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脸谱No.298 阿华丨我要亲你,咬破了花果

作者:阿华   2017年06月20日 16:44  中国诗歌网    652    收藏
        王晓华,笔名阿华,山东威海人。诗歌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山花》《飞天》《十月》等,有诗歌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香蒲记》等。参加诗刊社第25届青春诗会。鲁迅文学院第31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微信图片_20170612163813

阿华的诗歌在日常生活和心灵的了望中显示出一种恰当的平衡,对这位出生并生活在“都市中的村庄”的女性而言,诗歌当是她坚硬寂寞生活中的植物园。朴素本分的故土生存和与外省文友间的频繁往来,不断滋养着她的心灵活性。使她对当代诗潮持有一种敏锐的感应力。她的诗歌写作绵软润泽而富有耐心。

——燎原


这是一位女性情感饱满、荡气回肠的内心独白,经历了前期写作的狂热、躁动和人生成长的磨砺。诗人阿华已能很好地控制笔触,她用自己纤细的感觉,来一一指认出生命中的疼痛与欢愉,并常常真实自然地以渺小卑微惶然无助的心灵挣扎,印证着诗歌来自于虚无而又试图超越虚无的执著坚贞,她让亲情爱情与更广阔的个人内心体验相照应,一条生命的壮阔河流便在笔下无拘无束的流淌。难得的是做为一位女性写作者,诗人阿华能将这一切描画得如此精细,又如此明亮,如此有力。

——蓝野


阿华的诗有着纯正的抒情质地,做为一个个体的“小”来关照这个世界的“大”,她从未放弃过,她热爱自然,眷恋人间,她的诗中有忧伤,有秘密,有温情,有疑惑,她试图小心地说出生命与存在的隐秘关系,她以倔强和执着的个性,反复地对良知和人性进行扣问,让人回味,让人深思。

——李南



松诺的困惑


三岁的松诺,问五岁的巴甘


葡萄是从哪来的?
它们为什么甜?它们一粒挨着一粒
像不像幸福的一家人?


四岁的松诺,问六岁的巴甘


蝴蝶是什么变的?夜晚
它们睡在哪儿?下雨了,翅膀会不会淋湿?
还有,那个驼背的甲壳虫,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家?


深秋的庄稼们,都要回到粮仓了
玉米,高粱,大豆
从地里,被亲人们一趟趟搬回了院落


五岁的松诺,问七岁的巴甘


我们种下了玉米,地里就长出了玉米
我们种下了大豆,地里就长出了大豆


可是为什么?我们把妈妈种在地里了
地里却长不出妈妈来?


巴甘强忍着,像外面那棵不哭出声的大树


七岁的巴甘,还不懂得告诉五岁的松诺:
很多的植物和昆虫,过完秋天就死了
我们第二年见到的,再也不是从前的那一个



南风吹树,吹出了泪花


水流溪深,鸟声婉转
山谷里的风,将叶子吹得哗哗作响


“是果实,必须长在绿叶间
是爱人,就得留在我的身边”


……月明花开。植物们刚刚醒来
还不懂得你在人世的悲欢


所以不必问它们,孤独和寂寞
是不是都长一个样子


也不必问,萍水相逢的人
是不是看花晚归的那一个


“……没有你的黄昏,我对月当歌
愿意把每一天当作末日来过”


南风吹树,吹出了泪花
我要亲你,咬破了花果



给马念佛


一条闹市还在广场的中心
十条大街早就散在各自的脚下


撑伞的路人啊,不要驻足聆听悲凉的歌声
也不要敲我的门窗


我不会告诉你,突然的泪水里
——盐的份量


不会晴天欢喜,雨天忧伤
经过的世事,让我学会缄口不辩


每个暮秋,都有无数的浆果落地
连最小的一粒,也有自己的甜蜜


我不羡慕它们都有温暖的天堂


我翻读经书,给马念佛
一双手,因触摸经文而得到暖意


像大山与江河,我与世人
正分开修行



已经停不下来了


已经停不下来了。一棵梨树
用根找水,这白色的闪电
到了四月,就会急急地窜上枝头


已经停不下来了。一只麻雀
跟着一辆绿皮火车飞奔,那街头
邮箱的颜色,一直是它放不下的念想


已经停不下来了。一个和尚
隐居山谷数十年,他念经,坐禅
替人超度,他享受的是寂灭的快乐


已经停不下来了。我去江边找桂花树
悲欢纷纷的马路上,一个人揣着泪水前行
那一年我闻过了桂花的味道,就再也忘不掉


已经停不下来了!我在人的壳里
呆的有点累,可是我不能随便脱掉它


所以我只能这样,继续做一个人
继续活下去,像风推着风
像波浪推着波浪


像一台行驶在大地上的推土机
一点点地碾碎自己的快乐和梦想



不  问


明月不问清风去了哪里,燕雀也不问
鸿鹄能飞多高


俞伯牙不会在弹奏前,问钟子期
你可听得懂琴声?


渔船不问波浪:摔痛了没有?
眉毛也不问眼睛:你为什么哭?


除夕的时候,看到那个茫然四顾的人
不要问:“你等的人,回家了没有?”


一个人走远了,不要追着问他:
为什么分手?我错在哪里?


每个人都有尊严,转身的时候
一定要优雅,一定要高贵


不要问:心凉了,还能用什么
来捂热它……



答非所问


在海边散步,丹巴一遍遍问我


“这海的尽头在哪里?如果我游过去
是否能摸着它的边缘?”


走了一会儿,他又悄悄问我:


“没有堤坝挡着,它怎么没有溢出来?
它怎么没有淹没这路边的树?”


八岁的丹巴,来自西部的草地
有一只蜥蜴,是他养的宠物


我一向喜欢答非所问,指着礁石上的牡蛎
对他说:“这些牡蛎,从来就没自由过
它的一生,也只配与礁石为伍。”


我又说:“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我对它
深表同情。”


丹巴听不懂我说得话,丹巴只是茫然地
望着面前的大海


我却开始后悔。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表示我作为一个海边人的优越


这是我在丹巴面前所犯下的,最不可
原谅的错误


其实,关于大海,关于大海里
众多的事物


——我,一个海边人,又能知道多少


诗脸谱栏目主编:宫池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抗日烽火中的《诗刊》前辈
  2. 《诗刊》《星星·诗歌原创》《诗林》《扬子江诗刊》《诗选刊》: 诗歌中的抗战记忆与时代传承
  3. “诗会曲靖 发现宝藏之城——全国著名诗人曲靖采风活动”在麒麟水乡开幕
  4. 诗歌中绽放青春华彩——《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在云南祥云举办
  5. 9月4日晚8点 | 诗歌大擂台(第33期)
  6.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7.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傅丽祯:鸿雁飞过
  8. 义勇军进行曲(组诗)
  9.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10.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11. 完整榜单>>
  1. 宋耀珍长篇散文诗《红》研讨活动举行
  2. 陈年喜:稿费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让人焦虑
  3.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晓角:三天过完十六岁
  4. 存在之思与超现实之越——王山《在白马寺遇见一只鸽子》简评
  5. 乌兰察布诗人作品展 | 杨瑞芳:我把乡愁扛在肩上
  6. 小树林儿童诗社两部诗集首发,专家研讨“让孩子拥抱诗”
  7. 2025大理诗歌季·最早叫云南的地方·《诗刊》社第41届青春诗会将在祥云举办
  8. 冯茜诗集《大兴安岭的星光下》出版
  9. 代雨东诗词新作选
  10.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我为乌兰察布写首诗”征集启事
  3.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8月2日《诗刊》社将组织20多位全国著名诗人走进乌兰察布!
  5. 北疆诗韵·乌兰察布:《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开幕
  6. 第四届自然诗会举办, “自然诗人奖”“生态诗学家奖” 揭晓 | 附颁奖词、获奖感言
  7.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8.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9. 当草原遇上诗歌!《诗刊》社第四届自然诗会在乌兰察布启幕
  10.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