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五昌:王小妮《印象》(二首)赏析

作者:谭五昌   2016年09月05日 17:54  中国诗歌网    1046    收藏

1980年,王小妮在《诗刊》发表了题为《印象》的两首短诗,受到诗坛的关注。王小妮的诗歌创作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擅长于捕捉和表现瞬间的感觉与印象,从中提炼出浓郁的诗意,她的诗歌语言具有明朗、清新、简洁、精确的特点,意象鲜明而富有质感,风格朴素而大气,隽永又深沉,早期作品《印象》即较为鲜明的体现出了王小妮的创作特色。

   《印象》具体包括《我感到了阳光》和《风在响》两首短诗,是王小妮的成名作。这两首诗创作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从“文革”的阴霾中走出来,对于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之情。王小妮以诗人的敏感神经及时把握住了当时人们的普遍心态。《印象》分别通过对阳光和风的视觉及听觉形象的艺术刻画与塑造,传达出诗人对于新时代来临的无限喜悦情绪,表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图景及生命本身的无限热爱之情。

   《我感到了阳光》由五节诗构成,按其表达的意思可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节为第一层,交待“我”在“长长的走廊”里走动,突然发现了阳光,感到意外的喜悦之情;三、四节为第二层,描述“我”面对强烈阳光时的凝神屏息、超然忘我的美妙感受,传达着诗人的感动之情;第五节为第三层,叙述“我”从走廊、楼梯来到门外的开阔空间,急匆匆的动作流露出诗人兴奋、激动的情绪。全诗情绪的起伏变化,很好地描画了“阳光”给诗人带来的美妙印象与感觉,点明了作品的题旨。

   《风在响》则由三节诗构成,它同样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节为第一层,描述“我”在风中见到的沉重的一幕场景,是诗人历史记忆中的一幕场景,情绪低沉而压抑;第二节为第二层,描述“我”在风中见到的充满生机的一幕场景,是诗人对发生在现实中的一幕场景的真实记录,作品的情绪由开头的低沉压抑变得欢快、热烈;第三节为第三层,描述“我”无比激动、快乐的情绪体验,既将作品的情绪推向高潮阶段,也使得作品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

   这两首短诗显示出相同或相似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一,善于捕捉与表达细腻的印象与感觉。《我感到了阳光》偏重于捕捉与表达视觉印象与心理体验。比如,诗人这样描述“强烈”的“阳光”给人带来的瞬间感受:“暖得人凝住了脚步/亮得人憋住了呼吸/全宇宙的阳光都在这里集聚”,这种对于“阳光”感受的描述可谓异常鲜活,生动,充满“原生态”意味,可见诗人感觉的敏锐、出色已远超常人之上。而《风在响》则偏重于捕捉与表达听觉印象与心理体验。诗人这样描述新时代到来之际的风声:“一声强,一声弱/带着五分庄严/五分狂放”,将风声所包含的特定时代情绪描述的形神俱备,维妙维肖,令人难以忘怀。其二,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这两首短诗所采用的核心意象“阳光”与“风”其实具有深刻的象征寓意。在《我感到了阳光 》这首诗中,“阳光”象征着光明,“春天的阳光”则象征着一个光明的时代;而在《风在响》这首诗中,“风”无疑是时代的象征。“带着五分悲凄/五分不详”的“风”,象征一个压抑人的旧时代,“带着五分庄严/五分狂放”的“风”,则象征着一个令人扬眉吐气的新时代。诗中描述的那个“手捂着头顶的厚厚的棉帽”、“从我身边艰难地走过”的“老人”,也可以理解成是沉重历史或旧时代的象征,同样,那个“从我身边嘻笑着跑过”的“孩子”,不妨理解成新生活或新时代的象征。总之,象征意象与手法的运用,给作品提供了开阔的审美想象空间。

   此外,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是这两首短诗一个共同的艺术特色。比如,在《我感到了阳光》一诗的结尾,诗人运用“冲下楼梯”、“推开门”、“奔走在春天的阳光里”这三个连续性的行动,将“我”内心的狂喜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与此相类似,在《风在响》一诗的结尾,诗人描述“我的黑发”时抓住了一个细节:“随着风在飘,随着风在唱”,将“我”的内心的激动情绪同样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读后长久难以忘怀。

   当然,这两首短诗在艺术特色上体现出诸多的相同与相似性之外,也存在一些差异性。较为明显的是两首诗不同的结构方式,《我感到了阳光》采用的一种线性结构,以同质(性质相同)情绪的流动变化来结构全诗;《风在响》则采用块状组合式结构,以异质(性质不同)情绪的转折与对比来安排与组织作品的内容。由此使读者在感受到相似的审美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能充分体会出诗人艺术表现技巧的丰富多样性。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于中国诗歌网。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迎向太平洋的风——上海城市诗人社《城市诗人2023》分享会举办
  2. 瑞箫自选诗集《梦游者》出版
  3. 以文学之笔绘就恢宏壮丽的抗战画卷
  4. “山河迹忆——手稿里的抗战中国”特展
  5. “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全国青少年儿童诗歌征文大赛
  6. “我在南京的日子”|第三届青春三行诗创作大赛
  7. 今晚8点|诗歌大擂台(第32期)
  8.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11. 完整榜单>>
  1. 抚远观日 | 白庚胜
  2. 直播预告 | 中国诗歌地图 · 嘉兴儿童诗专场
  3. 青春诗笔写新篇——由《当代青年诗词一百人》想到
  4.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七:杨静的诗
  5. 每日好诗第48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6. 新时代少数民族诗人展之六:龙树荣的诗
  7. 中国诗歌学会赴山丹采风调研
  8. 回归真诚的自然诗歌书写
  9. 爱情诗歌的常态与异化写作——从诗集《骑着月亮飞行》谈起
  10. 诗歌大擂台第32期“十佳诗歌”评选(C组)
  11. 完整榜单>>
  1. 关于“每日好诗”“头条诗人”栏目调整改版的公告
  2. 百年丁香诗会·第二届全球华语诗歌征集活动启事
  3. 《诗刊》社融媒体中心正式成立,引领文学刊物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4. 每日好诗第481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中国诗歌网推出AI电子诗集功能
  6. 创作谈:现实与梦想的连接点
  7. 每日好诗第48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每日好诗第482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9. 2025西林诗汇征稿启事
  10. 每日好诗第482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1. 完整榜单>>
  1. 《诗刊》征集广告词
  2.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3.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4.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5.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6.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7.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8. 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诗人名录
  9.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
  10. 邬耀仿:做个快乐的写诗人
  11. 完整榜单>>