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还有多少阳光没有醒来
打开一枚鸟鸣
犹如打开历史中疼痛的咳嗽
在这片山野,那些火中取栗的人
穿着草鞋走上了漫漫征途
荒冢上的方言早已漫漶
他们的鸟铳声
至今还响彻在桃李庵的战壕上
我俯视水井中的青苔
隔着倒影的蓝天
寻找远逝的铁血岁月
松油火把上
有吱吱作响的晚风
和泥腥的汗味
2
最先看到风的是一枚柚子
它有些微的悸动
像此刻的我
遥想那些拥抱锄头和鸟铳的乡亲们
是怎样狠心抛妻别子告别家园
走向井冈山
挂在泥土墙上的旧地图
还能辨认出
多少血迹斑斑的脚印
以及镰刀与斧头斧
斫出的真理
3
微风晃荡着阳光
瓦檐下的阴影像硕大的问号
我们顶礼叩拜
想象多年前的一场农民暴动
漫天的归鸟和风
钉在老树被弹孔洗礼的疤痕上
桃李庵的木门吱呀地响着
像秋天的鸽哨
在秋天
许多事物呈现命运的悲怆
比如一片被虫啮噬的叶子
最先呈现千疮百孔的疼
那隐匿的经脉上
以孤独的血红
回应生命的轮回
4
水槽中的青苔
是极其微小的生物
它适合潮湿和阴凉的晚秋
而我适合独自静坐在落叶的石阶上
想象那些瘦骨伶仃的人
像山野猛兽
抱着命中燃烧的怒火
和荒芜的命运搏斗
红缨枪卷起的秋风
带来生机勃勃的阳光
混沌的尘世
开始有光
20170902
注释:
桐梓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衡南、耒阳、常宁三县交界边,属衡南廖田镇杨合村。桐梓山这块热土,曾经孕育着中国革命的种子,在漫长的战斗岁月里,先烈们为中国革命胜利洒下无数的鲜血。1925年至1926年何炳林创立洪门圈子会,进驻桐梓山,订立山规山戒,尽忠保国。他们的宗旨是:“劫富济贫”。当时在全县农运高潮时又自称农会。
1927年成立了桐梓山农民游击队,积极支援了水口山的工人暴动,与工人暴动队联合组成了桐梓山工农游击队,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独立第三团,建立桐梓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4月该团离开桐梓山革命根据地,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组成红四军。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