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抑或廿三,民俗祭灶,欢度小年。时日超越千古,地域遍布中原。
夫灶君者,驻灶之君也。灶君是谁?传说有异。一则说是,神兽憨喜,护送洛书,向禹投递。办事认真,积极努力,事成之后,报告玉帝,因此受封,以资鼓励,晋级君辈,驻守灶室。另一传说,张家兄弟,各有特长,做出成绩。兄管砌灶,娴熟工艺,业余时间,打理族事。化解纠纷,合情合理,消除矛盾,联络友谊。男女老少,服其管理,众口称赞,共同扶弼。弟擅丹青,巧用神笔,绘人画景,逼真别致。兄长逝后,族内乱矣,吵闹打斗,此消彼起。弟画兄像,集体回忆,大局为重,各方消气。兄有威望,他人难比,传入天庭,玉帝传旨。九天东厨获任命,千秋灶君司管理。九州卅省尊为主,千家万户有其邸。两位灶君,进入灶址,如何分工,未见公示。
于是千古灶君,一家不少。回天述职,每年必到。腊月下旬,南迟北早。申酉之际,时辰正好。为君送行,上行下效。敬烧酒,贡糖果,扎草马,备食料。火送之前喂糖稀,家主虔诚作祷告:上天言好事,过错不知道。述职完毕后,下界传吉兆。并歌曰:腊月廿三好时辰,灶君爷爷升天了。嘴里吃了香甜饭,玉皇面前好汇报。除夕回来过大年,有鱼有肉有水饺。酒足饭饱吃完后,厨房为您安好灶。
而小年者,祭灶之俗称,大年之序也。灶君爷爷升天日,开启华夏迎年节。过了腊月二十三,人间开始大忙活。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馍,六杀猪,七八过油备饺馅,除夕请回灶君爷。团团圆圆,和和谐谐,共庆祥和。鄙人逢小年,赋后把诗作,歌曰:
小年相送灶君爷,报告我家福祉多。致富脱贫实现后,升平盛世更蓬勃。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