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人
诗歌
诗讯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栏目
搜索
欢迎
投稿
退出
注册
登录
收藏本站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访谈
诗词之星
专栏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目录
批评家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每日好诗
旧体诗
电子诗集
诗歌周刊
名家新作
编辑推荐
每日精选
诗讯
名家
诗星
驻站
脸谱
专栏
访谈
头条诗人
诗词之星
汉诗英译
诗学
图片
视频
活动
出版
专题
征文
目录
书画
排行
登录
诗歌
每日好诗
名家新作
旧体诗
电子诗集
排行
每日精选
汉诗英译
编辑推荐
诗人
头条诗人
脸谱
专栏
诗词之星
访谈
诗讯
活动
征文
出版
专题
诗学
观点
诗理论
批评家
目录
期刊
《诗刊》
《中华辞赋》
首页
个人中心
退出
首页
/
诗讯
/
个人资讯
/
综合
首页
/
诗讯
/
个人资讯
/
综合
论吟诵创作法在传统诗词创作中的运用
作者:agie7bots4 2024年06月26日 15:41
7
收藏
论吟诵创作法在传统诗词创作中的运用
四川泸州 胡绍举
摘要:当今传统诗词创作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运用吟诵创作法能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诗词和吟诵创作法两个概念的界定,二是吟诵创作法中传统主题的运用问题,三是如何运用吟诵进行创作的问题。
关键词:吟诵创作法、传统诗词、运用
引言:
当今传统诗词创作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主题的确立上偏向西化,传承性不足;二是创作方式上摒弃了“吟诵”这一传统的创作方法。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使得现代人所作的诗词缺少了“修养自己和教化他人”的力量,失去了“诗教”这一功能,使其虚有古典诗词的外表,而失去了传统诗词传扬中华文化精神这一灵魂。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运用吟诵创作方法来创作传统诗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传统诗词和吟诵创作法
本文所说的传统诗词,指的是符合诗教传统的古典诗词。这样的诗词,具有修养自己和教化他人的功能(即诗教功能),其主题体现着儒家的思想和儒士的心态;这样的诗词,往往具有来自于儒家经史子集中的经典意象,这样的意象使得诗词意蕴丰富,凝练而含蓄;这样的诗词,还具有美丽的形式,吟诵起来能让人感觉到和谐动听,能让人在和美的声韵里得到浸润、获得教益。
本文所说的吟诵创作法,指的古代文人儒士运用吟诵来创作传统诗词的方法。本文所说的吟诵创作法的运用,包括传统诗词主题的运用和吟诵这一创作方式的运用。
二、吟诵创作中传统诗词主题的运用
(一)传统诗词的主题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其核心是“济世安民”
按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教授的观点,传统诗词的主题主要包括“人生苦短、伤春悲秋、怀才不遇、羁旅情愁、咏物言志、避世隐居、咏古伤怀、刺时叹世、美颂教化、唱和酬答、征夫思妇、求学悟道、乐府民歌、礼乐应制”等十四个。这些主题,都体现着儒家的思想和儒士的心态。古代文人儒士所创作的传统诗词,无论是主题,其主旨都会落到代表儒士使命的“济世安民”这四个字之上。
比如,关于“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怀才不遇”这一类主题的诗词,其真正要表达的不是悲叹人生的短暂,不是真的觉得人生没有意义而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是对自己不能做官而怨天尤人;而是要直面人生,珍惜光阴,坚守正道,即便无法实现济世安民的理想痛苦万分,也要不改初心,高洁自保,坚持雅操,绝不同流合污。
又如,关于“咏古伤怀”这一类主题的诗词,所要表达的是,虽然功业都会成空,但自己依然要选择并坚持去担负起济世安民的使命。
“伤春”这一类主题的诗词,大多会落到“人生苦短”这一主题上,因为花开就会花落,因而表现春天的诗词大多是伤感的。这类诗词,所要表达的一般不是对春天的赞美,而是感叹人生的短暂从而爱春惜春,以此警醒自己要抓紧时间去实现自己济世安民的理想。
“悲秋”这一类主题的诗词,一般有两个指向,一是从秋之萧瑟指向“怀才不遇”,二是指向思乡怀归。 无论哪个指向都和儒士济世安民、求道传道(这里的“道”指的是儒家之道)的志向有关。
思乡怀归在“羁旅情愁”这一类主题的诗词中表现突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样的诗句在“羁旅情愁”这一类主题的传统诗词中比比皆是。这类诗词,不是简单地表达思乡之情,而更重要的是强调作者忍受思乡的痛苦之后对“济世安民、求道传道”这一理想的执着坚守。
总之,传统诗词的主题往往都和“济世安民、求道传道、坚持雅操”等儒士之志有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志”,所以传统诗词才具有强大的诗教功能。
(二)继承传统主题思想,与时俱进,发展或创立符合诗教传统的新主题,创作符合时代脉搏的具有诗教传统的古典诗词
传统诗词的创作,理应秉承诗教传统,在主题的确立上,继承传统诗词“济世安民为苍生,坚持雅操保高洁”的思想,同时也结合时代脉搏,发展或创立符合诗教传统的、思想上更加博大的主题。如发展“咏物言志”这一主题,可让所言之志为复兴中华文化之志,为复兴中华民族之志,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谋福祉之志,等等。无论是发展传统的主题,还是创立全新的主题,都必须要让其具有诗教的功能,要有催人上进的力量。
三、创作活动中,吟诵这一创作方式的运用
吟诵,是汉诗文传统的读书方法,也是汉诗文重要的创作方法。古代文人儒士所创作的传统诗词都是声音的作品,都是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用吟诵这个传统创作方式来创作的诗词,除了文字本身的含意和经典意象的含意之外,还有声韵方面的含义。为让所作的诗词意义更丰富、声韵更和谐、意境更深远,我们需要学会用吟诵来学习,学会用吟诵来创作。
那如何运用吟诵这一传统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呢?参照自身的创作实践心得和吟诵创作教学实践经验,笔者拟从四个创作环节来论述吟诵在诗词创作中的运用。
(一)选韵环节:根据主题精神和情感基调选择韵部
每一个韵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和涵义。表达特定的思想感情,需要用与之相应的韵,比如要表达“坚定不可摇”之意或“痛苦愤恨”之情,就可像柳宗元的《江雪》和李清照的《声声慢》那样选用入声韵;要表达“舒缓的忧伤”或“悠然的快乐”,就可以像崔颢的《黄鹤楼》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那样选择长读有“舒缓、悠长、温柔”之感的“尤”韵;要表达“大气磅礴、雄壮豪迈”之感,就可以像《夏日绝句》那样选用“东”韵。
一种韵是否适切合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精神和情感基调,除了可以通过掌握声韵涵义加以确定外,还可以通过拖长声音吟诵韵字的方式去感知,因为声音是能传情达意的。
(二)布局环节:结合韵字,灵活布局
韵部确定好之后,可结合所选韵部里的韵字,灵活调整所创诗词的内容和顺序。在选择内容和构思顺序时,还可构思选择什么意象来丰富诗词的意蕴,选择什么样的修辞来增加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三)吟诵组句环节:利用汉语读音读法上的意义和吟诵规则,浅吟低唱,锤炼字句
1.充分利用汉语读音上的意义,通过吟诵炼字组句
汉语的声、韵、调都是有意义的。从声调的意义层面来说,平声给人以“舒缓、低沉、平静”之感,上声给人以“ 细小、亲密、温柔、婉转”之感,去声给人以“坚决、明确,慷慨悲凉”之感,入声读得短促时可给人以“快速轻灵”之感,读得顿挫时则可给人以“沉重、压抑、痛苦、决绝”之感;从韵母的意义层面上讲,开口音可表达开朗之意,闭口音则可表达细腻、收敛之意。
创作时,在考虑字词含义和意象含意的基础上,通过吟诵从文字的读音意义上锤炼字句,一边轻声吟咏,一边筛选切合诗词主题和情感的字词。
2.充分利用汉语读法上的意义,通过吟诵锤炼字句
汉语的读法也是有意义的,如高音表示强调,低音表示感慨抒情,长音表示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延展。格律诗词当中,因其有“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的读法规则,故而这种读法上的涵义尤为明显。以格律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为例,吟诵时,按读法规则处在仄声步位置的“明月”一词要读高,强调团圆;处在偶数位置上的平声字“时”字要长读,表示时间上的延展,给人一种历史悠久之感。
创作格律诗词时,根据读法上的意义,需要强调的字词放在仄声步的位置上(处在仄声步位置上的词语其尾字须是仄声);需要在时间、空间或思绪上表达有延展之意的字词,放在平声步的位置上(处在平声步位置上的词语其尾字须是平声)。遵循吟诵的读法规则,一边轻声吟诵,一边遣词组句,在声音的高低长短变化中自然安排所选字词的位置。
3.充分利用吟诵规则,通过吟诵创作出基本符合格律的诗词
格律诗词的吟诵遵循“平低仄高,平长仄短”的读法规则,熟练掌握了吟诵,就能在吟诵格律诗词时掌握其声音高低长短的变化规律。高音对应仄声步,低长音对应平声步,创作时,一边吟诵,一边按照声音的变化规律来遣词组句,这样就可以很轻松地创作出基本符合格律的诗词了。
(四)吟诵修改环节:吟诵推敲,声和诗成
创作基本完成之后,再通过吟诵仔细推敲,检查字义和音义有没有完美融合,检查思想情感有没有得以充分表达;对于格律诗词,还要通过吟诵检查是否有三平尾、三仄尾和犯孤平的现象。当吟诵起来感到声韵和谐、表达到位之时,诗就作成了。
综上所述,在创作传统诗词时,如能继承和发展传统主题思想,并用上吟诵这一传统的创作方式,就一定能让我们的传统诗词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芒,让中华文化精神在充满诗教功能的传统诗词中继续传扬。
参考文献:
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普通话吟诵教程》《吟诵概论》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上一篇
: 无
下一篇
:
诗人学者黄根生、蔡维丹《周易哲学研究》出版概述
{AddTime}
网友:{AddUser}
{Content}
欢迎
评论
注册
|
登录
[
0
]人参与 (
点击查看
)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诗人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溪浣雪  100
周士强  100
咏怀  100
兰骐  20
吴旋凯  10
简舟  10
胡爱良  10
蜀国雄鹰  10
农家二少  10
完整榜单>>
溪浣雪  1410
一梦天下  200
紫聪显  200
信奉  200
青山望天涯  200
王凝  200
赣华  200
天心化云  130
山宁  120
昧黎梵  110
完整榜单>>
毛岸雄季斌  6710
溪浣雪  1980
苍翠江南  1210
云谷溪流  800
晨笔  800
王凝  720
风泉清听  510
康翰  500
远方平儿  500
田如冰  460
完整榜单>>
信奉  144550
代雨东  81730
咏怀  70590
苍翠江南  66500
野花自野  56310
二月风雪  51430
董凤云  47120
毛岸雄季斌  38720
周士强  33020
晨笔  32530
完整榜单>>
诗歌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望海潮•东方雄立(新韵)  350
杨下采桑 * 怨君  200
七绝·自嘲  200
熟悉的炉台  200
金钟罩  150
晨(外一首)  100
《临江仙一诗歌网》苏轼体  100
七律--古徽道  100
眼镜  100
六州歌头·观《南京照相馆》  100
完整榜单>>
雨夜,问酒  1390
致苦难的爱情  1000
山高人为峰  1000
七言绝句.贺慈母九十寿辰  760
千岛湖之恋  680
观云  600
妈妈别哭  540
梅花引 ・妙高台(贺铸体)  500
竹之信  500
避暑黄水情  500
完整榜单>>
日红冉  51550
弈境  3390
在黎明的渡口等你  2000
白云观  1600
满江红•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1400
岁月凿齿  1380
绵竹逢佘二  1350
七言律诗.蜀道翠云廊  1320
我是鱼儿慢慢游  1160
母校,蕴含的寓意  1120
完整榜单>>
日红冉  51550
母亲的心向着那片海  42240
我站在出站口等你  39010
李园白+“每日好诗”投稿(旧体诗)  38930
我们的名字叫应急  29950
芳华  24160
九张机  23240
游武功山  22810
人  22700
活着  18330
完整榜单>>
诗讯热力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完整榜单>>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嘉兴儿童诗专场
青春诗笔写新篇——由《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想到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七:杨静的诗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六:龙树荣的诗
中国诗歌学会赴山丹采风调研
回归真诚的自然诗歌书写
爱情诗歌的常态与异化写作——从诗集《骑着月亮飞行》谈起
诗歌大擂台第32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完整榜单>>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完整榜单>>
《诗刊》征集广告词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完整榜单>>
诗人活跃榜
日榜
周榜
月榜
总榜
当世太白
天地清风
扬州刘铭
刁厚琢
清浅时光
释楠
潘新三爷
烴爛
子铮
郝号
完整榜单>>
赵庆轩
东风旧先生
范方圆
勤耕汗儒
Zm东方明珠
王馥锋
江山眼底收
秋枚
宋墨
曹广琴
完整榜单>>
木棉歌若
辛向阳光
金先学
老管
金锟
大漠流星
月朗星稀客
吴丽跃
笔名西石
喜墨
完整榜单>>
龙山文士
黄仲阳
柳絮飘飘
东篱园主
阿Qiu
沉吟至今
武立之
言诗凡
王泽民
赜迩
完整榜单>>
我要投稿
每日好诗
热门推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