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上世纪80年代,湖南师大的校门别具一格,没有围墙,形同虚设,恰体现了该校的开放与包容。后被拆除,今又重建,感慨而吟。
那个夜晚,17岁的少年从湘江码头登岸
东边是城,西边是朦胧的山
回望五百里水路,贫穷的乡村已远
无人接站。我挑着陈旧的行李走过湘江大桥
岳麓山是指引我的路标
路灯昏黄,眼前却越来越亮
有一种感觉母校在等我
她一定有道威武的大门
连同围墙护佑着满院书香
我却差点错过校门!
她站在半坡,不声不响
与母校就像一场偶遇
那一瞬间竟有些小小的失望
没有围墙,农舍都要扎道篱笆哩
试探性地往里走了十几步
终于又退回到公路上
如今才知母校多么开放!
那朴素的校门就是个简单的符号
一直刻在学子的心上
东边是城,西边是朦胧的山
回望五百里水路,贫穷的乡村已远
无人接站。我挑着陈旧的行李走过湘江大桥
岳麓山是指引我的路标
路灯昏黄,眼前却越来越亮
有一种感觉母校在等我
她一定有道威武的大门
连同围墙护佑着满院书香
我却差点错过校门!
她站在半坡,不声不响
与母校就像一场偶遇
那一瞬间竟有些小小的失望
没有围墙,农舍都要扎道篱笆哩
试探性地往里走了十几步
终于又退回到公路上
如今才知母校多么开放!
那朴素的校门就是个简单的符号
一直刻在学子的心上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