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渔阳担道义

作者:2018年04月04日 15:25 浏览:130 收藏

 
苍松低垂悼忠魂
翠柏簇拥寄哀思
清明节,我们用声音温暖生命 
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
寻觅那些心揣信仰演绎史诗的仁人志士
如何化腐朽为传奇
“从来也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
1920年6月
嘹亮的《国际歌》声
在上海渔阳里的阁楼上空响起
铜门环敲响催枯拉朽的锣鼓
石库门承载一代英豪的伟业
五位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
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       
奋笔疾书  慷慨陈词
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那位受人尊敬的北大学长
带领血气方刚的青年们
组稿件、排版面、刻钢板、印刊物
青年犹如新鲜细胞在人身滋长
陈腐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行列
陈望道倚靠在义乌的柴屋里
在那张既当床又当桌的木板上
夜以继日  翻译《共产党宣言》
竟将墨水当作糖水
一边吃着沾着墨水的粽子
一边笑侃革命的味道真甜
啊,为了这比红糖还甜的信仰
《共产党宣言》的中译文悄然传世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甘露润滋
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启蒙乡梓
一万六千份的《新青年》
犹如一万多颗平地惊雷
震醒了满目疮痍的大地
将马列主义伟大真理
在万马齐喑的国度传播
让革命理论扫除文盲和愚昧
让革命风暴荡涤封建与礼教
上海发起组振臂一呼啊
李大钊在北京   毛泽东在长沙   董必武在武汉 
共产党早期组织就像雨后萌发的春笋
挣破封建主义的羁绊
划破军阀混战的空罄
势不可挡   蓬勃而出
如雄鸡一唱、如燎原之火
啊,从渔阳里到新天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
铸就民族之魂
筑牢反腐之篱
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共产党人的初心
穷且弥坚日月可鉴

注释:
2018.4.4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赞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