。

直到一纸封条
封杀了我的美梦,
我才明白我太蠢,
比我女儿小时候还蠢。
她见奶奶的青菜上有虫,
就把鸡赶到园子里,
原只想鸡把虫吃了,
可青菜当然也没了。

仙人溪是一首俚曲,
只能哼,不能张嘴唱。
任何逆向的打扰,
都会变成聒噪的咒语!
所以,现在溪边的人,
都明白老天的心事,
尽力维护溪水的天真。

                6

我一直搞不清三口堰由来,
最近才知道三口堰的故事。
传说从前有张、李二财主,
相互斗富谁也不服输。
李财主一日梦见土地公说,
他家山边的田里有金子,
只要深挖就能得宝贝。
他索性雇人挖了一月余,
挖成了三口大而深的堰,
可是始终不见黄金影子。

这时忽遇连下三日猛雨,
三口大堰里浊波涟涟。
李财主又雇人车干塘堰,
可隔夜依旧是满塘清水。
李财主疑心张财主捣鬼,
是夜派专人守着堰塘。
半夜里堰塘水又在涨,
四周水面上闪着金光。
反复多次如此如此,
李财主明白了神的意思。

恰逢当年大旱三月,
百姓饮水顿成难事。
三口大堰却碧水轻漾,
永不干涸滋养一方。
李财主从此悟透人生,
乐善好施不再逞强。
三口堰从此扬名立万,
上善若水世代相传!

















三口堰

         三口堰

            1

一条蜿蜒的仙人溪
自昨日来,向明日去。
蓝色雾霭缭绕四野,
谷穗压低天边月芽,
青橘如梦,装点千家。
洞庭的水气,沅江的风,
滋养着三口堰的长夏。

记忆如同版画。
往日时光中,
漫山茶园里呦呦鹿鸣。
我还惦记着那年
村童们三五成群,
赤足走二十里滚烫乡路
就为了吃一根冰棍。

故乡的原风景,
是最长情的独白。
一点点萦绕在心头,
我不知该向谁倾诉!
最是一低头的犹豫,
抬头见村村配的快递车,
把明天送到万户千家。

              2

三口堰的乡村生活,
是我近年奢侈的快乐!
窗下的仙人溪,
有一群漫舞的白鹤。
溪边的泥地上,
白鹤的爪印深深浅浅。

我有时好奇它的留言,
是不是与我有关?
不经意突然发现,
零碎的雨点;
微甜的细风;
恬静的时光,
让我和昨日毫不相干。

在毛边纸上挥毫,
我默写着鹤的舞姿。
却总也写不好记忆里,
鹤颈冲天的那一声鸣叫。
水边的桃花开了,
从树上开到了心上。
今天是三口堰赶集,
在集上能售卖我的微笑吗?

            3

刻板桥是个小地名,
在仙人溪上。
从前有个木板桥,
搭在溪中垱口上。
斑斑驳驳的木板,
被岁月刻蚀的痕迹,
又长满有苍苔的岁月。

刻板桥是乡亲们
赶场的必经之道,
涨水的日子,
人们战战兢兢过桥,
在记忆里,
是故乡伤心的风景。
我以为,刻板桥不会变样了。

乡村的小车多了,
田里作业的农机多了,
跑运输的货车也多了,
仙人溪两边的硬化路
被溪中的仙人挡住了。
乡亲们只有能力
在水里筑石铺路,
平时车辆就涉水过溪。

涨水的时候,
公路就不通了。
前几天树荫里有机器响,
有人说刻板桥在建桥。
我好奇去看了,
施工的乡亲告诉我,
是本组王国文出资建的,
他在越南开印刷厂。

我打听了新桥的样子,
是把涉水的公路加高,
然后在上面放六根
直径一米的涵管,
涵管上面建硬化路。
平时溪水从底碈过,
涨水时就从涵管过。
六孔涵管如笛眼,
被仙人吹着,
悠悠长长,岁岁年年!

           4

周家堉水库,
三口堰和刘炎村共有。
上世纪七十年代建,
已造福一方五十年。
水库两边的杉树山,
遮天蔽日,白鹭成云,
曾经是三口堰的名片。
可惜后来间划了,
但水库的水还依然绿,
旱涝保收的功能依然强。

前年,罗大义承包水库搞养殖,
水库又成了天然钓场。
他用豆渣和菜枯发酵养鱼,
钓友都说他的鱼质好。
我问他为什么不养鸭,
鸭粪是很好的饲料呀。
他说那样会污染水库,
周围环境就不敞亮了。
忽然感觉我这城里人,
好像跟不上三口堰了。

             5

门前的一条仙人溪,
是我小时候的乐园。
发小们用“毒杀芬”
在溪里毒鱼,
水面上浮鱼白花花一片。
一条十几公里的仙人溪,
从上到下一连捡鱼好几天。

七年前我建了个鸡场,
就在仙人溪边。
当时天真的以为
鸡粪直排到溪里,
可以肥水养鱼,
也算为家乡做贡献。

直到一纸封条
封杀了我的美梦,
我才明白我太蠢,
比我女儿小时候还蠢。
她见奶奶的青菜上有虫,
就把鸡赶到园子里,
原只想鸡把虫吃了,
可青菜当然也没了。

仙人溪是一首俚曲,
只能哼,不能张嘴唱。
任何逆向的打扰,
都会变成聒噪的咒语!
所以,现在溪边的人,
都明白老天的心事,
尽力维护溪水的天真。

                6

我一直搞不清三口堰由来,
最近才知道三口堰的故事。
传说从前有张、李二财主,
相互斗富谁也不服输。
李财主一日梦见土地公说,
他家山边的田里有金子,
只要深挖就能得宝贝。
他索性雇人挖了一月余,
挖成了三口大而深的堰,
可是始终不见黄金影子。

这时忽遇连下三日猛雨,
三口大堰里浊波涟涟。
李财主又雇人车干塘堰,
可隔夜依旧是满塘清水。
李财主疑心张财主捣鬼,
是夜派专人守着堰塘。
半夜里堰塘水又在涨,
四周水面上闪着金光。
反复多次如此如此,
李财主明白了神的意思。

恰逢当年大旱三月,
百姓饮水顿成难事。
三口大堰却碧水轻漾,
永不干涸滋养一方。
李财主从此悟透人生,
乐善好施不再逞强。
三口堰从此扬名立万,
上善若水世代相传!

















作品 全部
相册
  • 诗人
相关资讯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