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鲁镇(外一首)

作者:2018年08月15日 12:09 浏览:221 收藏
题记:
虚拟的鲁镇(外一首)
当我写下“鲁镇”这个响亮的名字
一座背靠杭州湾,临河而居的小城
便在我这张稿纸上,初具规模
都昌坊口,老台门,乌蓬船,乌桕树
在我笔墨的渲染里次第呈现
假洋鬼子,阿Q,祥林嫂,华老栓
在我笔尖的点拨下先后登场
家家当铺,户户钱庄
在我笔尖点燃的一串串爆竹声中陆续开张
等在风雨中的咸亨酒店,似曾相识,欲言又止。仿佛
有什么真相,要告诉你我

你听到了吗?我稿纸上那一波紧跟着一波的潮音
你看见了吗?我稿纸上那一阵跟着一阵的海风
你嗅到了吗?我稿纸上那一股紧跟着一股的海腥味

不必写都昌坊口的童音,三味书屋的天真,百草园里的美女蛇
不必写“紫红的桑葚,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不必写咸亨酒店曲尺形的柜台。一碗碗黄酒,一碟碟茴香豆
不必写咸亨酒店的掌柜。排出九文大钱的孔乙己,专管温酒的小伙计
不必写一阵阵的哄笑,和在哄笑声中渐渐走散的人群

而当我在另一页崭新的稿纸上,写下另一个崭新的鲁镇
刹那,一座睁眼明山秀水,闭眼莺歌燕舞的新城
便在我笔尖的辛勤耕耘下,从晨曦里,脱颖而出
多么快啊!来不及提笔
鲁镇国际大酒店便在我这张稿纸上扶摇直上
多么快啊!来不及研墨
鲁镇商贸大厦便在我这张稿纸上插入了云霄
多么快啊!来不及铺纸
都昌坊口旧貌换新颜,咸亨酒店华丽转身
多么快啊!来不及运笔
当年当铺的旧址蜕变成了惠民物流
中式大褂的钱庄摇身变成了西装革履的银行
多么快啊!来不及招手
一条乌蓬船就悠哉悠哉地来到了我的跟前
快看呀:一扇木门的吱呀声,在清晨的河面上激起的涟漪和浪花
生活如此美好。在鲁镇,青山绿水,伸手而得;金山银山,触手可及

你我不能随波逐流
绕过越王台的烟尘;绕过沈园和兰亭的草长莺飞
我口干舌燥的笔尖啊!在此,你我多逗留一会儿
为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
为持之以恒的精神献礼

人云亦云不是你我的性格。坚持住,我饥肠辘辘的笔尖
于落日余晖里,你我站在都昌坊口,再回忆一回那个戴着破毡帽,
背着自家种的干青豆,拉扯着福生。在万木萧瑟的冬天,
从乡下赶来。专门来跟鲁迅先生话别的背影

虚构的闰土

现在,把一碗乡愁放在我面前的堂弟,和颜悦色
这个地地道道的闰土,与鲁迅先生无关,与《故乡》有关
那一年,他呱呱坠地的啼哭声
一头扎进那个青黄不接的年代
一头扎进那个新旧不分的季节

一个算命瞎子从村前路过,说他五行缺土
教中学语文的堂叔,灵机一动
遂给他取了这个雅俗共赏的诨名

早早走了的堂叔
让他的相貌越来越像闰土
让他的性格越来越像闰土
让他的脾气越来越像闰土
让他的命运越来越像闰土
一顶破毡帽,让他更像闰土

他低着头去向开豆腐店的杨二嫂借钱
被豆腐西施的丈夫骂了回来
他恬着脸去向改行杀猪的阿Q借钱
挨了帮忙的假洋鬼子一个耳光
他哭着去向下神的康大仙借钱
被前来求神的马大哈踹了一脚
在田里,他望着稀稀拉拉的小麦难过
在家里,他看着吃不饱饭的妻子儿女掉泪

枯树也有逢春的时候
一声春雷,唤醒了大地
一根朽木,在雨水的滋润下
慢慢从根部长出了新芽

在江南,在鲁迅先生的故乡鲁镇
他的命运在我的笔尖拐弯处转折
他的事业在寸土寸金的都昌坊口,风生水起
一碗“太和板面”,如鱼得水
一张金字招牌,低眉顺眼

“在都昌坊口,谁有爷爷的扫把厉害
一扫把,他扫出一个敞亮亮的清晨
一扫把,他扫出一个亮堂堂的傍晚
一扫把,他把店前乌桕树的几片落叶扫成了蝴蝶
一扫把,他又把满眼的绿水青山,扫成了满眼的金山银山
爷爷那颗年轻的心啊,像一只风筝,一片白云
飞上了蓝天”
“太和板面”馆的新掌柜。闰土的大孙女,福生的小千金
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即景生情


注释:
2018.8.24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投诉举报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