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铺
山下的药铺正在生火,药柜上的毛笔小楷
如风中簌簌发抖的人生偈语
药罐里的党参,白术,炙甘草,苍术,茯苓
劈啪作响,令斑斓的树叶深感愧疚
暮晚的小镇,飘摇着寂寥而又肃穆的良方
屋檐上晾晒的草药,在落霞中与世界的关系
愈发清晰明朗,炉火更旺了,病人还没有来取药
人世欲望太多,一阵风,吹乱如水的月色
脘腹胀满的人,内心有数不清的漩涡和激流
清苦的药汤,被文火熬成一幅安身立命的经文
一粒甘苦的药丸,如木鱼敲醒了我的前世今生
她用尽最后一滴药性,将一个人内心的孤寂
涤荡得逍遥自在,宠辱不惊
艾叶草
艾叶香了,故乡的枝头缀满思念的露珠
光阴一再后退,信仰坍塌在崩溃的边缘
江水病入膏肓,国家的躯体千疮百孔
一壶雄黄酒灌醉了斑斓的字里行间
众人皆醉,你的清醒是一剂旷世毒药
楚国的月亮,头戴香草的桂冠
一钱艾蒿,两盏月光,三勺酒水
祈福禳灾的良方,没有治愈社稷的隐疾
却解压了一枚粽子的前世今生
在庙堂和江湖之间,路漫漫其修远兮
如果江水能驱毒去邪
你迷失的天问
一定可以触痛上天的心跳
国破山河在,故乡的城池
在艾叶草的香水中沐浴了两千多年
一个诗人的惊天之问,有些颤栗、咳嗽
江边有人替流水把脉,而乱世的药方
急需一束艾草作药引,送给你禁锢的舌头
金银花
金银花盛开的时候,燕子飞回旧时的屋檐
仓库黑暗的墙壁上,爬满过冬的农具
溪水变得拥挤,从监狱返回人间的人
头发稀疏,跟着年迈的母亲来到茶园
采一篮娇嫩的绿茶,做一个孝顺的儿子
头顶鸟鸣嘤嘤,也是一种清规戒律
蒙蒙细雨中,我头戴斗笠,误入青青茶园
金银花的藤蔓是我久久不能放下的宿命
甘苦、纤细,敏感,柔弱……
蜿蜒至茶树冷峻的鼻峰,金黄的花蕊
在月光下望闻问切,打探人世的清苦
石膏
良辰美景也有心烦神昏的时刻
尘世内热目赤,时光喘息不止
一块石膏在磨砺中尖叫,芳香且痛楚
“大寒之药,能清热解火”
江山燥热,急需攥紧一块凉爽沁心的矿石
压住心头惆怅躁动的肝火
心不在焉的思想,抱紧旷野的露珠难以入眠
社稷枕于颈下,江山坐于臀下
洁白的矿床之上,是羁怀伤感的云朵
如佛的慈手,捧出光芒万丈的盛世莲花
橘红
江山有些咳嗽,皓月颤抖不止
八百里快马日夜兼程
南方橘红以最快的速度抵达京城
那一袭金色茸毛,宛若尘世婉约的脉搏
芬芳又谦卑,让人流连忘返
倒心形的叶翼,寄托了无数异乡人的情思
一张祖传的秘方,补药佐橘红
我过于潦草的青春,薄如蝉翼
枯萎的行程上,人心惶惶,我吞食了太多的
药方,信笺,和血压表上漂浮不定的数字
我内心向善,在一枚圣果的体内
学会了自我疗伤,彼此呵护
就像一颗心,缱绻缠绵着另一颗心
我们的行程便多了一份宽宥
也多了一份醒世的清凉
沉香
在杂乱的药方中,唯有沉香喊出故乡的乳名
一棵不羁红尘的香树,在云翳间穿针引线
又替奔涌恣意的海浪,打上暗香疏影的耳钉
海风临摹着古人的长歌,一枚古老温婉的沉香
有袭人的香气,也有温良的醒世回眸
月光下,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
睁开沁人心脾的眼睑,花悰暗香的芬芳
救赎了海天间漂浮不定的蹉跎光阴
风突然转身,一树的暗香浮动,有了飞翔的欲望
哦!这上帝的恩赐,大自然宠爱的神物
降落于南国的土地,你一路前行的轨迹,芳香袭人
类似袅绕的告慰,替人世打开一条怡人的路途
冷霜点评:很多中药的名称本身就是古代中国人充满诗意想象力的命名,例如半夏、忍冬(即金银花)、相思子、当归……它们连通了自然与身体,搅拌着季候与乡土、命运与心情。这组诗也是在这个脉络中展开了它的抒情旅程,并在抒情的文火中,煎入了一丝批判的辛味。种种药草的形态与物性,以及作者由此牵动的感性记忆构成了抒情的起点,如果在这些起点处再多萦回一番也许会更好。
{Content}
除每日好诗、每日精选、诗歌周刊等栏目推送作品根据特别约定外,本站会员主动发布和展示的“原创作品/文章”著作权归著作权人所有
如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用于他处和/或作为他用,著作权人及本站将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诗意春秋(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56634号-4 京ICP备16056634号-1 京ICP备16056634号-2 京ICP备202303283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246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