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河南王剑散文诗《淇河,鹤壁生动的偏旁》(组章),为第三届“中国诗河鹤壁”诗歌大赛而作。
淇河,卫河走失的一粒水滴
淇河,是卫河走失的一粒水滴。
总让人想起强大的卫国。想起卫河边摇曳的芦苇。一株芦苇,就是一阕婉约的小令。丹顶鹤,在河滨悠闲地散步。脚步想怎么慢就怎么慢。水鸟的翅膀,接连划伤几朵浪花。一千朵白莲开在河心,开成一大片莲叶田田的诗句。被时光悄悄摘下,珍藏。
总让人想起地穴式草房。想起石斧,弓箭,鱼骨钩。女人们穿着兽皮裙,裸露着背,跳着原始的舞蹈。她们丰润的乳汁,正滴入婴儿的唇。
男人在丛林里,打猎。与随时降临的危险,对视。时间如同流水,发出苍凉的涛声。古老的太阳,照耀着大地上奔忙的头颅和四肢。
此时的田野,泥土的气息,一浪高过一浪。谷穗在大风中成长。无数金黄的光芒,喷薄而出。
我看见,谁的汗水洒进了田里。谁用结满老茧的双手,紧握这一生的植物。我听见,古老的三卫大地上,诗歌的翅膀在飞翔。
生生不息的淇河啊,这是你汨汨流淌的血液,在歌唱。
你芬芳的歌声,穿过浩瀚的诗经,在中华大地上,为鹤壁,写下浪漫的乳名。
樱花,城市的一条头巾
每年四月,樱花总会推门而入。给城市,系上一条粉色的头巾。
瓦蓝的天空下,樱花肆无忌惮地开着,淋漓尽致地香着。
她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含蓄!她们的热情,为鹤壁,打下一片辽阔的江山。
绵延五公里。再没有什么,比这更霸气的了!
盛开的樱花,高昂着头颅的樱花,多么像一树树无畏的呐喊!
她们燃烧着光、美好和信仰。向身边的城市
传递着爱。
传递着温暖。
传递着幸福。
云梦山
那时候,天下很乱。
动不动就兵戎相见,狼烟四起。
而云梦山却很幽静。
静得能容得下,一颗颗蜇伏的雄心。
没有人知道,在淇河边的这个山谷里,王禅先生已经低到了尘埃里。读书,采药,修道,讲学。他胸中的韬略,都被演绎成精彩的三十六计。
他的每一句话,都是一把双刃剑。
一边合纵,一边连横。一边奇袭邯郸,一边围魏救赵。
庞涓。孙膑。苏秦。张仪。毛遂。......
都被他调教成了一粒动词。
在中原大地,在战国舞台上
一次次打破历史的平衡。
而他,鬼谷子,却只想做一个虚词。藏在大幕后面,悄悄擦去生命的痕迹。
云梦山,巍然屹立。仍然保留着他的温度。
那些高高低低的树木,正是他扎下的生命之根。
伾山大佛
一道白光,从天而降。
伾山大佛身披彩云脚踩莲花,从九万里红尘之外,飘然来到。
暮鼓敲着斜阳,一朵一朵,在大伾山顶次第开放。梵音簌簌而下,像一粒粒清澈的鸟鸣,擦过我的额头。
大佛高坐峰巅。慈目,从香客的头顶穿过。看天下熙熙天下攘攘。看苦与乐、爱与恨的因果轮回。看枯枯荣荣,看色色空空。
大悲殿里。佛乐的缕缕清音,如潮水般洒落。一柱香明明暗暗,袅娜着万物之间的是非因缘。蒲团空着,木鱼也空着。好像许多事情刚刚从身边过去。或者没有来临。
走近,大佛在那里。离开,大佛依然在那里。在走近和离开之间,我们仿佛走过了平庸的一生。
淇河,鹤壁生动的偏旁
向着召唤的黄河,出发。
向着辽阔的大海,出发。
淇河,你是鹤壁,生动的偏旁。
从古到今,我们就住在你的偏旁里,休养生息,收获幸福。
面对你,我不能说什么。我的一生,注定要和你血脉相连。
你的心跳,就是一座城市生命的呼吸。你的命运,就是豫北大地古老的命运。你的方向,就是后代子民追寻的方向。
我必须捕捉你的细腻与生动,快乐与悲伤。然后,为你写下一万年的沧桑。写下一万年的未来。
今夜,我要去河边。捡拾诗歌的羽毛,取暖。
可是,再美的诗歌,也无法表达我对淇河的好感。
那就让我做一棵树吧!与淇河比肩而立。
我们共守着诗歌的秘密。不管前世,或者今生,我们都将成为永恒的风景。
注释:
作者简介:王剑,男,汉族,1971年生,教师。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散文诗世界》、《莽原》、《山东文学》、《四川文学》等报刊。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
【作者通联】王剑462000 河南省漯河实验高中 13839555890 电子信箱 wangjzaq@sina.com QQ:361999081;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